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征文祖国的锦绣河山在我心中。之三:江西庐山(1来山上的诗人墨客们)

 山的女儿999 2019-01-17

本文参加了【背起行囊去旅行】有奖征文活动

 

庐山是自驾游。

庐山风景名胜区,隶属于江西省九江市,位于九江市南36公里处,北靠长江,南傍鄱阳湖。南北长约25公里,东西宽约20公里。

景区大部分山峰在海拔1000米以上,主峰汉阳峰海拔1474米 ,是我国著名的旅游风景区和避暑疗养胜地,于1996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

庐山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山,名胜古迹遍布。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名人志士在此留下了浩如烟海的丹青墨迹和脍炙人口的篇章。他们在这里抒情写意,生花妙笔,歌咏庐山的诗词歌赋有很多首。

   庐山历代诗人墨客相继慕名而来的很多,陶渊明、谢灵运、李白、白居易、苏轼、王安石、陆游、徐志摩、郭沫若等1500余位诗人相继登山,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名篇佳作。

如:苏轼写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庐山云雾,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让人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这也是一首哲理诗,但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议论,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还有李白写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秀峰马尾瀑,"写出了庐山瀑布向下倾泻的磅礴的气势。庐山风景秀丽壮观,诗人以十分兴奋的心情,描绘了瀑布的奇伟景象。在灿烂的阳光照射下,轻轻的水气变成了紫色的薄雾,给人一种朦胧的美感

唐朝诗人白居易被贬九江任司马后,郁闷,在唐元和十四年的初夏,带着对政治抱负无法实现的忧愁心绪来到了庐山游览,他看见大林寺内艳丽的桃花刚刚盛开,而此时,山下的桃花早已凋谢。见此情形,白居易诗兴大发,在花径内写下了流传千古的《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诗意是说初夏时节诗人来到大林寺,山下四月已是大地春回,芳菲已尽的时候了,但不期在高山古寺之中,又遇上了意想不到的春景——一片盛开的桃花。

毛泽东写的"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的吕洞宾修仙而居的仙人洞,均是诗景交融、名扬四海的绝境。“暮色苍茫看劲松, 乱云飞渡仍从容。 天生一个仙人洞, 无限风光在险峰。”表达了诗人心态淡定与从容,虽在险峰,却临危不乱;纵处逆流,亦处变不惊。在我们去庐山的时候,大家排号做毛主席当年坐的藤椅上还留了照呢。毛主席当年在险峰拍的这张相片,满脸的笑容。是的,这么开阔的眼界,这么优美的风光,到这儿的人没有理由不笑。

如今的百姓游览庐山后写诗赞说:天下伊谁不识君,奇峰秀水绕祥云。仙人洞里仙人出,锦绣山中锦绣芬。李耳騎牛游日月,吕岩背剑驾氤氲,蟾蜍石上青松笑,一滴清泉万古闻。

古今诗人墨客通过浏览庐山,在庐山进行了大量的文学艺术创作活动,写下了太多首赞颂庐山的作品。很多人问我庐山为什么这么出名,位列中国十大名山,我想可能是文人墨客留下的诗意吧?我看到一位文人朋友是这样说的:"庐山它是中国山水田园诗的策源地,著名田园诗人陶渊明一生都在以庐山为背景创作,可谓是庐山文化的推广大使,唐代最伟大的诗人李白曾五次登临庐山,是什么样的魅力让李白对庐山如此念念不忘?可能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幻想吧,让他在庐山提笔纵横14篇,同样是唐朝伟大的诗人,白居易也在庐山写下了不可多得的诗句,到了宋朝,苏东坡居士,慕名而来,留下了千古名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提到宋朝就不得不提朱熹,正是他在庐山复兴白鹿洞书院,使其成为中国四大书院之首,理学的标志!近代毛主席更是深爱庐山,提笔抒情“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纵观中国文学史,庐山好像有一股魔力,能让诗人们纵情诗意,肆意挥豪笔墨,留下让人叹为观止的诗篇!"(待续)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谢谢原作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