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道废,有仁义

 李叔狠生气 2019-01-18

闲坐窗前

赏一枚印

读一本书


大道废有仁义

01

作品简介

印文:大道废有仁义

作者:早飞

材料:寿山石

尺寸:25×25毫米


这枚方形朱文印布局以六等分为基础,结字修长,印面疏朗清新,线条流畅,中规中矩。但是不足之处也比较明显。


02

诵读经典

道德经  第十八章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注释】

六亲:父母兄弟妻子。

孝慈:孝子慈父。

(注:注释引自伊丽娜注释的《老子诵读本》,中华书局出版)

亦仙读老子(第十八章) 来自篆刻学堂 00:30

03

品味经典

“大道废,有仁义。”从字面上理解就是“大道被废弃了,才有仁义。”我想这肯定不是老子的本义。仁义不可能是在大道被废之后才有的,难道在大道“未废”之时就没有仁义吗?大道未废之时,并不是没有仁义,而是因为仁义太自然以至于感觉不到它的存在。这好比在平原生活惯了的人一旦到了高原,原本很自然就可以呼吸到的氧气变得十分稀缺,因而其重要性便突显了出来。因为大道之被废,使得原本十分自然存在的仁义变得稀缺而突显出其难能可贵了。所以冯友兰说:“大道废,有仁义。是说在大道之中,人自然仁义,那是真仁义。”由于大道之被废,这种真仁义也随之丧失,于是就要提倡仁义。通过学习、训练把仁义重新找回来,但是这样找回的仁义与大道未废之时的真仁义相距甚远了。不过仅管此“仁义”非彼“仁义”,但是有总好过无呀!


(以上观点仅为个人理解,如有不当还请批评指正)

早飞摄

04


说文解字

天大地大人亦大,故大象人形。

——许慎《说文解字》

天大地大人亦大。古人云:三才者,天地人。古人把人与天地放在同样的位置,足见人在天地之间的重要性。我们常说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大写的人。就是说人要像天地一样有广阔的胸怀,有担当,要能顶天立地承担大事,不能小肚鸡肠。古人用正面的人形造这个大字,其实寄托着古人的伟大抱负。他们造一个这样的“大”字,时刻提醒着我们这些子孙后代要成为“大”人,成为“男子汉”,首先得有担当,得有如天地一样宽广的胸怀。人生的密码被几千年前的古人巧妙地编进了汉字,流传至今,作为华夏子孙我们不得不佩服先人的智慧,不得不惊叹汉字的伟大。


05

名印鉴赏


是一方战国时代的晋系铜玺,纵12毫米,横13毫米。现收藏于故宫博物院。印文内容下期公布,敬请期待!

(上期答案:右司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