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战后一分为二的德国为何能快速崛起,没有马歇尔计划照样是强国

 q1338 2019-01-23
二战后一分为二的德国为何能快速崛起,没有马歇尔计划照样是强国

二战后,德国作为战败国经济面临着严重的衰败局面,而且美苏冷战使德国分裂为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两个国家。尽管如此,战后的联邦德国仍然取得了高速经济发展。战后德国的崛起令世人瞩目!本文将对这一现象及其出现的原因做一个简要的分析。

二战后联邦德国崛起原因

二战后一分为二的德国为何能快速崛起,没有马歇尔计划照样是强国

二战后,世界处于暂时的和平时期,相对安定的国际环境让各国的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特别是联邦德国,被认为是“经济发展的优等生”,它在经济发展中取得了被称为“奇迹”的巨大成功。联邦德国的成功,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二战后联邦德国的崛起

战后初期的德国,一千多万人流离失所,无家可归,国民财富的一半以上毁于战火,基础设施几乎瘫痪,物资奇缺,黑市横行,价格飞涨,民不聊生,经济完全崩溃,政治影响完全丧失。

1949 年9 月建立的以阿登纳为总理的联邦政府,在全国人民同心协力下,联邦德国的国民经济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50 年代是西方通常誉之为联邦德国的“经济奇迹”时期。这10 年中工业生产的年平均增长率高达11.4%,工业总产值从487 亿马克增加到1.647 亿马克,增长了2.4 倍。同时期国民生产总值也从233 亿美元增加到726亿美元,增长2.1 倍。60 年代这10 年中工业生产的年平均增长率仍有5.8%,工业总产值增长了1.2 倍,国民生产总值以美元计增长1.6倍。其时,联邦德国按人口平均的国民收入为4,978 美元,相当于美国的87.9%。在资本主义大国中仅次于美国而居第二。联邦德国还有一个世界上花费最大、设计得很周详的社会保障计划,1977 至1978年度全年社会福利金额总计达3,000 亿马克(约合1,250 亿美元),即平均每个居民享用社会福利金2,015 美元。

二、崛起原因

联邦德国经济之所以能迅速复兴,有多方面的因素和条件。

(一)良好的经济基础

二战后一分为二的德国为何能快速崛起,没有马歇尔计划照样是强国

战前,德国在资本主义世界中就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战争期间,德国的工业又有扩展。估计集中战前全国股份公司的72.6%,股份资本的79.8%。据粗略估算,整个西德地区由战争导致的工业生产能力的减缩只在10%左右。德国原有科技文化水平较高,战后初期西部又从东部接纳了近千万难民。这支由科学家、工程技术人员和廉价的熟练工人所组成的庞大建设大军,为联邦德国经济复兴提供了宝贵的技术和人力基础。

(二)国民经济的非军事化

二战后一分为二的德国为何能快速崛起,没有马歇尔计划照样是强国

根据雅尔塔会议确定的原则,战后德国实行非军事化。非军事化立国的战后政策,使联邦德国可以集中有限的财力物力从事经济建设,不必为战后东西方对抗局势背上沉重的军备竞赛的包袱。

(三)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援助。

联邦德国经济在恢复过程中,一度原料和资金十分缺乏,但美国在战后最初3 年对德20 亿美元的援助,缓解了联邦德国这方面的危机。1947 年下半年,美国制订了《马歇尔计划》,从1948 年到1951 年期间,联邦德国依据《马歇尔计划》等

共获得36.5 亿美元援助。其后,从50 年代中期起,美国私人资本大规模涌入联邦德国。1957 年美国对联邦德国私人直接投资5.8 亿美元,到1969 年猛增到42.8 亿美元,年平均增长率为18.1%。几十亿美国资本对联邦德国工业加速现代化无疑起了促进作用。

(四)富有活力的企业经营管理方法

德国在二战后恢复经济的过程中所关注的焦点就是质量管理。它们在引进技术的同时,也引进了有效的管理。德国在管理上做到了管理组织的高效化、管理人员的专业化、管理方法的科学化。值得一提的是德国推行的工人参与管理制度化。实践证明工人参与企业的管理,是一种十分有效的调节生产关系机制。它在塑造新型劳资关系、调动工人积极性和创造性、使经济生活更加民主化、人道化、改善企业的生存和竞争环境方面,发挥了公认的积极作用。

(五)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联邦德国政府通过有效的宏观管理,并强调经济按市场规律运转,这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它实行税制改革,鼓励人们奋发图强的创业精神;实行奖励投资、支持出口的政策,刺激人们扩大生产;推行劳资共同决定制度,吸收工人参与企业管理,协调劳资关系,改善和提高企业经营和管理水平。

(六)推行法治

从1949 年到1982 年德国共制定经济法2000 多件,占同期全部制定法的70%以上。这一时期的主要立法是1957 年7 月颁布的《反对限制竞争法》(亦称《卡特尔法》),1966 年至80 年代初,这一时期的主要立法是1967 年6 月颁布的《促进经济稳定与增长法》(简称《稳定法》)。在这以后,随着经济状况的变化又执行有限调节的政策。

(七)对教育的重视

二战后,德国对教育这一特殊“生产”领域备受重视。德国崇尚“实用”和“功利”的观念,把人才培养直接地、明确地同新技术革命形势下本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结合起来。1950 年联邦德国的在校大学生为10 万人,到1970 年增加到41 万人。此外,还非常重视职工的业余教育,由于教育和训练,联邦德国就业的劳动者的科学知识和技术水平普遍提高,极大地促进了联邦德国经济的腾飞。

(八)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开始。

二战后,法德两国的发展走上了“欧洲自主”的发展道路。1951 年4 月,以法国、联邦德国(西德)为代表欧洲六国正式签订《煤钢联营集团条约》。1958 年,六国又组成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日益走向联合的欧洲成为独立于美苏的重要力量,推动了法德关系的改善和德国经济的发展。

二战后一分为二的德国为何能快速崛起,没有马歇尔计划照样是强国

综上所述,联邦德国在各种天时地利人和的情况下,又长期军费负担极轻,工人工资较低等,无疑极大的促进了经济复兴和工业的迅猛起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