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诗闲读:“身病不能拜,泪下如迸泉”

 三个小布丁 2020-10-30

今天接着读杜甫的诗。

之前我们读过杜甫的一首诗,叫《旅夜抒怀》,其中有句子:“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这首诗写于765年五月杜甫从成都乘舟东下的旅途之中。这次旅程的终点,杜甫当然想的是自己洛阳的老家,但是到处都在打仗,他并不知道自己最终能走到哪里,就像一只飞翔的沙鸥,茫茫不知所终。

(杜甫像)

实际上,杜甫的东下之行漫漫遨游,走走停停,五月从成都出发之后,经嘉州(现在的四川乐山),戎州(四川宜宾)、渝州(重庆)至达忠州(四川忠县),六月走到忠县时,因为身体生病,在忠州江边的龙兴寺里住了两个月,直到九月,他到了夔州以西的云安县(四川云阳)实在走不动了,因为一路上长期在水上漂泊,感受湿气,肺病和风痹一齐发作,又加上时节已至秋末,天气转寒,痛苦不堪的老杜走不动了,他需要休养。

云安的县令姓严(诗中称严明府),严县令把杜甫安置在自家的水阁里。这个水阁面临大江,背负高山,杜甫就整日躺在床上,一边望着江上往来的船只与江畔的行人,一边将养着自己的身体,如老病的沙鸥暂梄寒枝。

(云安水阁)

我们看,老杜已经这样了,家没有家,自己借助在别人的水阁,一身疾病,他眼中所见是什么呢?是负盐(云安产盐)出井的女子与撑船谋生的男丁(“负盐出井此溪女,打鼓发船何郡郎?”)他关心的是山里居住的人,会不会受到野兽的伤害(人虎相伴居,相伤终两存)……总之,他关心的从来都是家国民生。

(杜甫在三峡的生活)

在中国的儒家文化体系中有一个重要概念叫“慎独”,慎独讲的是个人道德水平的修养,是个人风范的最高境界。“慎独”语出《中庸》:“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东汉郑玄注《中庸》“慎独”时说:“慎其家居之所为。”现在人们一般理解为“在独处无人注意时,自己的行为也要谨慎不苟”,很显然,一个人在公共场合不做坏事相对比较容易,而在独处时也能一样不做违反道德准则的事,则需要有很高的道德修养。老杜于病老穷途之中,身居江岸之阁,世人不知之处,孤单的他心里想的是什么,我们无法知道,但从他的诗中,却真正见到了一位足以称得上伟大的诗人,他病重不能行,诗中所记如:“蜀麻久不来,吴盐拥荆门,西南失大将,商旅自星奔。”(《客居》)“我虽消渴甚,敢忘帝力勤。尚思未朽骨,复睹耕桑民”(《别蔡十四著作》)。一边“纪蜀事,痛世乱”一边“触目感伤,志在稷契”。你看,老杜总是这样。我们今天就再读一首他在云安病中写的诗《杜鹃》,全诗如下:

西川有杜鹃,东川无杜鹃。

涪万无杜鹃,云安有杜鹃。

我昔游锦城,结庐锦水边。

有竹一顷馀,乔木上参天。

杜鹃暮春至,哀哀叫其间。

我见常再拜,重是古帝魂。

生子百鸟巢,百鸟不敢嗔。

仍为喂其子,礼若奉至尊。

鸿雁及羔羊,有礼太古前。

行飞与跪乳,识序如知恩。

圣贤古法则,付与后世传。

君看禽鸟情,犹解事杜鹃。

今忽暮春间,值我病经年。

身病不能拜,泪下如迸泉。

诗名就叫《杜鹃》,指的是暮春时节催种的杜鹃鸟。关于杜鹃鸟,可以多说两句,便于理解诗意。一般我们说的杜鹃是杜鹃科鸟类的通称,主要是大杜鹃、三声杜鹃和四声杜鹃。有三分之一的杜鹃有巢寄生现象(它自己不垒巢,把它自己下的蛋,衔放到别的鸟巢里让别的鸟代为孵化),它属于林业益鸟。

(四声杜鹃)

杜鹃鸟有个重要的传说:传说在周朝末期,蜀王杜宇称帝,号望帝。当时有个死而复生的人鳖灵当了宰相,这时蜀地洪水为灾,民不聊生,鳖灵引人凿巫山,开三峡,除了水患。望帝杜宇见他功高,于是便把帝位让给了鳖灵,自己隐居于西山中。杜宇生前一心在民,死后仍不改其本性,化为杜鹃鸟(其中一种“四声杜鹃”也叫布谷鸟),每到春天,总要不停地啼叫“布谷布谷、快快布谷”,用以提醒人们及时播种。这个时候,也正是杜鹃花开放之时,古时候的人见杜鹃鸟嘴上有一块红斑,于是认为是因为苦苦啼叫而流出的鲜血,甚至认为杜鹃花的红色是杜鹃啼血染成(李商隐诗《锦瑟》里有“望帝春心托杜鹃”的句子,就是这个典故)

(杜鹃花开)

“西川有杜鹃,东川无杜鹃。涪万无杜鹃,云安有杜鹃。”按照一般意义的诗的标准,这样的开头,实在让人意外,甚至有人认为这简直是重复,这个问题以前讨论过(见读李商隐《夜雨寄北》),这里再汇总说一下:鲁迅的文章《秋夜》开头一段“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看似也无理,但读来却另有韵味,其实,在古诗词里,有很多这样的经典例子,比如汉乐府《白头吟》“郭东亦有樵,郭西亦有樵。”重复吗,读来只觉场景满满,并不觉得重复。再比如同样的乐府诗《江南词》里有:“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觉得重复吗,并不,贵在传达诗意准确,营造出意境。杜甫这里开篇的四个杜鹃基本也是如此,他在西川听到杜鹃声,东川没有听到,而在涪、万之间也没有听到杜鹃,到了云安又听到杜鹃,东川、涪万真的没有杜鹃吗,不是,是没有听到。杜甫这四句,既说了自己的行踪,又以满纸的杜鹃,营造出对杜鹃的深切关心之境。

“我昔游锦城,结庐锦水边。有竹一顷馀,乔木上参天。杜鹃暮春至,哀哀叫其间。我见常再拜,重是古帝魂。”为什么这样关心杜鹃呢,过去我在成都时,在锦江边上结草庐,有一顷多的竹林,乔木高耸参天。每年暮春时节,都会有杜鹃鸟飞来,一声声叫着,我只要见到这些杜鹃鸟,经常要一拜再拜,为什么呢?我看重的不是寻常的鸟儿,而是它是蜀帝的魂魄所化啊!

“生子百鸟巢,百鸟不敢嗔。仍为喂其子,礼若奉至尊。”(杜鹃鸟)把蛋生在百鸟的巢里,百鸟都不敢生气,仍然替他孵化喂养,礼节就像是对待至尊王上一样。现代生物学已经认定,杜鹃鸟非常聪明,它们选择把蛋放在跟自己的蛋十分相像的鸟的(比如大苇莺、灰喜鹊、黑卷尾、黑喉石鹃)巢里,其他鸟并不能辨认,所以一起孵化喂养。古人经过传说之后,好像百鸟待杜鹃,就像对待自己的王一样。

(雁阵)

“鸿雁及羔羊,有礼太古前。行飞与跪乳,识序如知恩。”天上飞的鸿雁,地上走的羔羊,他们在太古之前就有自己的礼节。鸿雁在长途飞行时,总是排成有序的阵列,而羊羔食奶,总是跪在地上吃,它们知道礼节和顺序,是因为它们知道感恩啊。

(羊羔跪乳)

“圣贤古法则,付与后世传。君看禽鸟情,犹解事杜鹃。”古代圣贤们传下来的各种法则都流传了下来。古代君臣之礼也世传已久,知道了就算是禽乌这些微小的生物亦尊王事亲的道理,就明白为什么要尊敬杜鹃鸟了。

“今忽暮春间,值我病经年。身病不能拜,泪下如迸泉。”现在忽忽然就又到了暮春之际,恰好我正在经年疾病之中,身体有病不能参拜杜鹃,只好痛哭流泪。比较一下,李白的《寄东鲁二稚子》中有“娇女字平阳,折花倚桃边。折花不见我,泪下如流泉。”李白的“流”,女儿见不到自己的父亲,只好默默的流泪,是准确的。杜甫干脆是“迸泉”是喷涌的泉水,感情更加强烈,更加抑制不住。

(衰年的杜甫)

我们说,杜甫是高尚的人,他是严格“慎独”的人,一个人,年迈,病重,他乡,甚至衣食不继,但杜鹃鸟的叫声就能唤起杜甫如此的情怀,他过去总是要一拜再拜,现在因为有病不能起身来拜,痛苦的流下泪来,这该是怎样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