分享

什么是艺术?

 石岩里人_牛歌 2019-01-14

  当年在江西南昌与一位朋友交谈时,他提出了一个问题:“什么是艺术?艺术的本质是什么?”

 

 当时在场的几位朋友七嘴八舌,却没有一个大家认可的说法。这位先生现在是中央美术学院的教授、博士生导师了,时间一晃20多年过去了,这个问题却始终沉在我的心底……

 

 这是一个看似简单、其实是个很大、又不容易说得明白清晰的命题。“搞”了几十年的“艺术”了,到底“什么是艺术”都说不清,心里还真有点“委屈”……

 

 记得大学文学概论的老师讲,艺术种类很多,概言之有“八大艺术”:文学、戏剧、舞蹈、音乐、美术、建筑、摄影、电影。

 

 艺术还可分时间艺术、空间艺术、综合艺术触觉艺术等。这些说法让人有了点“感觉”,但“迷糊”感还是挺强的。不管说得清、说不清,我都想说一说,不妥处请各路英雄点荒指缪。

 

 谈这个问题时,我想到了另一个问题:“什么是人?”

 

 这问题的提出,可能要让人哑口失笑:“真是低智商!!你是人,我是人,大家都是人,到处都是人,还用问?”

 

 其实从逻辑推理的层面来说,这种“失笑”的心里之言是不准确的“病句”。因为每一个人都是“人”中的一个分子,从逻辑推理的层面来说,每一个人都不是“人”(也就是说每一个人不等于“人”)。“人”,是个抽象名词,是所有白人、黑人、黄种人,男人、女人、老人、小人、胖人、瘦人、高人、矮人、聪明人、智障人等等共性的概括,这其中的每一个个体人都是“人”的具体显现,而这“个体人”和“人”却是不能划等号的。真正意义上的“人”已抽象化了,也就是说,“人”是无法具体完整显现的抽象概念。同样,“艺术”是所有艺术门类的综合抽象名词,也是个无法具体完整显现的抽象概念。

 

 如此这般绕来绕去,头已经有些“发昏”了。人们的生活习惯往往心里明白就行了,那种“白马”非“马”的“高超理论”老百姓不要听,生活中有许多的“病句”人们约定俗成为“正句”了:如“晒太阳”、“看医生”等,你拿什么去晒太阳呢?只有太阳晒你;您病了找医生,是要医生看您哪里有病,哪是您去“看医生”呢?而在人们的生活常态里,这逻辑学上的病句已经不是病句了,这就是活生生的“生活”。

 

 绕了一大圈,回到我要谈的“谈艺术”话题,也应避开“逻辑推理”的方式,而用一种“心灵感应”的体悟方式来交谈,可能“迷糊”要少一点,“明白”要多一点。

 

 首先我们看人类的生活多么丰富多彩、千姿百态,但归根结底只有物质、精神两种生活,这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两部分。

 

 精神生活的美满,虽然不完全取决于物质财富,但物质财富对改善人的精神生活起着重要的作用。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互相弥补,相互作用,才能实现美好的人生。在这两者之间,有人重物质,有人重精神;在很多的人心里,可能精神生活的砝码比物质生活的砝码或许还要重一些。

 

 在人们创造的许多词汇中,和“艺术”最相对应的是“科学”,“艺术”和“科学”有许多相通处,而相异的似乎更多一些。下面借助于艺术与科学的比较,可能能让我们明白加深对艺术的理解。以下分类对比看一看:


 

      艺术                                                         科学

 

追求精神生活                                               追求物质完美 

 

 浪漫自由                                                      严谨不苟

 

概念朦胧、难以重复                                       准确无误、可重复克隆

 

自然、生命态                                               器物化、非生命态

 

崇尚虚拟、主观                                           追求实际,客观

 

偏重心里感受                                               偏重物质体现

 

不可替代、不可置换                                   可替代、可置换

 

可以夸张、变形                                            最忌夸张变形

 

浓重的人为痕迹                                            一统机制效果

 

优势是手工操作                                            优势是机器制造

 

温馨贴近人心                                                 冷漠不近人性

     

感情因素强烈                                                毫无感情色彩

 

顺应自然                                                        战胜自然

 

迁想妙得                                                        循规蹈矩

 

难量化                                                            可量化

 

强调灵活变通                                                严密程序套路

 

彰显精神世界                                                稳固现实存在

 

主张个性强烈                                                标准化无个性

 

美感鲜活                                                        恒定死板

 

人性化                                                             非人性化

 

 如此我们可以长长的罗列下去……



 

 然而艺术和科学又有许多共同处、共通处:艺术家、科学家都追求真善美。我们常说艺无止境,科学发展、科学研究也无止境;从事艺术工作和从事科学工作都需要刻苦学习、勤学苦练,有恒心、有毅力、有目标、有追求、有方法、讲究效率,重视效果,追求社会效应,造福人类生活。艺术和科学又如人的两条腿、两只手,只有互补、合力、齐心、和谐,才有最大的力量开拓美好生涯,创建美好生活,美满幸福人生。

 

 艺术家应学习借鉴科学者严肃的治学精神、刻苦不挠的行为态度,以及协调关系的工作作风。科学家也要学习艺术家的大胆思维、浪漫思维、放射性思维,多思多悟、敢于创新、敢于创造、道法自然、应天灵变、上善如水的事艺技巧、方式。

 

 在现实的生活中,科学已经日益渗透入艺术家的生活、创作中,科学家也在不断努力,使他们的成果、产品更艺术、更人性化,从而更好的造福于人类。

 

 科学本不是本篇要谈的话题,但谈任何事物有个参照物就容易说话了。科学和艺术放在一起比较,对艺术的感悟或许会更多一点。而现实的生活中,艺术也往往和科学紧密相连。房子造得高大结实就得靠科学思维;但房屋不仅要求安全实用,还应看上去悦目,住进去舒服,这就得靠艺术思维。产品既要质地好、耐用,适合人们的需求,而且追求款式美观、形式漂亮,这就是艺术的范畴了。至于人们的日常穿戴、日常用品、生活环境,科学和艺术都是紧密关联的。工艺美术、实用美术就是艺术与科学两种力量最好磨合的产品。科学家学点艺术,艺术家学点科技不仅能提高自身的素质,而且能使自己的专业更好的为社会服务。

 

 从事艺术工作和科学工作还有共同点,那就是要求吃得起苦,耐得起寂寞,守得住平淡,兢兢业业、认认真真去努力学习、刻苦钻研,有恒心、有毅力、不慕虚名、不图虚荣,并且应怀揣竭诚为社会、为世间奉献的精神。从事艺术工作,眼高手低是常态、是好事,是艺术审美眼光增强的表现,但既然决心从事艺术工作,还得努力前进,变眼高手也高,日久天长,水平才会自然提高。

 

 从事艺术工作,一个重要的前提是要有兴趣,兴趣越强烈治学的力量才会越大,在学习的途中,进步的途中,每看到自己的进步会有成就感、兴奋感,这本身不仅陶冶了情操,也丰满了精神生活,身体也会健康。故许多年龄大了的进老年大学学书画,健身怡情,越活越年轻,因为艺术的本质不是供人出名获利的,艺术是人满足精神需要、宣泄心灵激情、最能让人快活的一种生活方式。艺术个性化强烈,也形成了各种流派。各种流派各有特色和长处,各种流派的争芳吐艶才使得艺坛多姿多彩。学习艺术还要多寻师交友,学习好的美的方法技术,激励前进动力。现在的科学技术发展,市面上学美术的精美画册应有尽有,画画的用材、器具也在不断改良、进步。光碟电脑网络技术给我们带来更多的信息和便捷,使得学习艺术更加方便。

愿有志于艺术事业的奋进者四面春风,高歌猛进!愿爱好艺术的追求者在学习艺术、追求艺术的旅途中,心身获得更健康,生活更丰满、更愉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