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也探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问题

 datiekangning 2019-01-24

科学至关重要,因为我们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科学。但是,什么是科学,什么是非科学,至今仍众说纷纭。比如,中医与科学的关系已有百年的争议历史[1]。近年来,现代医学是不是科学也成为争论问题[2-3]。因此,什么是科学?科学与非科学之间有没有严格的界限?如果有,这个界限是什么?如果没有,原因是什么?这些都成为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认为解决这些问题不能拘泥于书本定义、概念或逻辑思辨,而要从科学知识的具体的产生过程去理解和判断。

 

根据目前的科学定义不能划定科学与非科学的界限

区分科学与非科学,一般依赖科学的定义,可是至今没有统一的科学定义。比如,《辞海》(1999年版)认为科学是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的规律的知识体系。百度百科认为科学是将各种知识通过细化分类研究,形成逐渐完整的知识体系。而维基百科认为科学是通过经验实证的方法,对现象进行归因的学科。不同的定义反映出人们对科学的认识存在各种偏差,但是这种不一致会模糊我们对科学与非科学的界限认识。

 

科学哲学对科学与非科学界限的认识

科学哲学是专门研究科学特征的一门学科,对什么是科学,什么不是科学,科学与非科学之间的界限是什么,科学哲学做了深入的研究。在科学哲学史上,划界问题曾是逻辑实证主义讨论的一个核心问题。逻辑实证主义提出可证实性原则是区分科学与非科学的标准[4]。但是,波普尔认为可证实性存在着一个很大的缺陷,就是它所使用的是归纳逻辑,而归纳逻辑具有不周全的特点,无论列举多少例子,都不能归纳和证明一个领域的全部。因此,波普尔提出了可证伪性标准来解决划界问题,也就是举反例否证,而不是一个个举例实证,以解决逻辑实证主义的缺陷。他认为一切知识、命题只有经得起证伪的才是科学的,否则就是非科学的[5]。但是证伪主义也存在很多问题,后来库恩提出有无范式是区分科学与非科学的标准。所谓范式,即某一科学共同体成员共有的一整套标准和规定。因此,库恩将划界标准放在常规研究或常规科学一边[6]。但是,费耶阿本德认为科学与非科学的分离是人为的,科学与非科学之间没有一条绝对的界线,而且科学与非科学的区分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7]。后来的罗蒂,作为后现代科学哲学的集大成者,也重申了划界问题的消逝,认为科学与非科学之间的本质区别将不再存在[8]

 

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要依赖科学实验而不是概念思辨

科学哲学对科学与非科学的界限争议具有百年历史,最后科学哲学认为科学与非科学之间没有区别,该判断显然违背常识,但是,科学哲学不能划出科学与非科学的界限,不等于我们不需要这样的界限,而且,科学哲学不能解决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问题,不等于没有其他方法可以解决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问题。科学哲学的研究方法一般基于概念、思辨和逻辑等,然而,大约400年前,伽利略和培根就发现没有实验,只靠概念、思辨和逻辑是不能求得进一步的真知,只有思辨加实验才可能不断接近真知,才可能不断地接近事物的真实状态,这标志着科学的诞生,也标志着科学从非科学中分离[9]。也正是概念、思辨、逻辑加实验,才终止了千百年来无休止的争论,才使我们超越了思辨的死循环和普通的经验层次的认识,走上了不断接近真理的大道。科学哲学对科学与非科学的争论,似乎又重蹈了前辙。也就是说,科学与非科学的界限不是由科学哲学的概念、思辨、逻辑和经验等方法来决定,而是由一个个具体的实验来决定,因此单独靠科学哲学的思辨和一般经验不能给出科学与非科学的界限。这个事实再次启示我们,科学只能是老老实实的以实验为基础的学问,任何企图跨越实验,仅仅依赖所谓概念、逻辑、思辨和经验,既不能产生真知和科学,也不可能区分科学与非科学。

 

科学知识只是相对为真的知识

真理一直是人类的追求目标,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识或想法,谁的认识最符合客观事实,只有靠科学实验来检验和比较。因此,科学的诞生和发展总是在比较中产生和发展的,而科学实验检验的核心就是比较,没有比较不可能产生相对为真的知识,没有不断的比较,就没办法产生越来越真的科学知识。但是,需要强调的是即使经过严格检验的科学理论也不能说是绝对的真理,这是由于科学实验检验必须有个比较对象,但是比较对象是否为真,多大程度为真也是一个未知数,一般情况下,我们在选择对照时,都是按照我们日常经验来决定,在此基础上开始比较研究,来获得比经验更真实的知识。需要强调的是,科学实验检验不只是检验真和假的问题,更多地检验更真的问题。特别在医学领域,更真、更可靠和更有效的科学检验更被重视。另外,不单是科学实验,即使在建立科学理论时,也不得不首先假设什么是真的,而后在此基础上进行推理和解释其它什么可能也是真的。比较典型的例子有很多,比如牛顿首先从经验出发认为时间和空间是绝对的真实,而后提出万有引力学说,但是,爱因斯坦认为光速不变是绝对的真实,而后提出相对论学说。如果这些科学理论所假设的经验基础不是绝对真实的话,该理论的就必然不是绝对的真理,而事实是当实验证实爱因斯坦相对论的一些预测之后,牛顿的以绝对时空观为基础的万有引力学说就受到质疑[10,11]。所以,科学知识只是相对的真知,而不是绝对的真理,人类所能做的只能是依靠不断改进科学检验方法来获得越来越真的知识,而不可能获得绝对的真理。

 

医学中科学与非科学争议原因分析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得出科学不是绝对的真理,当然科学也绝对不是未经科学实验检验的经验知识,科学只是通过实验检验而获得比逻辑思辨或一般经验知识更接近客观真实的知识。因此,如果将科学理解为绝对的真理,那么必然得出很多有争议的话题,比如现代医学是不是科学的争议。退一步,如果明白科学只是相对为真的知识,而且是比一般经验更接近客观真实的知识,也明白现代医学确实是经过科学实验检验并超越普通经验的知识,就不会认为现代医学不是科学。中医是有着千百年临床经验的经验医学,但是这些临床经验由于大部分没有进一步接受过严格的科学检验,也鲜有在这些经验基础上采用最新的科学检验方法发展出更可靠医学,因此,中医的科学性或可靠性总是受到质疑。一般情况下,经验医学(包括中医)对疾病的治疗通常都是建立在一个个病例之上,患者来就诊,医生给出药方,一部分患者服用药方后,患者确实康复了,因此医生和患者都得出药物有效的结论。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里采用的是患者患病前后的比较,而这种比较没有排除患者疾病可能存在自愈的情况,因为我们知道临床很多疾病即使什么治疗措施都不给,也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可以自愈。因此,为了进一步获得更加真实的科学结论,我们需要更改科学检验的方法,现代医学常用的另一种比较方法是药物组和安慰剂组的比较,如果药物组的患者康复率比安慰剂组有明显的提高,则认为药物有效,否则,则认为无效。因此,经验医学(包括中医)想要改变目前总被人质疑的状况,唯有改进科学实验检验方法,提高自身的可信度或科学性。

 

小结

为了理解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问题,本文回顾了科学的产生过程,认为单独从科学定义、概念、逻辑等思辨方法出发不能解决科学与非科学的界限问题,科学与非科学只能依赖科学实验来检验,但是,科学实验只能检验出相对为真的知识,而不能检验出绝对的科学真理,因此,不能认为经过科学检验的知识就是绝对真理,当然,也不能认为不经过科学检验的经验就是科学知识,而很多关于科学与非科学的争议恰恰源于这两个极端认识。正确理解科学的含义,可以帮助我们认清楚哪些知识是可靠的,哪些知识是不可靠的,哪些知识需要进一步科学检验,从而不受困惑于科学与非科学概念争议,同时也能指导我们开展新的科学研究。

 

 

参考文献

 

[1] 张功耀.告别中医中药[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6,4(8):14-17.

[2] 樊代明.医学与科学[J].医学争鸣, 2015,6(2):119.

[3] 樊代明.再论医学与科学[J]. 医学争鸣, 2015, 6(6):116.

[4] 林定夷.逻辑实证主义关于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理论[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4):11-16

[5] 黄勇. 逼近真理的证伪之路——波普尔猜想与反驳的科学发展模式[J].理论界    2011,455(8):89-93.

[6] 刘默.库恩对波普尔科学划界的批判是否成功[J]?自然辩证法通讯,2014,36(6):26-31.

[7] 张谨.费耶阿本德的科学观[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3,56(4):457-462.

[8] 刘开会.客观性还是一致性——谈罗蒂的真理观[J].兰州大学学报.2001,29(2):63-70.

[9] 沈健.从伽利略、笛卡尔到牛顿:新解近代科学革命[J].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1, 28(3):67-71.

[10] 阎康年.试论牛顿的科学思想及其评价问题[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0,6(5):56-63.      

[11] 李醒民.评爱因斯坦的科学观.自然辩证法研究[J].1986,2(4):16-2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