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贺山:【黄帝内经】的作者非黄帝莫属

 象牙文 2019-01-17
黄帝时代已进入文明社会的历史考证:黄帝的贡献:
  根据中国史书的记载,他在炎帝之后,统一了中国各部落。建都在曲阜、新郑、涿鹿三种说法。他推算历法;教导百姓播种五谷;兴文字;作干支,制乐器,创医学。纪时:帝使大挠作甲子,以十天干配合十二地支以纪时沿用至今农历(甲子、乙丑以至癸亥,共十年为一周期),即道教之六十元辰。
      数学:隶首作数,定度量衡之制。
      军队:风后衍握奇图,始制阵法。
      音乐:伶伦取谷之竹以作箫管,定五音十二律,合於今日。
      衣服:元妃嫘祖始养蚕以丝制衣服。
      医药:与岐伯讨论病理,作内经。
      文字:仓颉始制文字,具六书之法。
      铸造:采首山(河南襄城县南五里)之铜以造货币。
      其他:舟车、弓矢、房屋等之发明。

     河南贾湖遗址发现有距今8000年的骨笛,这是考古实证,我觉得与“伶伦取谷之竹以作箫管,定五音十二律,合於今日”恐有历史发展中相关性吧;早于黄帝时期的伏羲观天画卦恐也与黄帝时期的“作干支”也应存在文明传承的关联性吧。。。

 

 

 

 马贺山:【黄帝内经】的作者非黄帝莫属

 

 谈【黄帝内经】的问题,不能不谈汉字起源的问题,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或处理不好,谈也是空谈。让那些将甲骨文当作中国最早的文字或将二里头遗址出土的刻划符号当作夏代文字的人,来谈【黄帝内经】的作者及创作时间,就等于竹篮打水一场空,不起作用。

今人评论【黄帝内经】,第一句话就是说黄帝时代没有文字,还是传说时代,还是原始社会,怎么会出现书籍?所以一张口就是战国以后或秦汉时人伪托,别无他说。其实,说伪托也好,说假也好,只是一家之言。人的认识有时受时代的局限很大,他的视角看的很窄,就看眼前这么一点点,你能怎么样。

尽管很多人都这么认识,人是有惰性的,动脑筋的人很少。想一想,历史文献都记载仓颉造字,是谁让仓颉造字的?谁最需要文字?当然是天子,是黄帝,仓颉是黄帝的史官,黄帝经过三大战役,统一华夏,践天子位,当时的结绳记事已满足不了朝政的需要,遂命令仓颉想办法,去发明创造一种新的记事方法,代替结绳。仓颉受命后,因受鸟迹的启发而发明了象形文字,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假借字,转注字,即六书,文字创造出来以后,黄帝下令在朝廷和社会上推广,施行。这是多么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的事情,仓颉造字始,到黄帝下令推广应用,用七八年的时间足够了。有人非要说,文字是经过几千年的时间,由劳动人民集体造的。把文字的产生说的神乎其神,玄之又玄,让人摸不着头脑,其实文字的产生是很简单的,被人为的搞复杂了。文字的产生,和书籍的产生一样,并不复杂,有人说,【黄帝内经】是经过了几百年的时间,经过众人之手,就像文字产生一样,需要经过几千年的时间,经过无数人之手,才能演化成文字,这纯粹是主观臆测,想当然耳。

一,【黄帝内经】是研究生命学问的百科全书,只有关心百姓疾苦,健康,长寿的一国君王,才能创作出人类的执牛耳之作。

【黄帝内经】不是一般读物,哪能是谁都可以改写和补充。内容上看,关注民生,关注百姓疾苦,关心百姓的身体,健康,长寿,除了天子黄帝以外,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达到这么高的思想境界,高屋建瓴,运筹帷幄,爱民如子,只有这样的天下的父母官,才能做到身体力行,为人表率,心里装着九州百姓。五千年来,哪一个时代的皇上如此关心过民众的身体,健康与长寿,除黄帝以外,未有过,是黄帝带领华夏民族首先迈进了文明的门槛,为人类和世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所以后人代代称炎黄为祖先,称自己为炎黄子孙,这是亿万百姓的心声,也只有炎黄祖先才能获得百姓发自内心的如此之厚爱和殊荣。

一个伟大的开端,必造就一批伟大、杰出的人才,必有许多许多的发明创造,黄帝时代正是如此,且看黄帝时代的伟大发明。

 

数学:隶首作数,定度量衡之制。

军队:风后衍握奇图,始制阵法。

音乐:伶伦取谷之竹以作箫管,定五音十二律,合于今日。

衣服:元妃嫘祖始养蚕以丝制衣服。

医药:与岐伯讨论病理,作内经。

文字:仓颉始制文字,具六书之法。

铸造:采首山(河南襄城县南五里)之铜以造货币。

其他:舟车、弓矢、房屋等之发明。

 

在上述诸多发明创造中,黄帝只占一项,就是在医药方面,与岐伯讨论病理,健康,长寿,作内经一书。

按理说,其它的发明创造,都是在黄帝的主持之下,挂个名也不为过,然而黄帝不掠人之美。黄帝就这么一项创作,还遭到了一些学人的质疑,郭沫若曾说:   在商代都还只是在文字构造的途中,那末唐、虞时代绝对做不出《尧典》、《皋陶谟》、《禹贡》,在黄帝时代更绝对做不出《内经素问》以及已经消灭的一切道书。更在以前的甚么《三坟》、《五典》、《八索》、《九丘》,更不用说了。”

上面的引文中,可见郭沫若先生的结论,与古人的看法南辕北辙,相差十万八千里。他在这段话里,主要表达了三层意思,其一,商代文字还在构造的途中,尚未发育成熟,到商晚期才出现了甲骨文,金文,甲骨文只记录占卜情况,言简句短,不可能记录复杂的历史。其二,武丁到唐虞时代,有七八百年,夏朝文字有没有还是一个疑问,古人绝对做不出《尧典》、《皋陶谟》、《禹贡》,因此【尚书】,【史记】是不能相信的。其三,黄帝时代更绝对做不出《内经素问》以及已经消灭的一切道书。更在以前的甚么《三坟》、《五典》、《八索》、《九丘》,更不用说了。郭沫若只用两句话就完全否定了《内经素问》等夏朝以前的各种书籍。不做具体、细致的分析,也不说明否定理由,这种主观武断的结论,已经不止一次两次了。郭沫若作为领导和学科带头人,这样做未免不影响一大批学人,难怪学界对夏朝以前的文字,文章,书籍皆一概持否定态度。实际上否定也是一种研究方式,未尝不可。摆事实,讲道理,说明原由,简单,粗暴可不是好的学风。宋代以前的学者,基本上都认为【黄帝内经】是黄帝时代的医学著作,该著作出于黄帝之手,别无他说。正如清朝以前的学者,都认为虞夏商周之书和三坟,五典,八索,九丘,都是真实可信的。为什么到了近代和当代,反倒什么都不是了,整个翻了一个360度的大转弯。这里除了疑古派的作用外,跟郭沫若对疑古派的支持分不开。请看他的论断如下:1930年郭沫若出版《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一书中说:“顾颉刚的‘层累地造成的古史’的确是个卓识。以前因为嗜好的不同,并多少夹有感情的作用,凡在《努力周报》上发表的文章,差不多都不曾读过。他所提出的夏禹的问题,在前曾哄传一时,我当时耳食之余,不免还加以讥笑。到现在自己研究一番过来,觉得他的识见委实是有先见之明。在现在新的史料并未充足之前,他的论辨自然并未成为定论,不过在旧史料中凡作伪之点大体是被他道破了的。我现在想来对这夏禹问题,提出我的见解。照我的考察是:(1)殷周之前中国当得有先住民族存在。(2)此先住民族当得是夏民族。(3)禹当得是夏民族传说中的神人。”

  在上面的引文中,郭沫若显然是支持和欣赏顾颉刚的中国古史是层累地造成的,这就是说,黄帝是出于战国以后人的凭空编造郭氏是赞同的。请看顾颉刚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中说:“ 战国到西汉,伪史充分的创造,在尧、舜之前更加上了多少古皇帝。于是春秋初年号为最古的禹,到这时真是近之又近了。自秦灵公于吴阳作上畤,祭黄帝(见《汉书?郊祀志》。秦国崇奉的神最杂,名目也最诡,秦文公梦了黄蛇作鄜畴,拾得了一块石头作陈宝祠,实在还是拜物教。黄帝之祀起于秦国,说不定黄帝即是“ 黄龙地螾”之类),经过了方士的鼓吹,于是黄帝立在尧、舜之前了。自许行一辈人抬出了神农,于是神农又立在黄帝之前了。自《易?系辞》抬出了疱牺氏,于是疱牺氏又立在神农之前了。”用这种虚无主义的态度,研究上古史,顾颉刚所下的的结论,离历史真相有多远,可想而知,郭沫若的态度,也不会得出得出公正、客观的判断,在郭沫若领导下的学界已经对夏朝以前的朝代,认为是传说时代,他们对尚书关于夏朝文献,唐虞文献,黄帝文献,认为都是后人伪托、伪造的。实际上【黄帝内经】、【尚书】是经过四、五千年的时间检验,被古代学人认可的经典史籍,太史公的【史记】是非常严谨的历史书,是鸿篇巨制,千年绝唱之作。综上所述,中华五千年用文字记载的历史,是一部不容置疑的信史,是华夏儿女共同创造的人类文明史,是亿万炎黄子孙引以自豪和骄傲的历史。

 

 二,有文字,而后有历史,有史官,才有左史记言,右史记行,而后有书籍。

文字推广应用到有成文历史,有书籍,用不了几年的时间,顶多两三年即可。我这样说,是源于以下几点,推论而来:

{1}黄帝时代已有三坟了,

《左传·昭公十二年》记有楚灵王称赞左史倚相:“是良史也,子善视之,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

杜预有注:“皆古书名。”《尚书序》称:“伏羲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少昊、颛顼、高辛(喾)、唐(尧)、虞(舜)之书,谓之《五典》”

郑玄说,“三坟五典”就是“三皇五帝之书”。因此三坟即三皇之书,五典谓五帝之书。至于《八索》与《九丘》是指“八卦”与“九州之志”。

孔安国【尚书序】:伏羲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少昊颛顼高辛唐虞之书,谓之五典,言常道也。至于夏商周之书,虽设教不伦,雅诰奥义,其归一揆。是故历代宝之,以为大训。

古人云:“《易》纪三皇,《书》叙唐虞。”

孙过庭:虽书契之作,适以记言;

 《周礼·春官宗伯第三》说:“(外史)掌三皇五帝之书。” 

皇甫谧《帝王世纪·黄帝》云:“黄帝有熊氏命雷公岐伯论经脉,傍通问难八十一为《难经》,教制九针,著内外术经十八卷。”

 

唐王冰曰:夫释缚脱艰,全真导气,拯黎元于仁寿,济赢劣以获安者,非三圣道则不能致之矣。

孔安国序《尚书》曰:伏羲、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

班固《汉书·艺文志》曰:《黄帝内经》十八卷。《素问》即其经之九卷也,兼《灵枢》九卷,乃其数焉。虽复年移代革,而授学犹存,惧非其人,而时有所隐,故第七一卷,师氏藏之,今之奉行,惟八卷尔。然而其文简,其意博,其理奥,其趣深,天地之象分,阴阳之候列,变化之由表,死生之兆彰,不谋而遐迩自同,勿约而幽明斯契,稽其言有微,验之事不忒,诚可谓至道之宗,奉生之始矣。

 张介宾《类经·自序》云:“《内经》者,三坟之一。盖自轩辕黄帝同岐伯、鬼臾区等六臣相讨论,发明至理,以遗教后世。其文义高古渊微,上极天文,下穹地纪,中悉人事。”

清代高世栻《黄帝素问直解·凡例》又云:“《素问》《内经》,乃轩岐明道之书,开物成务,医道始昌。”

 古代的许多学者包括一些著名的学者,都认为《黄帝内经》是上古三坟之一,只有少数学者有异议,这很正常。

《黄帝内经》真是上古三坟之一吗?马氏作了一番考证,结果认定《黄帝内经》并不是“伪托”之作,也不是经历了“几百年的众人之作”,因为很多人都在说是伪托,而又说不出是谁伪托的,是怎样伪托的,这种凭空泛泛的否定,无任何依据,并没有什么实际价值,说伪托可以,一定要举出事实根据来,说出道理来,有人向【黄帝内经】吐完口水,便扬长而去,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做法,所谓伪托和集体创作都成了无稽之谈,没有任何事实作依据,都是简单的武断推测,这种断言不能成立,学人以更客观的态度看待【黄帝内经】,不要轻易做出战国伪托或断言集体创作的结论。笔者关注和研究【黄帝内经】多年,最后认定【黄帝内经】就是黄帝时期用当时的文字,由史官记录的黄帝与臣子之间的对话录 ,【黄帝内经】是一部养生巨著,十四万多字,与【伏羲八卦】、【神农本草经】并列为上古三坟。

其理由如下:

 

【一】首先,黄帝时代仓颉已经发明创造了文字,这是书籍产生的基础。

汉字产生的时间决定黄帝时代是否有书籍,是否有成文历史,是否能够传下来书籍和以文字记载的信史。

根据文献记载,汉字产生在黄帝时代,黄帝之前还是结绳记事,黄帝之时,朝廷庶业其繁,饰伪萌生,黄帝命仓颉造字。仓颉受鸟迹启发,发明创造了象形文字,指示字,会意字,形声字,转注字,假借字。黄帝下令推广施行,华夏民族有了用文字记载的历史及书籍,而结束了野蛮,蒙昧的时代,进入了先进文明的人类社会。

 通鉴外传》:“黄帝命仓颉为左史,制字。”

《荀子·解蔽》云:“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一也。”

 李斯《仓颉篇》:“仓颉作书,以教后嗣”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较系统地论述了文字的发展:“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视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垂现象。及神农氏结绳而治,而统其事庶业其繁,饰伪萌生。黄帝之史官仓颉,名候刚见鸟兽蹄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时,初造书契。”

今人说,“文字非一人一时所造。”{1}还有人会说,“仓颉造字是传说,”{2}不可信。“仓颉是古人虚拟的文化的英雄人物。”{3}马氏认为,人的思维很奇怪,当有人把它当做神话传说的时候,它就是神话传说,当有人把它当成信史的时候,它就是信史。为什么这样说呢?其原因在于文字已经被仓颉发明创造出来了,它已经客观存在华夏大地上有五千年了,用文字本身进行考察,完全能够解决传说和信史的问题。学界主流认为,这需要田野考古的材料证实。马氏不仅要问,田野考古的材料,又需要什么东西进行证实。现在田野考古只挖出了陶片片上的刻划符号,就主观的认定是甲骨文之前的原始文字,难道夏代文字,唐虞文字,黄帝文字是那个样子吗?现在有著名学者已经对刻划符号进行了破译,完全是牛头不对马嘴,南辕北辙,与汉字起源真相相去甚远。当今人还在将甲骨文当作中国最早的成系统的文字时,评论【黄帝内经】的成书年代和作者,不会得出客观地结论和实事求是的评价,我对古文字专家怀疑仓颉造字,否定仓颉造字,主张劳动人民造字有不同看法,我对历史学家将夏朝以前的朝代,视为传疑时代,史前史,有不同认识,他们或多或少地都带有个人偏见和时代局限,在这种情况下,让他们来认定【黄帝内经】,是不会得出客观、公平的结论的。我,一个旁观者,一个局外人,当我发现了古文字学家致命的软肋---将文字归于劳动人民所创,将刻划符号鉴定为原始文字的时候,我知道他们是受郭沫若的影响很深,他们一时半晌难以有新的认识。为了让当代和后代人能够对上古史有一个客观认识,我已经写了几篇介绍夏朝文字,唐虞文字和黄帝文字的文章,以正视听。在此基础上,我才能文字已经产生的角度上去考证【黄帝内经】,去探讨和研究上古三坟。

【二】其次看一看古代历史典籍是怎么记载的,今日的学人又是怎么做结论的,俗话说,有比较才有鉴别,有鉴别,才能分辨是非,才能看出谁对谁错:

《左传·昭公十二年》记有楚灵王称赞左史倚相:“是良史也,子善视之,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

杜预有注:“皆古书名。”《尚书序》称:“伏羲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少昊、颛顼、高辛(喾)、唐(尧)、虞(舜)之书,谓之《五典》”

郑玄说,“三坟五典”就是“三皇五帝之书”。因此三坟即三皇之书,五典谓五帝之书。至于《八索》与《九丘》是指“八卦”与“九州之志”。

孔安国【尚书序】:伏羲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少昊颛顼高辛唐虞之书,谓之五典,言常道也。至于夏商周之书,虽设教不伦,雅诰奥义,其归一揆。是故历代宝之,以为大训。

古人云:“《易》纪三皇,《书》叙唐虞。”

 《周礼·春官宗伯第三》说:“(外史)掌三皇五帝之书。”

 

沫若在【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一书中却说: “ 在商代都还只是在文字构造的途中,那末唐、虞时代绝对做不出《尧典》、《皋陶谟》、《禹贡》,在黄帝时代更绝对做不出《内经素问》以及已经消灭的一切道书。更在以前的甚么《三坟》、《五典》、《八索》、《九丘》,更不用说了。”郭沫若完全否定了【黄帝内经】、唐书、虞书、《三坟》、《五典》、《八索》、《九丘》,而且否定得十分彻底、干脆、利落。

【三】关于【黄帝内经】的成书年代及作者目前有以下两种说法:

(一)【黄帝内经】是上古三坟之一。

关于《黄帝内经》的成书和作者问题,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在人们的观念中天经地义地认作是“三坟”之书,出自上古天子黄帝之手。

汉代学人刘向,刘歆,李柱国,班固,都曾编纂过【黄帝内经】,认可【黄帝内经】。东汉末年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自序时列了自己的参考书目:“撰用《素问》、《九卷》(即《灵枢》)、《八十一难经》、《阴阳大论》、《胎胪药录》”。

晋皇甫谧依据《史记仓公传》中内容认为“黄帝咨岐伯、伯高、少俞之徒”而撰著《内经》,而仓公淳于意是师承《素问》才得以达到“论病精微”的水平。皇甫谧认为“比按《仓公传》,其学皆出于《素问》”一是黄帝时书。此观点见于晋代皇甫谧《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序》。唐代王冰《黄帝内经素问·序》;《难经集注》杨玄操序;宋代沈作哲《寓简》,林亿等《针灸甲乙经》新校正序,史崧《黄帝素问灵枢经·叙》,郑樵《通志·三皇纪》等典籍中,毫不怀疑【黄帝内经】为上古三坟之书。

黄帝内经》是黄帝时代(公元前26~前22世纪)的作品,如晋皇甫谧在《针灸甲乙经。自序》中说:“黄帝咨访岐伯、伯高、少俞之徒,内考五藏之腑,外综经络血气色候,参之天地,验之人物,本性命,穷神极度,而针道生焉。其论至妙,雷公受业传之。”北宋时的高保衡、林亿在《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序》中说:“昔黄帝……坐于明堂之上,……乃与岐伯上穷天纪,下极地理,远取诸物,近取诸身,更相问难,垂法以福万世;于是雷公之伦,授业传之,而《内经》作矣。” 

张介宾《类经·自序》云:“《内经》者,三坟之一。盖自轩辕黄帝同岐伯、鬼臾区等六臣相讨论,发明至理,以遗教后世。其文义高古渊微,上极天文,下穹地纪,中悉人事。大而阴阳变化,小而草木昆虫,音律象数之肇端,脏腑经络之曲折,靡不缕指而胪列焉。”

汪机《针灸问对·叙》云:“是故轩、岐、仓、扁针焫之说兴焉。”

徐春甫《内经要旨·自序》云:“医之有道古也,自神农开其天,黄帝氏继天创始,与其臣岐伯著《内经》,《灵》、《素》为万世医学之鼻祖。”清代高世栻《黄帝素问直解·凡例》又云:“《素问》《内经》,乃轩岐明道之书,开物成务,医道始昌。”

臧励和《中国人名大辞典》云:“岐伯,上古黄帝臣,帝使岐伯尝味草木,典主医病与论医,更相问难,著《素问》、《灵枢》,总为十八卷,为医书之祖,脉理、病机、治法、针经、运气,靡不详尽。”

 

宋代官方修订的【黄帝内经】林亿写的序中的一段话:

“犹是三皇遗文,烂然可观。惜乎唐令列之医学,付之执技之流,而荐绅先生罕言之,去圣已远...... 以之治身,可以消患于未兆,施于有政,可以广生于无穷......”

 

 皇甫谧《帝王世纪·黄帝》云:“黄帝有熊氏命雷公岐伯论经脉,傍通问难八十一为《难经》,教制九针,著内外术经十八卷。”“又使岐伯尝味草木,典医疗疾,今经方、本草之书咸出焉。”其在《释劝》中又云:“岐伯剖腹以蠲肠。”宋代许洪在注《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时云:“《本草》一编,实医家之根本,肇于黄帝岐伯,而大备于我宋。”明代顾景星《白茅堂集·李时珍传》云:“自炎黄辨百榖,尝众草,分气味之良毒;轩辕师岐伯,遵伯高,剖经络之本标,爰有《神农本草经》三卷。”张介宾《类经·自序》云:“《内经》者,三坟之一。盖自轩辕黄帝同岐伯、鬼臾区等六臣相讨论,发明至理,以遗教后世。其文义高古渊微,上极天文,下穹地纪,中悉人事。大而阴阳变化,小而草木昆虫,音律象数之肇端,脏腑经络之曲折,靡不缕指而胪列焉。”汪机《针灸问对·叙》云:“是故轩、岐、仓、扁针焫之说兴焉。”徐春甫《内经要旨·自序》云:“医之有道古也,自神农开其天,黄帝氏继天创始,与其臣岐伯著《内经》,《灵》、《素》为万世医学之鼻祖。”清代高世栻《黄帝素问直解·凡例》又云:“《素问》《内经》,乃轩岐明道之书,开物成务,医道始昌。”臧励和《中国人名大辞典》云:“岐伯,上古黄帝臣,帝使岐伯尝味草木,典主医病与论医,更相问难,著《素问》、《灵枢》,总为十八卷,为医书之祖,脉理、病机、治法、针经、运气,靡不详尽。”

 (二)成书于战国和秦汉之时。宋代的邵雍在《皇极经世》卷八《心学第一、二》中以为《素问》是“七国时书也”、“轩岐之书,类春秋,战国所为而托于上古。”究竟是战国谁托于上古所为,邵雍也不甚了了,泛泛而谈,这种含糊其辞的指鹿为马,是极不负责任的,犹如马路新闻,无核实也无考究,成为了一桩悬案,人云亦云,十传百,百传千,泛滥成灾。宋代的程颢、司马光他们认为“黄帝亦治天下,岂可终日坐明堂,但与岐伯论医药针灸邪?此周、汉之间,医者依托以取重耳。”清代《四库全书简明目录》:“出上古,固未必然,然亦必周秦间人,传达旧闻,著之竹帛。”前有车后有辙,想否定一部传世千古的鸿篇巨制---经典之作,用一两句不疼不痒的话,根本就不起任何作用。司马光主观臆断,认为黄帝治天下,只能金戈铁马,驰骋疆场,或上朝廷,与百官共议国家大事,黄帝与岐伯等人在明堂研讨医学病理,治人治国,有点不可能。这只能是一家之言,如果【黄帝内经】是伪托之作,当时的有学之士为什么不站出来揭穿它,将它打入泠宫,看来,当时的学者是认可【黄帝内经】的,认为内经就是黄帝的传世之作,并无异议。无论是周秦,还是战国西汉,都无学者站出来,这已经很清楚了。为什么到了宋代,伪托的问题提到了日程上来,有人疑古,不自今日始。其实,作为人文始祖的黄帝,他给我们炎黄子孙留下一部两部辉煌的【黄帝内经】等书,是完全可能的,而什么也不留下,倒是一种奇怪的现象。【黄帝内经】和其他黄帝书,让我们一代代,祖祖辈辈,子子孙孙,获益匪浅,终身受用。

【四】上古名医名师方面考证。

【黄帝内经】是黄帝与天师岐伯的对话,是黄帝与雷公、鬼臾区、伯高 跗、少师的问答记录。黄帝到战国有约两千五百多年的时间,这么长的时间内,如果说战国人托古,他是怎么知道黄帝有臣子岐伯、公、鬼臾区、伯高  跗、少师的?难道是口耳相传,谁有如此之长的口耳相传的能力?很多人不动脑经,人云亦云,随大流,才造成很多人随声附和的结果。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永乐大典的正本下落,一定会有人知道,也会有人相传,嘉靖到明末,公元1522年~1566年    1678年吴三桂病死后,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即改朝换代,可就没人再传了,这还是有文字时代。更何况漫长的两千多年,其中有一千七百多年,被战国说称作无文字阶段,那简直不可想象。

在两千五百多年的时间里,是谁再传岐伯雷公、鬼臾区、伯高  俞跗少师给后人的?马氏认为,担任这个传播任务的是文字这个工具,除此之外,没有人有这个能力和责任。

除此六人外,还有一人也值得一提,那就是岐伯的老师,严师出高徒,岐伯的严师是谁呢?。

”②按《路史》神农命僦贷季理色脉,对察和齐,摩踵告以天下,而人得以缮其生。(注:僦贷季岐伯祖之师也,天师岐伯对黄帝云:“我于僦贷季理色脉已二世矣”)。③按《古今医统》僦贷季,黄帝时人,岐伯师也,岐伯相为问答著为《内经》云。④《中国人名大辞典》(一三四九页)僦贷季,“上古神农时人,岐伯祖之师。神农氏命之理色脉。对察和齐,摩踵谆告,以利天下,而人得以缮其生”。岐伯对黄帝云:“我与僦贷季理色脉,已二世矣”。盖吾国医家之最古者。⑤《南史·王僧儒传》僦贷季上古时代医家,相传为黄帝时代人,岐伯之师,能运用观察病人颜色和诊脉的方法,以决定治疗,说明当时诊断技术已有一定水平。⑥《中国医学人名志》第一九五页:“僦贷季上古黄帝时人,岐伯师也,理色脉而通神明,岐伯相为问答著为《内经》之(素问)。” 通过明·徐春甫《古今医统》的引录古说:“僦贷季和岐伯师徒相为问答,著为《内经》。”

  隋代医家太医侍郎全元起所注的《内经》中说;“三皇时有僦贷季为岐伯祖世之师,理色脉,而通神明之妙。”

【五】上古医书方面考证。

《黄帝内经》所引古代医籍。有《上经》、《下经》、《揆度》、《阴阳》、《奇恒》、《经脉》《五色》、《脉经》等。说明在《内经》之前已有许多种医书流传於世。
 
这些书都是上古之医书,无一书是战国时期的医书,难道这些书也是战国人伪托的吗?世界上没有比上嘴唇和下嘴唇一碰,信口雌黄,更容易的事情了。说这些书伪托,不是不可以,要拿出证据,无证据就等于乱说,可以不采信。而我们有些人偏偏愿意拿这些不靠谱的话说事,与自己的不靠谱的观点,互相印证,实际上,这种做法不是以事实为依据,再多再烂也无济于事。历来是说假容易说真难,说假的来都不用拿出事实根据,想当然,不动脑筋,采取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的手法,哗众取宠而不负责任。而说真的却要举出很多的理由和实证,需要认真地分析研究,这也是为什么造成中国古今盛行疑古派的原因之一。

汉书·艺文志》记载医家经典十一家今仅存《黄帝内经》一家,原因是大家因为这是黄帝的著作而非伪托,伪托的东西集体写的东西,都是达不到一定的水平,象【黄帝内经】这样的高水平的著作,非黄帝创作莫属。《汉书·艺文志》记载的“七经”来看,当时与《黄帝内经》并存的,还有《黄帝外经》、《扁鹊内经》、《扁鹊外经》、《白氏内经》、《白氏外经》和《旁篇》。

唐朝王冰为自己编的内经作序说:
  
  臣闻安不忘危,存不忘亡者,往圣之先务;求民之瘼,恤民之隐者,上主之深仁。在昔黄帝之御极也,以理身绪余治天下,坐于明堂之上,临观八极,考建五常。以谓人之生也,负阴而抱阳,食味而被色,外有寒暑之相荡,内有喜怒之交侵,夭昏札瘥,国家代有。将欲敛时五福,以敷锡厥庶民,乃与岐伯上穷天纪,下极地理,远取诸物,近取诸身,更相问难,垂法以福万世。于是雷公之伦,授业传之,而《内经》作矣。历代宝之,未有失坠。

唐王冰所讲【黄帝内经】“历代宝之,未有失坠。”是符合事实求是的,黄帝时代传到虞夏商周,是完全可能的。历史上总会有一些有心人,深知【黄帝内经】的价值,一代又一代的保存这些书写在简帛上的或玉版上的宝书,有时他们会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历经天灾人祸,兵燹,水灾火灾,人没了,东西还在,可见一个民族对自己的文化遗产,是多么珍惜和爱护。人们常说,中国是一个非常重视民族历史和文化典籍的国度,只要是重大的历史事件,都有所详细记载和保存,【黄帝内经】传下来,已经很不容易了,有些人偏要进行质疑和否定,不知居心何在,让人不可理喻。


【六】天子黄帝方面考证。

《史记·五帝本纪》:“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

《帝王世纪》说:“黄帝使岐伯尝味草木,典医疗疾,今经方、本草之书咸出焉”,

《帝王世纪》说他“龙颜有圣德,可谓天授自然之体。犹不能坐而论道,故以地黄元年正月甲子,游名山以求神仙,著体诊则问对雷公、岐伯、伯高、少俞之论,备论经脉,傍通问难,以为经教,制九针,著内外术经十八卷。””,

《通鉴外记》亦说:“(黄)帝以人之生也,负阴而抱阳,食味而被色,寒暑荡之于外,喜怒攻之于内,夭昏凶札,君民代有,乃上穷下际,察五色,立五运,洞性命,纪阴阳,咨于岐伯而作《内经》,夏命俞跗、岐伯、雷公察明堂,究息脉;巫彭、桐君处方饵,而人得以尽年”。上述医学著作所以冠以“黄帝”之名,反映了人们对其尊崇和仰慕之心情。
南齐名医褚澄,在《褚氏遗书》中亦云:“《素问》之书,成于黄岐;运气之宗,起于《素问》。”
素问》乃先秦古书……其言虽不尽出于黄帝岐伯,其旨亦必有所受也。”祝文彦《庆符堂集》亦云:“《内经素问》,后人传以为岐黄之书也。其论脉法病证,未必不有合于圣人之意;词义古朴,未必不有得古人之遗。”周木《素问纠略·序》中还云:“《素问》之书,虽不实出于黄岐之世,要亦去先王未远,时人祖述黄岐遗意而作者也。”

如清代《质疑》引杭世俊曰:“《内经》,刘向编《七略》时已有之。秦焚《诗》、《书》,《内经》想以方术得存,其书深奥精密,非后人所能伪托。” 清代杭世骏《质疑》云:“黄帝咨于岐伯作《内经》。”

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也被认为是医家之祖。他体恤百姓患疾之苦的仁心《灵枢.九针十二原》第一篇中,与岐伯的问答中可见一二:“我将百姓视为自己的子女,养育他们,在征收田粮赋税之余,还要注意到他们的身体健康。我怜悯他们时常不能生产自给,还连接不断地生病。对于疾病的治疗,我想使他们免于遭受药物、砭石的伤害,而仅用微小的针刺入肌肤,以疏通经脉,调畅气血,使气血在经脉中逆顺运行、出入离合循行无阻,而治愈疾病。为了把这种治疗方法流传到后世,就必须制定明确的使用法则,使它永远不会被湮没,历久而不失传,容易使用而不易忘记,以为法纪。因此要清楚地分出章法,明辨其表里关系,以确定气血终而复如的循行规律。想要具体的描述这些形状,就要先写一部《针经》。”

而这一段话,也是《黄帝内经.灵枢》一书撰写的原由。

 


【七】黄帝时代已进入文明社会的历史考证。

黄帝的贡献:
根据中国史书的记载,他在炎帝之后,统一了中国各部落。建都在曲阜、新郑、涿鹿三种说法。他推算历法;教导百姓播种五谷;兴文字;作干支,制乐器,创医学。纪时:帝使大挠作甲子,以十天干配合十二地支以纪时沿用至今农历(甲子、乙丑以至癸亥,共十年为一周期),即道教之六十元辰。
      数学:隶首作数,定度量衡之制。
      军队:风后衍握奇图,始制阵法。
      音乐:伶伦取谷之竹以作箫管,定五音十二律,合於今日。
      衣服:元妃嫘祖始养蚕以丝制衣服。
      医药:与岐伯讨论病理,作内经。
      文字:仓颉始制文字,具六书之法。
      铸造:采首山(河南襄城县南五里)之铜以造货币。
      其他:舟车、弓矢、房屋等之发明。

【八】【黄帝内经】的形式和内容上考证。科学经济发达了,为什么古今大师们写不出象黄帝内经这样的经典之作。古今大师知识渊博,充满智慧和灵性,但站的高度不够,思想境界不够,胸怀不够,谁能与天子黄帝与天师岐伯等人相比。他们才是一心一意为民着想的真正的公仆,他们的社会才是人人向往的大同社会,老有所养,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公仆们清心寡欲,以民为本,专心于生命学问,黄帝到尧舜禹,扬名天下,除此之外,还有哪一个天子帝王,能获得人民的如此殊荣和厚爱?在物欲横流的今天,社会进步了,技术发达了,人们的思维思想思索反而落后了,为什么,原因不外乎利益作祟。夏后启至清宣统溥仪,有哪一个帝王或圣贤能够站在黄帝的高度,心里想着百姓的安危健康,吉祥祸福,关心百姓的温饱与长寿,简直是凤毛麟角,少之又少,绝无仅有。只有黄帝和他的臣子才能高屋建瓴,运筹帷幄,共同研讨生命学问,正如孟子所讲:“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黄帝正是这样,担纲治国大任,体恤百姓安危,率领华夏民族首先进入人类的文明社会,开创了一个崭新的英雄时代。 

【九】黄帝内经是怎么流传下来的?

【黄帝内经】是用玉版和竹简传下来的,在【黄帝内经】里,有多处特地注明流传的方法,而在其它秦汉或战国的著作里,用不着涉及流传方法,这也可作为上古最初书籍的特征之一。

(1).《黄帝内经》如玉版第六十:“黄帝曰:善乎方,明能道,请着之玉版,以为重宝,传之后世”

(2).师传第二十九:“黄帝曰:二余闻先师,有所心藏,弗着于方。余愿闻而藏之,则而行之,上以治民,下以治身,使百姓无病,上下和亲,德泽下流,子孙无忧,传于后世无有终时,可得闻乎?”

(3).九针十二原第一

 黄帝问于岐伯曰:余子万民,养百姓而收其租税;余哀其不给而属有疾病。余欲勿使被毒药,无用砭石,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荣其逆顺出入之会。令可传于,必明为之法,令终而不灭,久而不绝,易用难忘,为之经纪,异其章,别其表里,为之终始。令各有形,先立针经。愿闻其情。

 (4).《灵枢·官能》也说:“得其人乃传,非其人勿言”。医学遇可教之人,定要教给他,但若不适合人选,便不能传授,哪怕是自己子孙。为了不使医学失传,可以写书存下来。, 巳镌诸王版,命曰册文”由此可知鬼臾区其人,当系神农氏后相传十世之世医。

 帝曰:光乎哉道!明乎哉论!请著之玉版,藏之金匮,署曰天元纪。

(6).《灵·阴阳二十五人》:“得其人弗教,是谓重失;得而泄之,天将厌之。余愿得而明之,金匮藏之,不敢扬之。” 长桑君、阳庆都是这样做的。

 

(7).《素·八正神明论篇》:“通于无穷者,可以传于后世也。”这是指那些比较一致的看法,可以公开传授。如:五脏、脉络等内容,就比较一致。

(8).《素。著至教论篇》:“医道论篇,可传后世,可以为宝。”

(9).《素·灵兰秘典论篇》:“精光之道,大圣之业,而宣明大道,非斋戒择吉日,不敢受也。黄帝乃择吉日良兆,而藏灵兰之室,以传宝焉。”

(10).黄帝内经·玉机真脏论篇第十一全文_

帝瞿然而起,再拜而稽首曰:善。吾得脉之大要,天下至数。《五色》《脉变》,《揆度》《奇恒》,道在于一。神转不回,回则不转,乃失其机。至数之要,迫近以微,著之玉版,藏之藏府,每旦读之,名曰《玉机》。

(11).《灵枢.病传》说:“生神之理,可著于竹帛,不可传于子孙。”

 (12).《黄帝内经》部九候论篇第二十       :

余愿闻要道,以属子孙,传之后世,著之骨髓,藏之肝肺,歃血而受,不敢妄泄,令合天道……”

《黄帝内经》如玉版第六十:“黄帝曰:善乎方,明能道,请着之玉版,以为重宝,传之后世”

(13).师传第二十九:“黄帝曰:二余闻先师,有所心藏,弗着于方。余愿闻而藏之,则而行之,上以治民,下以治身,使百姓无病,上下和亲,德泽下流,子孙无忧,传于后世无有终时,可得闻乎?”

(14).九针十二原第一

 (15).黄帝问于岐伯曰:余子万民,养百姓而收其租税;余哀其不给而属有疾病。余欲勿使被毒药,无用砭石,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荣其逆顺出入之会。令可传于,必明为之法,令终而不灭,久而不绝,易用难忘,为之经纪,异其章,别其表里,为之终始。令各有形,先立针经。愿闻其情。

 (16).黄帝问曰:余闻揆度奇恒,所指不同,用之奈何?岐伯对曰:揆度者,度病之浅深也。奇恒者,言奇病也。请言道之至数五色脉变,揆度奇恒,道在于一。神转不回,回则不转,乃失其机,至数之要,迫近于微,著之玉版,命曰合玉机。

 

(17).黄帝曰:其已形,不予遭,脓已成,不予见,为之奈何?岐伯曰:脓已成,十死一生,故圣人弗使已成,而明为良方,著之竹帛,使能者踵④而传之后世,无有终时者,为其不予遭也。

 (18).《韩非子·喻老》:“ 周有玉版,纣令胶鬲索之,文王不予;费仲来求,因予之。”

(19).《史记·太史公自序》:“ 周道废,秦拨去古文,焚灭《诗》《书》,故明堂石室金匮玉版图籍散乱。” 裴駰集解引如淳曰:“刻玉版以为文字。”
  又,中医经典《灵枢经》的篇名,即第六十篇。
  版,指简牍。以玉石作为简牍,是谓“玉版”。
  

黄帝时代为什么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时代,那是因为轩辕氏有高瞻远瞩的目光和海纳百川的胸怀,大发明,大创造,大发展,他承上启下,继往开来,将一个蒙昧的华夏民族带进了一个文明的世界社会,一个伟大的人类的开端,必有伟大的流传千古的发明创造,留给后代子孙,这才能与之互相匹配,仓颉造字、【仓颉书】和【黄帝内经】就是炎黄先祖留给我们的三座耸入云霄的丰碑,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象征。

  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黄帝有内经而不名,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天人合一,此乃君子圣人之道,有何质疑之处?俗话说,君子坦荡荡,是圣人,视天下为己任,又何在乎身后名利。读[黄帝内经],你会感到一个爱民如子的黄帝,无处不在,他的一言一行,历历在目,如影相随。黄帝当初让仓颉造字,就是要将人类在自然界的生存之道和实践经验,归纳、总结,传于后世,造福人类和后代子孙。黄帝时代有文字,而左史记言,右史记行,后有书史,这是多么顺理成章的事情。如果黄帝时代没有书籍,流传下来,那倒是一件非常奇怪的事情,黄帝让仓颉造字,作甚用?挖井是为了喝水,造字是为了记录,【黄帝内经】就是天子与大臣的对话记录,这是一种最初的最古老的最便捷的书写形式,它的载体为玉版或简牍,这在【黄帝内经】里,已经说得很明确了,无须多赘。

总之,作为一篇有十四万多字的鸿篇巨制,在上古时代,有谁能够完成此大任,只有黄帝其人莫属,大胸怀才能有大手笔,大手笔才能写出流传千古之作,有学人非要贬低黄帝的才智,这无异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转载]马贺山:【黄帝内经】的作者非黄帝莫属

[转载]马贺山:【黄帝内经】的作者非黄帝莫属

[转载]马贺山:【黄帝内经】的作者非黄帝莫属

 

[转载]马贺山:【黄帝内经】的作者非黄帝莫属

 

注释:

1,郭沫若:【古代文字之辩证的发展】

2,李学勤:【古文字初阶】

3,裘锡圭:【汉字的产生与演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