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还在为学校课程规划发愁?是时候换一种思维方式了……

 雨阳2019 2019-01-14

民小编说


近年来,国家课程方案已经体现出学校层面的课程整合诉求与规定,课程整合成为指向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开发模式的必然选择。但如何使“整合”不再是单一的课程组织方式,而是上升为一种思维方式?


本篇文章,我们将从上海市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基地学校风华中学的课程规划过程中寻找经验……



当代学校课程发展的逻辑起点已从学科内容走向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指向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课程实施首先强调的是课程整合模式的应用。传统上, 课程整合往往只将“整合”视为课程组织方式,专注于开发相关的综合性课程,并未从课程规划的宏观层面思考如何落实课程整合的要求。


由于学校课程规划承担着统筹育人目标、课程结构、教学方式、课程评价、课程管理与保障等要素与功能,因此除了学科层面的整合和以单元教学为核心的课堂层面的整合外,还应以整合的视角对学校课程进行顶层设计,将整合视为一种思维方式或价值观,渗透到学校课程规划的方方面面。只有对学校课程规划层面的课程整合作统领性回答,才能架构起支撑综合素质培育的学校整体课程体系。


下面以上海市风华中学为例,阐释学校课程方案层面的整合设计及其策略。风华中学于2014年被确定为上海市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基地学校,以特色高中及特色课程体系建设作为工作核心,在课程规划层面致力于探索学校课程整合的现实路径。

 

01

对接核心素养,明确学校课程体系育人目标


为体现课程整合的诉求,学校课程规划在目标设计上有必要对接核心素养。考虑到每所学校的办学理念、生源特点、课程优势、资源基础等情况各不相同,每所学校在思考课程体系的育人目标时可沿“办学理念—培养目标—课程目标”的线索进行分解和规划,以核心素养的方式对育人目标加以具体界定,以凸显目标的整合性。


风华中学提炼了“学会求知,学会做人,让生命焕发活力”的办学理念,认为达成“两个学会”才能实现学生焕发生命活力的目的。接着,学校将办学理念转化为具体的人才规格要求,“形成求实求是的科学理性精神,掌握继续学习的能力;建立积极心理,从自我认知和社会适应上奠基健康人生”。


而后, 结合高中学段对学生发展的普遍要求,将培养目标的内涵细化为课程总目标:掌握学科核心素养,发展学习基础素养 ;善于探究,勤于实践,勇于创新; 珍爱生命,健康生活,合理规划自我生涯。上述目标的界定契合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等素养及其内涵,层次分明地展现出该校所期待的学生形象。


02

 推进课程的模块化和系列化设计,形成整合性课程结构


从课程政策的角度看,国家课程方案已经体现出学校层面的课程整合诉求与规定。包括将原有学科统整为相应的学习领域,以加强学科之间的勾连;不同课程门类融合形成综合性课程;设置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修课程,给予学生综合性学习的机会。这些规定,一方面是政策要求,学校课程必须予以贯彻;另一方面也为核心素养尤其是跨学科素养的培育找到了课程整合的思路。


在遵循上海市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关于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开设要求的基础上,风华中学通过调整和统筹课程结构及门类,加强课程的模块化和系列化建设,强化课程门类之间的联系,致力于形成整合性的课程结构,以期为学生素养的培育提供整合性学习空间。


首先,在基础型课程中推进信息技术与理科教学的整合。学校全面推进信息技术与理科教学的整合,特别是将数字化实验系统(DIS)普遍应用于理 科课程的实验中,借助实验促进理科教学的融合。



其次,在拓展型课程中,除学校传统节日、班团队活动、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主题教育等限定拓展内容以整合的方式实施外,自主拓展课程作为拓展型课程的主体分为德育(融合)活动类课程和学科(融合)活动类课程。其中,德育(融合)活动类课程又分为三个系列:“政能亮”系列、“学先锋”系列和“行路者”系列;学科(融合)活动类课程又分为身心健康类、人文底蕴类、艺术修养类、科学技术类等类型。上述不同类别和系列的具体课程门类,要求体现整合设计或实施的思路。


再次,在研究型课程中,以学生自主选择研究课题开展生活探究为主要形式,分为实践研究和创新研究两大类。


课程的模块化和系列化建设,强化了学校课程结构和课程门类的关联性和整合性,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奠定了基础。

 

03

设计整合性学习任务,推进跨学科学习


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实施要超越课时主义和以知识点为中心的教学,注重设置跨学科主题单元,选取并建构合适的主题任务开展跨学科学习。


主题任务提供了学生通过恰当应用所学内容试图解决的问题情境。这些情境通常是真实的生活情境,与学生所能体验的日常生活、社会现实、自然环境等密切关联。问题情境可以分解为多个活动或多重任务,完成任务所需要的知识或能力与学生在现实生活情境或未来专业领域中的问题解决在深层的反应机制上是一致的,这样的任务设计才能保障学生获得素养的可迁移性。整合性学习任务的实施需要借助跨学科学习予以实现。


所以,问题驱动、项目引领、主题探究、合作学习等跨学科学习方式应该成为学校在规划课程实施时极力倡导的方向。围绕某个现实问题或特定目标,学生应用学科(或跨学科)概念或原理,调动外部资源进行调查、研究、合作、设计等自主探究活动,最终解决问题或形成产品。这是学科或跨学科素养得以形成的必由之路。


风华中学在实施基础型、拓展型和研究型三类课程的过程中体现出跨学科学习的方向和特征。基础型课程明确要求从单元教学目标设计、问题导向教学过程和创设情境学习活动进行教学优化,比如,英语教研组尝试用学习阶段的形式制定阶段目标 ;数学设计问题驱动的课堂活动 ;理科注重与DIS 创新实验课程的整合;地理以“行为体验教学” 为突破口,变教师的讲授为学生的具身学习等。拓展型课程与研究型课程要求开展围绕主题单元的综合学习,教师作为合作研究者与学生一起投入探究活动。


04

建立与课程整合相匹配的评价方案,提升评价的专业性



学校规划层面的课程评价主要涉及课程质量评价、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为凸显课程整合的价值追求,学校需要在评价方面作出新的探索。


首先,课程质量评价要综合实施前的设计评价、实施中的过程评价和实施后的成果评价予以整体评定。风华中学为此专门制定了《课程质量评价表》及评价细则,在具体的评价指标上突出课程整合的设计要求、实施要求和实施成果,以此发挥课程整合在学校课程体系建设中的导向。


其次,在教师考核中赋予课程开发以重要权重, 使教师绩效奖励与课程质量挂钩。特别是通过探索教师评价的集体绩效方案,推进与课程整合相匹配的教师协同教学的组织模式。


再次,在学生评价上重视对学习的表现性评价, 落实综合素质评价方案。风华中学在校本课程建设中, 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形成成果(实物、论文、调研报告、实验报告等),教师会对不同的成果设计给予相应的表现性评价方案,并结合学生的出勤记录、学习过程表现等,多维度评定学生的学习状况。


同时,注重组织作品汇报、艺术作品展览、论文集汇编等活动给予学生自我展示的机会,开拓评价平台。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上海市学生成长记录册》,记录描述学生在三类课程中的真实表现,并给予相应的评价,以落实综合素质评价的具体要求。

 

05

完善学校课程建设的保障机制,支撑课程整合的有效运作


学校课程运作需要师资、资源、制度等多方面的保障。为支持课程整合的建设方向,学校首先需要思考教师队伍的配备以及教师协同教学和跨学科教研的组织。风华中学的做法如下:


一是建设由“专兼群” 三类成员构成的教学团队,提供课程整合所需要的师资力量。“专”指专门执教学科融合式课程的本校教师,“兼”指高校、科研及社会机构的专家学者受聘为自主拓展课程的兼职教师,“群”指对普通的学科教师来说,鼓励打破学科壁垒,探索如何在基础学科教学中有效渗透跨学科教学。


二是支持不同专业背景、不同学科、不同教育单位的多位教师跨领域合作,合作开展课程开发和教学研究。风华中学的自主拓展课程《“丝竹佳韵”民乐训练》《3C 电子精美外壳的制备工艺》等,就是由高校教授、社区活动中心教师和本校不同学科教师共同研发的。


其次,改善时空资源的利用,保障课程整合的实施情境。要做到这一点,一是重建与课程整合相适应的教学组织形式。比如,灵活弹性的课时安排、教师合作的协同教学等。鉴于课程主题及单元数量的差异, 风华中学将一学期分为两学季,学生可自选一学季短课程(16课时)和两学季长课程(32课时及以上)。每次课时共80分钟的时长也基本满足了主题探究活动对学习时间的要求。二是整合利用校内设施和校外基地, 为学生学习提供所需要的空间资源。一方面风华中学积极建设集实验演示、动手实践、生活体验于一体的品牌实验室和专用功能教室,如DIS数字化实验室、3D 创客实验室、数字化书法教室、心理辅导与训练室等; 另一方面与社区、公共部门、企业单位、科研机构等社会资源开展合作,为学生搭建更为广阔的课程平台。


再次,创新学校管理机构,完善课程整合的制度建设。学校课程建设需要相应机构和相关制度的支撑。一是为促进课程整合有效实施,风华中学根据学校课程结构,创造性地设立科技创新中心、艺术创意中心和健康发展中心等机构,负责学校课程整合的方案策划与制定、方案推进与协调、师资建设与培训等,从而为学校的课程整合提供学术支持。二是完善支撑学校课程结构和教学运作的管理机制。风华中学从课程建设与更新机制、多功能学生选课平台建设、选课走班制度完善、高中学生成长系统建设等方面着手,使管理逐渐由粗放走向精细,为学校课程整合建设提供了有效支撑。



文章来源 | 《人民教育》杂志2018年第22期,原标题为《用整合的思维制定学校课程规划——以上海市风华中学为例》

作      者 |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任佳瑶、安桂清

责任编辑 | 钱丽欣

微信编辑 | 陈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