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练拳十几年后,我终于体验到了动桩是什么感觉

 阿金大大 2019-01-25

桩分静桩,动桩,桩能提现在套路中我们称之为动桩,如何在套路中体现出桩的特点呢?我们可以从拳的虚实转换,动作发力,拳架的松沉中可以窥探一二

拿熟悉的太极来说,太极的起式,收式以及定势,就能体会到无极桩的妙用,起式体验身体缓缓下落带给脚跟的沉重感,这种沉重就是跟劲,定势也是如此,但定势更随意,在运动中的沉落,随着后坐圆档,力沉脚跟,上轻下实,松沉有度,太极的韵味才能表现的淋漓尽致!而收式有点不同,虽然也能感觉脚跟的厚重,但里面有上下的互挣力,这个力是由于气沉丹田带给地面的反作用力,所以站桩带给拳的沉,脚底生根是非常好处的!

以前私下跟好友交流说过“桩不等拳,拳要等桩”,啥意思呢?过去形意拳要先站三年桩之说,充分说明桩的重要性!拿我来说,我习练太极也十几年了,没有真正体会到松沉,打的拳发飘,发的力不整,站桩带给我最大的改变是操变为拳了!是命中注定要等站桩!而“桩不等拳”好理解,不管你会不会打拳,站桩都可以先行,把身体站出松透来,站出健康!为以后学拳,打拳打下好基础!而桩在套路中的发力更有说服力。接下来咱们唠唠它们之间的关系

太极拳的发力要提现松活弹抖,仔细想想也不是那么容易做到,而坚持站桩好像问题不是那么难了,举例说明一下,比较有特点的掩手肱拳,身备五张弓转胯蹬地弹出,这里面有个最关键的地方,大家容易忽视,就是发力时腰胯滞后,也就是胯不同步,转胯不灵,这时候我们想到三体式,三体式求整出功效果非常好,如果经常站三体式,能够初步达到手足相通,再打掩手肱拳你就会发现胯怎么会自己向前走了,这就是整劲的奥妙,也间接地栓释了五张弓的涵义!

我们再举一个例子,在太极散手套路中有个动作叫双合拿,这个动作如果会做话的确舒服,但对脊椎,腰胯要求很高,它要求肩胯相合,俗称龙虎大劲,如果我们经常站浑圆桩,并能够体会到换劲,筋骨之力,并且肩胯松的也比较好,那么做这个动作,不但能表现出发力的透,还能提现出换劲后带来的松!

所以一套拳能把桩的东西放进去确实效果不错,你打一遍要比得上平时的三遍,这叫事半功倍!如果用心去体会连续打,进步会更加神速!

动桩体现在拳中,不管入门不入门都可以去尝试,当然入门了,效果肯定是相当的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