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赏析 / 严勇、音频 / 张佳
人间四月,九江的花儿几乎凋零殆尽;大林寺的桃花刚刚开始盛开。常常感叹春光逝去无处寻觅,不知它已经转移到山寺中来。大林寺:在庐山大林峰,相传为晋代僧人昙诜所建,为中国佛教胜地之一。芳菲:盛开的花,亦可泛指花,花草艳盛的阳春景色。尽:指花凋谢了。不知:岂料,想不到。转:反。此中:这深山的寺庙里。 桃花处处有,但不同地方的桃花总会引起诗人不同的感慨。“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此时的桃花,是开在曾有佳人居住的地方,它是属于崔护的桃花。“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此时的桃花,是开在西塞山前,它是属于张志和的桃花。“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此时的桃花,是开在玄都观中,它是属于刘禹锡的桃花。打从被贬江州司马那一天,失意忧愤的诗人常常在庐山山水中寻找心灵的慰藉。 43岁的诗人,在人生最低谷的某一天,走进了庐山大林寺,看到了本该凋零却正怒放的桃花。这让诗人感到惊喜,激动,感叹。惊喜的是,整座浔阳城的桃花都凋零了,大林寺桃花却刚刚开始盛开。激动的是,这个世界总有一些美好,会不期而遇。如果不是被贬江州,怎么会遇见琵琶女,留下一生巅峰之作《琵琶行》;又怎么会遇见大林寺桃花,留下庐山绝美之作《大林寺桃花》。所有的相遇,仿佛早已注定。大林寺桃花与白居易的相遇,也早已注定。感叹的是,世间兴衰,循环往复。人生苦短,春日苦短,不如活在当下,及时行乐。这无疑是诗人的一种自我安慰,为了让自己心情平复而已。一个“恨”字,将所有“江州司马青衫湿”的委屈道尽;一个“始”字,开启了诗人新的人生观:穷则独善其身。从此,我们告别了《长恨歌》的白居易、告别了《卖炭翁》的白居易,告别了《琵琶行》的白居易。如果游玩庐山,别忘了去大林寺,看看属于白居易的桃花开了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