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悟空问答

 中单元东户 2019-01-17

这句话出自《论语 为政》。

大概看了一下其他的答案,有些不是很赞同,因为有些答案没有从文本出发,而是添加了诸如道器之类在原文里根本找不到的意思。

从两个角度来看吧。

一是从文字的角度。

王引之曾在其名著《经义述闻》里指出:“周、比,都训为亲、密、合。”这个意见是对的。周、比,两个字从本义来说,都是指亲密,意思差别不大,只是其源头略有区别。

先看周:

这是甲骨文的周,象形字,是一个“田”里加了四个点,很直观就知道,这是在田里种植的样子,而且种的比较稠,比较密。

这是金文的周,又加了个一个“口”,变成了会意字,所以段玉裁才会认为,“善用口而周密”。

所以,周,其本义是在田里种植比较密,引申为说话、做事、工作等周密、周到,像周密、周到这些现代汉语里‘周”的含义,都是引申出来的。

所以,有个答案说“周”是一群人围成“一周”,这个“周”的意思是从引申义上再引申,引申出“普遍’的意思。我估计这个意思可能很晚,孔子说“周比”的时候,应该还没有“围成一周”这个义项。

再来看比。

上面是甲骨文的比

下面是金文的比。

可以看出,这也是象形字,比,就是两个人挨得很近,比肩而行。

从挨得很近的意思上,引申出靠近的意思,再引申,就会有勾结、结党等意思了

所以,从本义上看,周比两个字,原本的意思都是一样的,只是在引申的过程中,有了一些区别。

二是从经学的角度

到了《论语》里,周、比,两个字的意思已经很不同了。

君子是周,周,在这里的意思是‘忠信”,也是从“周密”引申出来的,强调的是君子能“亲”人;

小人是比,比,在这里的意思是勾结、结党,也是从“靠近'引申出来的,强调的是小人因为利益而靠近。

大家会想,这两个字本义差不多,则么到了后来就有这么大的变化了呢?

这应该是与语言的“约定俗成”的特点有关,不知道在怎样的契机里,同样表达“密’、“近”的意思,一个逐渐成了褒义词,一个则成了贬义词。

事实上,“比”,在经典里也有和“周”相似的时候,例如《国语》里有一段话:

籍偃问:君子有比乎?

叔向曰:君子比而不别,比德以赞事,比也。

在这里,“比”成了描述君子的褒义词,而“别',则成了贬义词。

所以,我们对待孔子的这句话,能够理解孔子在这里用“周”来形容君子能够彼此亲密,忠信,讲道德;而用“比”来形容小人因为利益而相互勾结,知道这两个字最初都有“稠密、靠近”的意思,只是引申的走向不同,这就可以了。但请不要随意增加概念,以免给人造成误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