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疮疖,痤疮,瘾疹的中医诊疗

 谢修东 2019-01-15

作者: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张铭锐

审核: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陈楚雄

现代人因压力大或者环境的污染或多或少都会出现各种皮肤问题,下面逸仙药师就讲讲疮疖,痤疮,瘾疹这几类常见皮肤病的中医诊疗。

疮疖,痤疮,瘾疹的中医诊疗

一、疮疖

疮疖是指发生在肌肤浅表部位,范围较小的急性化脓性疾病,其特征是色红、灼热、疼痛,突起根浅,肿势局限,脓出即愈。局限于毛囊或皮脂腺的称疖,扩大到皮下组织而成疮疖。疮疖一般多发生于夏季,任何部位都可以发生,而以头面,背及腋下为多见。西医学的疖,急性淋巴管炎,头皮穿凿性脓肿等有上述表现者均可以参考此内容辨证论治。

疮疖,痤疮,瘾疹的中医诊疗

1.热毒蕴结

症状:好发于项后发际、背部、臀部。轻者疖肿只有一二个,多则可散发全身,或簇集一处,或此愈彼起;伴发热,口渴,尿赤,便秘。苔黄,脉数。

治法:清热解毒。

方剂:《五味消毒饮合黄连解毒汤》:(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子、黄芩、黄柏、山栀)加减。

2.湿毒淤结

症状:可发于全身任何部位,除发热等症状外,局部以红赤肿胀、灼热疼痛为主,为肿势渐增大,中央变软、波动,脓栓形成或破溃,疼痛加剧,伴有发热、口渴、便干、尿黄。舌苔黄或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解毒透脓。

方剂:《仙方活命饮合透脓散》:(金银花、赤芍、当归、乳香、没药、陈皮、防风、川贝母、白芷、天花粉、甘草、穿山甲、皂角刺、黄芪、川芎)加减。

用药注意:

1.以上方剂孕妇及儿童和年老体弱者,以及具各种心、肝、肾慢性病者,均需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治疗疮疖的药物以苦寒清热药为主,这类中成药不宜久服,久服易损伤脾胃,导致脾胃虚寒,变生他病。某些中药中含有兴奋剂成分,故运动员应慎用。

2.不宜在服药期间服用补益滋腻类中药。

健康指导

1.饮食宜清淡,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忌烟酒、辛辣、荤腥油腻之品。

2.疮疖皮肤表面宜用清水清洗,不宜用肥皂、沐浴液清洗,不宜使用化妆品。不成熟的疖肿,不宜挤压和过早切开。

3.疮疖皮肤表面有破溃的地方,不宜自行挤压,需到医院及时就诊。

4.讲卫生、勤洗澡、晒被褥,增强体育锻炼。

二、痤疮

痤疮是以颜面、胸背部黑头、丘疹、脓疱、结节、囊肿等损害为特征;常伴有皮脂溢出。青春期过后,大多自然痊愈或减轻。西医学的慢性毛囊炎、皮脂腺炎可参考此内容辨证论治。

疮疖,痤疮,瘾疹的中医诊疗

1.肺经风热。

症状:面部粟疹累累,色红,疼痛,或有脓胞,伴口渴、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滑。

治法:疏风清肺。

方剂:《枇杷清肺饮》:(枇杷叶、黄芩、黄连、桑白皮、连翘、野菊花、甘草、梔子)加减。

2.胃肠湿热。

症状:颜面、胸背皮肤油腻,皮疹红肿疼痛,伴口臭、便秘、溲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除湿解毒。

方剂:《茵陈蒿汤》:(菌陈、栀子、生大黄)加减。

3.痰温瘀滞。

症状:皮疹颜色暗红,以结节、脓肿、囊肿、瘢痕为主,或见窦道,经久难愈;伴纳杲腹胀。舌质暗红或有瘀斑,苔黄腻,脉弦滑。

治法:除湿化痰,活血散结。

方剂:二陈汤合桃红四物汤(半夏、陈皮、茯苓、甘草、当归、桃仁、红花、赤芍、川芎、生地)加减。

用药注意

1.以上方剂孕妇及年老体弱者,以及具有各种心、肝、肾慢性病者,均需在医指导下用药。这类药物中以清热解毒活血类居多,故脾胃虚寒者慎用。

2.应根据痤疮的发生时间、病变程度和不同表现选用中成药。

健康指导

1.早晚温水洗脸,面部出油多者每日可洗3~4次,以硫黄皂清洁面部油脂,预防细菌感染。不要用冷水洗脸,以防毛孔堵塞,粉刺加重。

2.忌食辛辣刺激食物,如辣椒、烟酒、咖啡;限食油腻食品及甜食。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多饮水,以保持大便通畅。配合饮用薏米和红小豆汤。

3.面部痤疮不宜用肥皂或洗面奶类洗涤用品洗脸,亦勿滥用化妆品,特别是粉制和油质化妆品。可用荷叶或浮萍中药煎汤外洗或外涂局部。

4.禁止自行用手挤压粉刺,以免炎症扩散,愈后遗留凹坑状瘢痕。

三、瘾疹

瘾疹是一种皮肤出现红色或苍白风因、时隐时现的瘙痒性、过敏性皮肤病。初起皮肤作痒,次发疙瘩,形如豆瓣,堆累成片,发无定处,骤起骤退,消退后不留任何痕迹为临床特征。临床上可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者骤发速愈,慢性者可反复发作。西医学的荨麻疹可参考此内容辨证论治。

疮疖,痤疮,瘾疹的中医诊疗

1.胃肠湿热。

症状:风团大片色红,瘙痒剧烈;发疹同时伴脘腹疼痛,恶心呕吐,神疲纳呆,大便秘结或泄泻。舌质红,苔薄白或黄,脉弦滑数。

治法:通腑泄热,疏风解表。

方剂:《防风通圣散》:(防风、荆芥、连翘、麻黄、薄荷、川芎、当归、白芍、白术、栀子、大黄、芒硝、石膏、黄芩、桔梗、甘草、滑石)加减。

2.风热犯表。

症状:风团鲜红,灼热剧痒,遇热则剧,得冷则减;伴有发热,恶寒,咽喉肿痛。舌质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治法:疏风清热,解表止痒。

方剂:《消风散》:(荆芥、防风、当归、生地、苦参、苍术、蝉蜕、胡麻仁、牛蒡子、知母、石膏、甘草、木通)加减。

用药注意

1.上述方剂孕妇慎用;年老体弱者,以及具有各种心、肝、肾慢性病者,均需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健康指导

1.忌食易致敏和刺激性食物。如鱼虾、牛羊肉。宜清淡饮食,适量食用新鲜水果和蔬菜。

2.避免各种外界刺激,如过度洗擦、热水烫洗、内衣以纯棉制品为宜,禁止过度搔抓,以防加重病情和继发感染。

3.保持心情舒畅,饮食起居要有规律,积极配合治疗。

参考文献:[1]徐德生,郭霞珍. 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M].北京市: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6:104-10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