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纪实(1967年展言) | 约翰·萨考斯基

 如歌行板11 2019-01-22

《新纪实》展览开幕式,1967年2月27日




新纪实_展览前言

约翰·萨考斯基 | 文

李鑫 | 译


当上一辈摄影师刚被冠以纪实摄影师之称时,其中多数人的照片服务于社会。他们以针砭时弊为己任,并劝说志友付诸行动,将其改正。


过去十年间,新一代摄影师将记录的方式用于更个人的目的。他们以洞悉生活为志向,而非变革生活。他们的作品与怜悯社会弊端与脆弱的情感背道而驰。尽管世界可怖,但他们热爱真实的世界,并将之当作所有奇迹、魅力与价值的源泉——其不合理之处同样珍贵。

 

本次展览展示了新一代摄影师中三位摄影师的部分作品。将三人联系在一起的不是风格或情感:每一位都对摄影的使用、世界的意义有着独特且个人的感受。三者的共同之处,即相信公共场所值得再三观看,而且,勇于直面它。


戴安·阿勃丝的肖像照说明了所有人——我们之中最平凡、最怪异之人——都受到了密切地关注。其诚实的视觉仅属于真正慷慨者的馈赠。


李·弗里德兰德站在远离其主题的情感充沛的位置,用准确而优雅的隐喻重建我们的世界,将人们置于他们最珍视的环境中:房屋、办公室、商店以及广场。


加里·温诺格兰德的笑话,犹如拉伯雷的讽刺小说,诙谐、严肃,最恰当的描述:粗鄙。他对生活的体悟远胜其对艺术的尊重,所以,他足以胜任时代所托付的喜剧任务。


三位摄影更希望他们的照片代表了生活,而不是艺术。这一想法不太可能实现,毕竟,照片仅仅是照片。不过,这些照片很可能会改变我们对生活的理解。

 

1967年




新纪实,1967年






































 

2018年推文合集

2017年推文合集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给眼球世代的观看指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