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吃货们一定会记得台湾版《孤独的美食家》中第一集里出现的经典美食——猪油拌饭。五郎叔大口扒着那香喷喷、油亮亮的一碗米饭,是不是让坐在屏幕外的你也口水直流。 可能现在的年轻人很少吃过这种具有时代特征的食物了,以前听妈妈说在他们的那个年代,因为物质贫乏,一年到头儿猪油都非常宝贵,吃一顿猪油拌饭在当时可能算是很奢侈的美食了。然而,就是这种简单的食材搭配,总会让我第一时间想起妈妈的味道。 虽然不知道这道美味是南方还是北方特色,作为一个东北地区80后的我,小时候偶然一次吃到了妈妈做的猪油拌饭,它至今都是我美食清单里的前三名。记得小时候家里住平房,东北的冬天格外冷,室外零下20多度,无法形容的冷。有一天傍晚,爸爸值班,只有妈妈和我在家,估计是两个人都很饿了,本想做个菜的妈妈,说今天不做菜了,吃个猪油拌饭吧。于是盛来两大碗刚出锅热气腾腾香喷喷的米饭,从猪油罐子里挖了两勺油平铺在米饭上,挑起热米饭盖住油,10秒后油融化淋几滴酱油拌匀,上面撒一点葱花,整碗端起趁热香喷喷地扒满一大口,感受温暖润滑的油脂和米饭相互作用的美妙,这不是一个“香”字能表达的味觉刺激。 记得小时候家里的厨房,专门有一个大罐子盛炸好的猪油,那凝脂般的猪油是那个年代每户人家的最宝贝的珍藏。猪油堪称食物催化剂,相比菜油,猪油更入味,更有实实在在的油脂味,做出来的饭菜也十分香。过去家庭主妇买猪肉时会强调多给点肥肉,因为这样就可以 炸出更多的猪油,在寒冷的冬季里为家里的每个人提供最实在的热量。 其实,猪油酱油拌饭的做法只有3步!盛一碗米饭!舀一勺猪油!浇一勺酱油!依个人喜好加葱花或其它配料。 所以我接下来重点为大家奉上说说怎么熬一罐美味的猪油: 炼制猪油最好的部位是猪板肉(东北叫板油)。 原料:猪板肉1斤、盐、糖、生姜、料酒、水少许。 步骤: 1、洗净猪板油,备用。 2、加辅料:稍微加点盐、糖、生姜2片、料酒少许、水少许,不是为了调味,是为了让油脂更白更细腻,所以这些辅料只要有点就行,中火翻炒。 3、稍微过一会就油汪汪啦,而且肉开始变得半透明,很诱人的焦糖色。 4.、这个时候可以改小火收尾了,油真是非常多啊,厨房满满是油香味儿! 5、过滤用漏勺把肉和姜片还有其它漂浮物捞出,把油盛进罐子里,漂浮物可以用笊篱过一下,但是注意不要碰到油,油温很高,防止烫伤。 6、放着冷却,放置到室温后放冰箱冷藏,第二天就变成雪白的油脂啦! 猪油渣千万不要扔掉哦,焦香酥脆,本人是从小到大一直爱直接吃,像零食一样。同时,炒什么菜都是百搭,东北人喜欢把油渣剁成馅与酸菜一起做成大蒸饺,别有一番风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