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白血病研究历史

 秋水共蓝天 2019-01-23

白血病这个极大威胁人类生命的疾病,在19世纪才被命名,人类究竟何时开始患此病?西医没有记载,中国古代称“血症”。从进化医学的角度分析病因,它应该是一个古老的疾病,在石器时代人类就开始患白血病,只是患病率很低,也没有治疗方法。

1845年3月19日,苏格兰医生贝内特描述了一个不同寻常的病例:一名29岁的铺路工起初感到特别劳累,后来发现腹部左侧有一个肿瘤,逐渐增大,出现发热、阵发性出血、腹痛等症状。贝内特给患者采取了当时常用的放血治疗,无济于事。几周后患者死亡,尸检时他发现血液中充满了脓液,对尸体组织和器官进行排查,没有发现感染病灶,血液看似是自己败坏化脓的,他将这个病例确定为“血液化脓”。

这件事过后四个月,德国研究者魏尔啸独立发表一篇病例报告,其内容与贝内特的病例相似:一位55岁的厨师,其脾脏中形成了浆状黏稠物,尸检时无须借助显微镜就能分辨出在红细胞上面浮着浓稠的白细胞。魏尔啸不相信贝内特的理论,认为血液不会无缘无故化脓,但他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脾脏会增大?为什么身体没有任何伤口或化脓处?他思考是不是血液本身出了问题,为这种病取了名字叫“白血病”。

从此有不少研究者对白血病从分布与发病率、病因学、流行病学、临床表现与病理学等方面进行研究,将白血病分为四种:一是急性髓性白血病,是白血病的主要形式,平均发病年龄在40岁左右,婴幼儿和20多岁的年轻人也有发生;二是慢性髓性白血病,被认为是一种“成人”白血病,发病年龄范围为30-50岁;三是急性原始淋巴细胞白血病,常被称为“儿童白血病”;四是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病人年龄都较大。

目前医学对白血病的病因尚不清楚,但对其结果有如下描述:在患白血病时,正常的血细胞生成过程被打破,白细胞在骨髓中大量异常复制,形成无功能、未分化的原始细胞,或者发育不良的劣质白细胞,进入血液和淋巴系统,侵润重要脏器和腺体,从而造成这些器官肿大或功能异常。同时,由于骨髓受到严重损害,不能继续制造足够的红细胞和血小板,结果,整个血细胞群的平衡遭到严重破坏,机体的防御机制失效。

但是从人体的平衡机制看是没有无缘无故的产生疾病,都是因果导致,不良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以及对抗的结果,要尊重自然规律,切勿妄想改变自然规律,控制自然规则,只要顺应即可,听懂身体的语言,改变错误的行为习惯,停止对身体的伤害即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