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种来源】 本品为百合科多年生常绿藤本植物光叶拔葜(Smilax glbra Roxb.) 的块茎。又称红土茯苓。长江流域南部各省均有分布。全年可采,以秋末冬初采收较好。除去残茎和须根,晒干;新鲜时切成药片,晒干,生用。 【性味归经】 甘、淡,平。归肝、胃经。 【功效】 解毒除湿,通利关节。 【主治】 - 用于杨梅毒疮,肢体拘挛。本品甘淡,解毒利湿,又能通利关节,解汞毒,故对梅毒或因梅毒服汞剂中毒而致肢体拘挛者,功效尤佳,为治梅毒的要药。可单用本品500g,水煎去渣,加入白糖,30g,煎成浓煎液,每日2次,每次1~2汤匙;也可以本品与金银花、白鲜皮、威灵仙、甘草同用。
- 用于淋浊、带下,湿热疮毒。本品甘淡,解毒利湿,故可用于湿热引起的热淋、带下、疮毒等症。用治热淋,常与木通、匾蓄、蒲公英、车前子同用;用治湿热疮毒,阴痒带下,常与苍术、黄柏、苦参等药同用。又本品配生地、赤芍、地肤子、白鲜皮、茵陈等同用,用治牛皮癣湿热型有效。
- 此外,近年单用本品或与鱼腥草、夏枯草、海金砂、车前子、大青叶、贯众、马蓝同用,预防钩端螺旋体病;或以本品配甘草、青蒿、地榆、白茅根等,水煎服,治疗钩端螺旋体病,均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文献别录】 - 《本草钢目》:「健脾胃,强筋骨,去风湿,利关节,止泄泻,治拘挛骨痛,恶疮痈肿,解汞粉银朱毒。」
- 《本草备要》:「治杨梅疮毒,瘰疬疮肿。」
【用法用量】 煎服,15~60g。 本草汇言《得配本草》:忌铁器、发物及牛羊鸡鹅鱼肉、烧酒、法面、房劳。 甘、淡,入足阳明、厥阴经气分。理浊分清。祛风除湿。专疗恶疮痈肿。解汞粉、银朱毒。恶疮,即杨梅毒疮。 《本草分经》:甘、淡,平。去阳明湿热以利筋骨,利小便,止泄泻。治杨梅疮毒。误服轻粉成疾者,服此能去轻粉之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