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胎儿胼胝体发育不全丨MRI诊断

 RG冷暖自知 2019-01-15

产前诊断胎儿的神经系统发育异常中,胼胝体发育不全(agenesis of corpus calosum, ACC)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神经系统发育异常。在胎儿胼胝体发育过程中,可以发生胼胝体缺如、胼胝体部分缺如或伴有其他神经系统发育畸形的改变。


1.胼胝体发育不全的胚胎发育过程、临床表现及预后

胼胝体作为连接左右两侧大脑半球最大的连合纤维,由2亿到8亿个神经纤维构成。胼胝体是由两部分分别发育而成,腹侧由膝部和体部构成,连接额叶;背侧由胼胝体压部和所附的海马连合构成,连接顶叶和穹窿。胼胝体早在胚胎时期就开始发育,孕12周时胼胝体纤维跨过中线,首先形成膝部,随后形成体部和压部,最后形成嘴部,整个过程到孕20周完成。因此当观察到20周以后的胎儿(通常行MRI的胎儿在20-22周以后)胼胝体膝部未发育时,它的整个胼胝体都是缺如的;或胼胝体体部部分缺如者,它的压部和嘴部也应当是缺如的。观察胼胝体时,应特别注意胼胝有无嘴部,从而判断胼胝体发育的完整性。


胼胝体发育不全的发生率可以达到活胎的0.02%。胼胝体发育不全的病因复杂,包括染色体异常、基因突变、宫内感染、酒精和环境因素等。患儿认知功能的变化非常多,包括完全正常的病例到重度认知障碍,可以表现为学习障碍、发育迟缓或精神疾病。研究表明ACC的患儿与自闭症患儿具有显著的一致性。认知障碍的严重程度常和伴发的其它畸形相关。MRI能够直观发现胼胝体发育不全的类型和其伴发的畸形。


2.ACC的MRI表现

在矢状面、冠状面及轴面上均可以表现为胼胝体不显示或部分不显示,而观察胼胝体较好的体位为正中矢状面及冠状面,可以直接观察到胼胝体的全貌,同时利用间接征象,如:透明隔腔变窄或消失、扣带回及扣带沟消失、正中矢状面上大脑内侧面的脑沟脑回呈放射状排列、脑室增大或形态异常等作出明确判断。除了胼胝体完全缺如,胼胝体部分缺如的患儿也可以直观的观察到缺如的部位,如压部、体部或嘴部。


3.ACC与侧脑室扩大的关系

侧脑室一侧或双侧测量直径超过10mm称为侧脑室扩大;10-15mm为轻度侧脑室扩大,>15mm且侧脑室旁脑实质>3mm者为中度侧脑室扩大,>15mm且侧脑室旁脑实质<3mm者为重度侧脑室扩大。

当胎儿表现为中或重度的侧脑室扩大时,提示胎儿的预后可能较轻度侧脑室扩大差,因此应行羊水穿刺确认染色体核型有无异常,定期随访MRI和超声,以判断是否终止妊娠。

胼胝体组成了侧脑室的顶壁,因此大多数ACC会引起侧脑室形态的改变,造成侧脑室扩大。伴有小脑蚓部发育不良的ACC,侧脑室可没有扩大,这由于第四脑室与后颅窝相通,或因小脑蚓部体积减小而造成第四脑室增宽,从而影响脑室系统的引流,造成侧脑室不扩大。


4.磁共振诊断ACC的优势

MRI不受胎位和孕期影响,能直观的显示出胼胝体是否缺如以及缺如的部位,同时还能直观的显示出伴有的其他神经系统畸形。因此,当产前超声提示一些异常征象,如侧脑室增宽、透明隔腔变窄,或有其他神经系统畸形导致胼胝体显示不清或怀疑有ACC时,使用MRI对这类胎儿进行检查,以便能直观的观察到胎儿是否患有ACC,以及胼胝体缺如的具体情况,或其它神经系统的畸形。

当胎儿发生ACC时,伴有其他的神经系统发育畸形的比例很大,称为复杂性ACC。最常见的是小脑蚓部发育不良,包括小脑蚓部体积变小,小脑原裂变浅等,其次是蛛网膜囊肿,尤其好发于脑中线部位。复杂性ACC的预后不及单纯性的ACC,因此,鉴别是单纯性的ACC还是复杂性的对于临床决定非常重要。



孕33+6周。a)T1WI轴面,中线部位大脑半球间可见类圆形长T1异常信号影(箭);b)双侧侧脑室前后角平行分离,大脑半球间类圆形长T2异常信号影,考虑脂肪瘤(箭);c)正中矢状面,胼胝体未见显示,大脑内侧面的脑沟脑回呈放射状排列(箭)。

 

孕35+6周。a)双侧侧脑室体部平行、分离及扩大,皮质增厚,脑沟浅,脑回宽大,考虑神经元移行障碍;b)正中矢状面,胼胝体压部及嘴部未见显示(箭),为部分性胼胝体发育不全;c)双侧侧脑室前后角平行分离。


患儿10+月,胼胝体缺如。a)DTI冠状面未见双侧大脑半球间有神经纤维连接;b)DTI矢状面未见胼胝体区域有神经纤维形成;c)T1WI正中矢状面胼胝体未见显示;d)胎儿时期,孕24+2w,胼胝体缺如,双侧侧脑室体部平行、分离。


↓ 可点击后放大查看


↓ 以上内容主要整理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