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吃带人工色素食物导致胃癌?真相是

 hhs179 2019-01-18

为了让食物更有吸引力,食品制造商常会使用各种天然或是人工合成的食用色素来装扮他们的产品。然而,对于色素,尤其是人工色素,人们却总是难以放心。最近,网上有就说法称,合肥一个6岁儿童被查出胃癌,原因是平时不爱吃正餐,总是喜欢吃各种带有颜色的食物,吃带颜色的食物会导致胃癌。带颜色的食物真的有害吗?到底能否放心吃?

人工色素到底是否安全?

食物色彩斑斓,当然离不开色素的功劳。

常见的食用色素,按照来源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天然的,一种是人工的。

很多食物本身就是色彩缤纷的,它们本身就有天然色素,比如紫色的葡萄、蓝色的蓝莓、红色的草莓。我们还会用蔬菜汁来和面,做成蔬菜面,算是天然色素的一种使用。

不过,要进行商品化使用,就需要把色素进行提纯,在进行使用。但在大规模工业生产中,天然色素显然难堪大用。天然来源色素提取成本高,价格不菲,往往还不够稳定,在食品的加工和保存中容易褪色。要等颜色褪得乱七八糟的,你肯定就不吃了。

而人工色素的优势就大多了。人工色素获得容易,而且更稳定,所以,在经过严格的安全评估后,它们也就被广泛批准使用在糖果、饮料、糕点等各种食物中了。不过很多人担心人工色素不安全。

其实,这个就是杞人忧天了。

被批准用于食品中的人工色素只有少数几种,而且,这些色素在批准使用前,一般都是先通过动物实验,找到不产生任何健康危害的剂量,再除以保护系数(一般是 100 倍),作为对人体安全的剂量,并以此作为依据,制定限量标准。这其中已经考虑了终身、每天、大量摄入的情况。所以,只要是按规定使用的色素,不会影响健康。

哪些原因会导致胃癌?

新闻说吃有颜色的食物会导致胃癌,这个结论其实太武断,根本没有足够的证据。

实际上,癌症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完全怪罪色素就太冤枉它了。如果怪有颜色的食物,那么我们很多天然的食物也都不能吃了。

癌症之所以令现代医学备感棘手,其根本原因之一是:人类虽然对于癌症的认识在不断加深,但至今,癌症的确切发病机制在总体上依然是个未解之谜。直到现在,我们还没有真正搞懂人究竟是怎么得癌症的。

癌症是由年龄、性别、体重、遗传因素、环境、职业性质、生活习惯、锻炼、饮食、病毒或细菌感染、人体免疫力等一系列错综复杂的因素共同长年作用下的结果,甚至影响因素中还包括运气。把癌症的原因归咎于“带颜色的食物”,还宣称“颜色越鲜艳,越是有危险”,纯属冤枉。

不用纠结食物中的色素

其实,色素的安全问题并没有大家担心的那么恐怖。从目前科学家的评估来看,只要是允许使用的色素,合理使用是安全的。

美国曾对居民的人工色素摄入量进行过评估,结论是:美国人平均摄入量远远低于安全上限。即使是摄入量达到全民平均值的 10 倍,也还是大大低于安全上限 。而绝大部分中国居民,平时吃加工食品的量比美国人更少,完全不用担心食物中色素的安全性。

而且,人们吃东西,并不仅仅考虑营养和安全,它更是一种感官体验和生活享受。中国人有一句俗语说美食应该是“色香味俱全”,颜色甚至排在第一位呢。试想一下,如果不使用色素,食品柜里那些缤纷诱人的冰激凌、蛋糕甜点会变得多么乏味,而很多人都爱喝的饮料,看上去就像一杯白开水,你不会觉得太单调吗?

总的来说,目前并没有确切证据表明它会影响儿童的健康。事实上,世界各国对食品色素的使用和管理都有严格的限制,目前看来,只要是符合标准的使用,无论天然色素还是人工合成色素都是安全的。

培养孩子健康饮食习惯更重要

作为消费者,我们需要明白,对于按国家标准添加了色素的合格食品,不管是天然来源色素还是人工合成色素,都是安全的,无须纠结。

不过,作为家长,真正应该担心的是孩子从小就养成以颜色、味道、造型和包装等选择食品的不良习惯。因为,使用人工色素的食品很多都是糖果、膨化食品之类高热量的零食,也确实应该对孩子们的食用量加以控制。如果让孩子从小养成这样的习惯,对他成年以后的生活和健康都会产生重要影响。

所以,一定要从小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减少对加工食品的依赖,抵御各种零食的诱惑,这也是每一个父母应该努力的方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