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哮喘病的中医药治疗

 知识传承永恒 2019-01-24

哮病:由宿痰伏肺,遇诱因引触,以致痰阻气道,气道挛急,肺失肃降,肺气上逆所致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

喘证:以呼吸困难,甚则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

现代医学的哮喘是支气管哮喘的简称。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气道慢性炎症性疾患。这种慢性炎症导致气道高反应性的产生,通常出现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并引起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凌晨发作、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缓解。

哮  病

发作期

冷哮

喉中哮鸣如水鸡声,呼吸急促,喘憋气逆,胸膈满闷如塞,咳不甚,痰少咯吐不爽,色白而多泡沫,口不渴或渴喜热饮,形寒怕冷,天冷或受寒易发,面色青晦,舌苔白滑,脉弦紧或浮紧。

   

治法:宣肺散寒 化痰平喘

   

方药:射干麻黄汤小青龙汤

   

仲景射干麻黄汤,细辛五味伴生姜,紫菀冬花大枣入,气逆痰鸣服之康。解表蠲饮小青龙,麻桂姜辛夏草从,芍药五味敛气阴,表寒内饮最有功。

热哮

喉中痰鸣如吼,喘而气粗息涌,胸高胁胀,咳呛阵作,咳痰色黄或白,黏浊稠厚,排吐不利,口苦,口渴喜饮,汗出,面赤,或有身热,甚至有好发于夏季者,舌苔黄腻,质红,脉滑数或弦滑。

   

治法:清热宣肺化痰定喘

   

方药:定喘汤

   

定喘白果与麻黄,款冬半夏白皮桑,苏子黄芩甘草杏,宣肺平喘效力彰。


寒包热哮

喉中哮鸣有声,胸膈烦闷,呼吸急促,喘咳气逆,咳痰不爽,痰黏色黄,或黄白相兼,烦躁,发热,恶寒,无汗,身痛,口干欲饮,大便偏干,舌苔白腻罩黄,舌尖边红,脉弦紧。

   

治法:解表散寒清化痰热

   

方药:小青龙加石膏汤

   

解表蠲饮小青龙,麻桂姜辛夏草从,芍药五味敛气阴,表寒内饮最有功。石膏汤用苓柏连,麻黄豆豉山栀全,清热解毒兼解表,早姜细茶一同煎


风痰哮

喉中痰涎壅盛,声如拽锯,喘急胸满,但坐不得卧,咳痰黏腻难出,或为白色泡沫痰液,起病多急,发前自觉鼻、咽、眼、耳发痒,喷嚏,鼻塞,流涕,胸部憋塞,随之迅即发作,舌苔厚浊,脉滑实。

   

治法:祛风涤痰降气平喘

   

方药:三子养亲汤加二陈汤

   

三子养亲祛痰方,芥苏莱菔共煎汤,大便实硬加熟蜜,冬寒更可加生姜。二陈汤用半夏陈,苓草梅姜一并存;理气祛痰兼燥湿,湿痰为患此方珍。(风哮:华盖散)

虚哮

喉中哮鸣如鼾,声低,气短息促,动则喘甚,发作频繁,甚则持续喘哮,口唇、爪甲青紫,咳痰无力,痰涎清稀或质黏起沫,口不渴或咽干口渴,形寒肢冷或烦热,舌质淡或偏红,或紫黯,脉沉细或细数。

   

治法:补肺纳肾 降气化痰

   

方药:平喘固本汤

   

平喘胡桃苏橘红,党参半夏坎脐冬,沉香五味磁虫草,肺肾双疗固本雄。

喘脱危证

哮病反复久发,喘息鼻扇,张口抬肩,气短息促,烦躁,昏蒙,面青,四肢厥冷,汗出如油,脉细数不清,或浮大无根,舌质青黯,苔腻或滑。

   

治法:补肺纳肾 扶正固脱

   

方药:回阳救急汤合生脉饮

   

熟附子9 干姜6 人参6 炙甘草6 炒白术9 肉桂3 陈皮6 五味子3 茯苓9 制半夏9//人参100 麦门冬200 五味子100

缓解期

肺脾气虚

气短声低,喉中时有轻度哮鸣,痰多质稀,色白,自汗,怕风,常易感冒,倦怠无力,食少便溏,舌质淡,苔白,脉细弱。

   

治法:健脾益气补土生金

   

方药:六君子汤

   

四君子汤中和义,人参苓术甘草比,更加半夏与陈皮,健脾燥湿六君子。

肺肾两虚

短气息促,动则为甚,吸气不利,咳痰质黏起沫,脑转耳鸣,腰酸腿软,心慌,不耐劳累。畏寒肢冷,面色苍白,舌苔淡白,质胖,脉沉细。

   

治法:补肺益肾

   

方药:生脉地黄汤金水六君煎

   

熟地15 山茱萸肉12 山药12 丹皮10 泽泻10 茯苓10 红参10 麦冬15 五味子10//当归6 熟地9~15 陈皮4.5 半夏6 茯苓6 炙甘草3 

喘  证

实    喘

风寒袭肺

喘息咳逆,呼吸急促,胸部胀闷,痰多稀薄而带泡沫,色白质黏,常有头痛,恶寒,或有发热,口不渴,无汗,苔薄白而滑,脉浮紧。

   

治法:宣肺散寒

   

方药:麻黄汤

   

麻黄汤中臣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汗解表宣肺气,伤寒表实无汗宜。

表寒肺热

喘逆上气,胸胀或痛,息粗,鼻扇,咳而不爽,吐痰稠粘,伴形寒,身热,烦闷,身痛,有汗或无汗,口渴,苔薄白或黄,舌红,脉浮数或滑。

   

治法:散寒泄热 宣肺平喘

   

方药:麻杏石甘汤

   

仲景麻杏石甘汤,辛凉宣肺清热良,邪热壅肺咳喘急,有汗无汗均可尝。

痰热郁肺

喘咳气涌,胸部胀痛,痰多质黏色黄,或夹有血色,胸中烦闷,身热,有汗,渴喜冷饮,面赤,尿赤,便秘,舌红,苔薄黄或腻,脉滑数

   

治法:清泄痰热

   

方药:桑白皮汤

   

桑白皮汤杏夏苏,芩连生姜栀贝母,火炎痰盛咳喘急,清泄痰热效可睹。

痰浊阻肺

喘而胸满闷塞,甚则胸盈仰息,咳嗽,痰多黏腻色白,咯吐不利,兼有呕恶,食少,口黏不渴,舌苔白腻,脉象滑或濡。

   

治法:化痰降逆

   

方药: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

   

三子养亲祛痰方,芥苏莱菔共煎汤,大便实硬加熟蜜,冬寒更可加生姜。二陈汤用半夏陈,苓草梅姜一并存;理气祛痰兼燥湿,湿痰为患此方珍。

肝气肝肺

每遇情志刺激而诱发,突然呼吸短促,息粗气憋,胸闷胸痛,咽中如窒,但喉中痰鸣不著。平素常多忧思抑郁,失眠,心悸。苔薄,脉弦。

   

治法:开郁降气平喘

   

方药:五磨饮子

   

四磨饮子七情侵,人参乌药及槟沉,去参加入木香枳,五磨饮子白酒斟。六磨汤内加大黄,气滞便秘亦能医。

虚    喘

肺气虚

喘促短气,气怯声低,喉有鼾声,咳声低弱,痰吐稀薄,自汗畏风,易于感冒,舌质淡红或有苔剥,脉软弱

   

治法:补肺益气养阴

   

方药:补肺汤合玉屏风散

   

补肺汤中人参芪,熟地五味紫桑皮,气虚劳嗽咳不止,固本益肺邪自去。玉屏组合少而精,芪术防风鼎足形,表虚汗多易感冒,固卫敛汗效特灵。

肾气虚

喘促日久,动则喘甚,气不得续,形瘦神惫,跗肿,汗出肢冷,面青唇紫,舌淡苔白或黑润,脉微细或沉弱;或见喘咳,面红烦躁,口咽干燥,足冷,汗出如油,舌红少津,脉细数。

   

治法:补肾纳气

   

方药:金匮肾气丸合参蛤散

   

肾气丸主肾阳虚,干地山药及山萸,少量桂附泽苓丹,水中生火在温煦。人参+蛤蚧:大补元气,补肺益肾,纳气定喘


正虚喘脱

喘逆剧甚,张口抬肩,鼻扇气促,端坐不能平卧,稍动则咳喘欲绝,心慌动悸,烦躁不安,面青唇紫,汗出如珠,肢冷,舌淡无华少苔,脉浮大无根,或见歇止,或模糊不清。

   

治法:扶阳固脱 镇摄肾气

   

方药:参附汤送服黑锡丹

   

参附汤是救急方,补气回阳效力彰,正气大亏阳暴脱,喘汗肢冷可煎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