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家好,我是陕西颜真卿,《祭侄文稿》现在何方?

 mengyu4613 2019-01-18

大家好,我是颜真卿

书者

文 | 书艺课堂 (ID: shuyiketang)

 


各位朋友,对我颜真卿的大名应该是如雷贯耳吧?楷书四大家的“欧颜柳赵”,颜指的就是我。

 颜鲁公像

现在你们都叫我“颜鲁公”。那是因为我是鲁郡开国公,因深得唐代宗皇帝恩宠,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太师,被封鲁郡公。

我生活在大唐“开元之治”时期,是大唐帝国最繁荣的时候,也是中华民族引以为豪的时代——万邦来朝,万民安业。

但是我的一生却跌宕起伏。从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在玄宗朝登进士第,后来历任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这是我一生中最安稳的时候。后来因为我得罪了权臣杨国忠,被贬为平原太守,所以现在也有很多人叫我“颜平原”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在大唐王朝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我作为平原太守亲率义军对抗叛军。河北郡县大都被叛军攻陷,只有平原城防守严密,玄宗叹息说:“河北二十四个郡皆一一沦陷,唯独只有平原公一人坚守”。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我的堂哥颜杲卿和侄儿颜季明都被乱军绞杀,杲卿死时少腿一条、侄子季明身首不在一处,颜氏一门被害30余口。那种极度的愤慨、那种失亲的切肤之痛,各位可曾感知?

《祭侄文稿》是在我派人到河北寻访季明的首骨携归之后写就的一篇草稿,是我悲愤交加,情不自禁,一气呵成写就的对侄儿的无限哀痛之情。其中的涂涂改改,伴随我的情绪起伏,表达的是我的无以言表的内心情感。  听说我当年泣血写下的《祭侄文稿》后来成了继《兰亭序》之后的天下第二行书。从书法的角度看,《祭侄文稿》也和大王的《兰亭序》和以后东坡先生的《寒食帖》一样,都是出于自然之态,注入了作者的情感,可谓“无意于佳乃佳耳,不求工而自工”。

 《祭侄文稿》,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听说在我之后《祭侄文稿》也是命运多舛,历经宫廷收藏和流失民间,最后辗转被收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而我写这篇文章时,又听说,它被日本东京博物馆借走展出,不知是福是祸?

现在回想起来,我这一生当中没有改变的应是我的人品和书品。而我的书法能与“书圣”王羲之相提并论,离不开我的楷书铺垫。我的楷书虽为楷形,但使用篆籀笔法,结体雍容华贵,深得盛唐时风,我的字,正如我的人,忠孝节义,端庄正气,一丝不苟。

《多宝塔》是我早年之作,那时略显青涩,似乎还不够成熟。但整体秀美刚劲,清爽宜人,简洁明快,给人以字字珠玑之感。用笔丰厚遒美,腴润沉稳;横细竖粗,对比强烈;起笔多露锋,收笔多藏锋,转折多顿笔;结体严谨、紧凑和规整,平稳匀称。

 颜真卿《多宝塔碑》(局部),西安碑林博物馆藏

《麻姑仙坛记》是我的中年之作,处于过渡时期,那时的我有了些许稳重,少了一些青涩。《麻姑仙坛记》结构苍劲古朴,骨力挺拔,线条粗细变化趋于平缓,笔画少波折,用笔时出“蚕头燕尾”,多有篆籀笔意,外拓的写法被我推向极致。欧阳修《集古录》中说:“此碑遒峻紧结,尤为精悍,笔画巨细皆有法。”

 《麻姑仙坛记》(局部),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勤礼碑》是我的晚年力作(71岁了吧?),不敢说是精品,但是已经完全摆脱了初唐楷书的体态。此碑结字端庄,宽润疏朗,气势雄强,骨架开阔,方形外拓,横细竖粗非常鲜明,方圆转折的笔法清晰。由于入土较早,残剥损毁少,又未经后人修刻剔剜,所以能比较准确地体现我颜体宽绰、厚重、挺拔、坚韧的风神。

 《勤礼碑》(局部),西安碑林博物馆藏

当然,我的作品还有很多,不一一列举。我的楷书一反初唐书风,行以篆籀之笔,化瘦硬为丰腴雄浑,正是印证了当时大唐以胖为美的时风结体宽博而气势恢宏,骨力遒劲而气概凛然,这种风格也体现了大唐帝国繁盛的风度,并与我的人格高度契合,真可谓书法美与人格美在我身上完美融合了。

我的书体被你们称为“颜体”,与柳公权并称“颜柳”,世人常用“颜筋柳骨”来比对我们两人的书法。柳公权的“笔谏”之说:“用笔在用心,心正则笔正。”想必大家也耳熟能详。

为了学习书法,我曾向褚遂良讨教,后来又拜在张旭门下,更是对大王(王羲之)的笔法有我自己独到的理解。当然,关于我的学书感悟,大家不妨可以看看我的学书笔记,聪明如你们,一定能从中找到很多蛛丝马迹和书法奥秘。

就在《祭侄文稿》写完的26年之后(兴元元年),我又被奸臣陷害,派去和叛将李希烈谈判,虽知此行有去无回,但我仍带着全家老小前去,并自书墓志,义无反顾,终被缢杀,时年77岁。嗣曹王李皋及三军将士皆为吾痛哭,追赠司徒,谥号“文忠”。

九泉之下,我知道苏轼对我作过如下评价:“诗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韩退之,画至于吴道子,书至于颜鲁公,而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尽矣。”(《东坡题跋》)他又说:“古之论书者兼论其生平。苟非其人,虽工不贵也。”

最后:我的作品到日本展出后结果如何,是否安然回归故土,请各位及时通告我,在下先谢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