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健康养生】病从脚下起?专家的几个小方法让你护住健康

 陈海燕jxs1nd94 2019-01-19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社主办《中医健康养生》杂志   记者:王志翔
受访专家: 王海龙   北京按摩医院   副主任医师


俗话说,病从脚下起,寒从足底生。脚是离心脏最远的部位,因受寒邪刺激,脚部血管收缩,血液运行发生障碍,容易引发多种疾病。冬季,应如何保护双足健康,培育人体健康之“根”呢?

中医认为,足部是足三阴经与足三阳经交汇转接之处,而足之三阴,由足走向腹部和胸部,足之三阳从头走足。所以,足部就成为了阴阳气血转化运行之要冲。


北京按摩医院副主任医师王海龙说,足部有60多个重要穴位,其中太冲穴、涌泉穴、公孙穴、太溪穴、昆仑穴等在临床运用广泛、疗效显著,是日常养生保健的要穴。

冬季足浴,保暖又解乏


寒为六淫之首,易致气血运行不畅,尤其以人体下部为主。王海龙说:“足喜暖恶寒。当寒邪侵犯足部,会造成血管收缩、血液流动缓慢,进而影响到全身的血液循环。周身的代谢过程,全赖血液循环,长时间足部受寒,不但会影响足部本身,造成冷痛、行走不适、易疲乏,还会影响到全身的代谢过程,成为多种综合性疾病诱发因素,如血压升高、糖尿病足病、下肢静脉曲张等。”


因此,冬季应注意保护双足,避免阴寒伤阳导致血液循环不畅给健康带来损害。

如何选择泡脚药材?


泡脚时,如果能够配备一些中药,效果会更佳。王海龙推荐了以下药物。


艾叶

将20~30克艾叶水煎3~5分钟,加入1~2克食盐,调成适温适量的泡脚水使用。艾叶温经效用显著,活血祛寒。尤其对女性宫寒、经行腹痛、下肢冷痛者效果颇佳。


生姜

先将20~30克生姜水煎3~5分钟,然后加入1~2克食盐,调成适量适温的泡脚水使用。生姜具有利水、温阳、健脾、和胃的作用。对于畏寒肢冷、偶有足胫水肿或脾胃不和者最佳。


红花

将10~20克红花水煎3~5分钟,加入1~2克食盐,调成适温适量泡脚水使用。红花活血化瘀,对于寒凝血滞、下肢冷痛、肌肉僵硬者效果显著。

6种足部保健手法


推揉胫前法


用掌根自外膝眼至足背做直推法3~5遍,然后用拇指按揉胫前肌,自膝下至踝横纹,往返3~5分钟,以足三里穴、丰隆穴、解溪穴为主操作穴位。


拿揉腓肠肌法


双手自上而下反复提拿揉动小腿腓肠肌3~5分钟,使小腿部有明显温热感为佳。


抱揉全足法


双手抱持全足,自足跟至足趾反复揉搓3~5分钟,至足部有温热感为佳。


推涌泉法


双手拇指着力,自足跟向足掌,经涌泉穴,在足底中线上作直推法5~7遍,以酸胀感为宜。涌泉穴是足少阴肾经的常用腧穴之一。


按揉太冲穴、公孙穴法


在太冲穴、公孙穴上作拇指按揉各约1分钟。


捻揉跟腱法


拇指与食指、中指相对,自上而下捏捻揉动跟腱两侧1~3分钟,以太溪穴、昆仑穴为重点操作。


以上手法均有疏通足部及下肢经脉、促进气血运行、调整肌肉软组织张力、改善代谢的综合作用。如患者有高血压病、心脏病、糖尿病、静脉曲张、痛风、足跟骨刺及下肢软组织损伤时,请在医生指导下操作。

泡脚时可以加盐么?


加入适量食盐,有引药入经作用,并益于足部皮肤,在泡脚方中普遍使用。


泡脚时间控制在30分钟左右,水温要保持在38~43摄氏度,身体微汗为佳。


“泡脚是中医治病保健的重要手段之一,患者如能在专业中医医师四诊辨证下处方用药,可更具针对性。”王海龙说。


编辑:董俊彤


中国中医

微信号:satcm0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