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冯志强拳法”武学轨迹探秘

 至简的精品仓房 2019-01-26

【编者按】:今年是混元太极的创始人、太极拳一代宗师冯志强先生诞辰90周年,中国以及世界各地的混元太极拳弟子和拳友们都以不同的方式予以纪念和缅怀,宇清混元太极研究院院长张禹飞先生,亦以他自己特殊的方式纪念和缅怀恩师诞辰,就是将自己近年对恩师武学的研究成果奉献于众,以行动实践恩师的“混元太极,造福人类”的宏愿。时值金秋,恰逢第五届国际混元太极拳交流大会在京召开,禹飞先生先将研究论文提交于大会纪念册,承蒙垂青,刊载于斯。今我公众号征得先生同意,特将该文再次刊于此,以飨各位混元拳友。

                                                      2018年10月27日

【正文】:

大凡学术之人,都有自己的学术思想。而学术思想的积累过程,便会形成个人独特的学术轨迹。武学亦如此。但在旧中国,能够留下武学思想轨迹的武术家寥若晨星,究其原因大致有:一是文化水平所限;二是社会条件及生存条件所限;三是个人功夫及武学天赋所限。冯志强先生(以下简称冯师)能成为一代武学宗师、一门武术流派的创始人,其中亦有其内在原因和外在条件。本文欲就冯师的武学路径予以全面解析,以求对其武学思想做一个总体全面的把握,为后学提供一条修习混元的参考路径。回顾冯师之武学轨迹,是满足以上三个条件的。因此,他才从一个武者成为一代有武学造诣的大师、宗师。

笔者追随冯先生习武28(止于先生去世)对先生的武学路径和武学思想颇多感受和体验,主要原因除常随先生学习外,更受益于协助先生摄录教学视频、助先生撰写论文及编辑书刊、陪先生接待内外宾,遂有幸耳提面命于冯师的武学思想,今特将印迹于脑海、铭刻于心中、成型于理性、归纳于文字的冯师的武学智慧奉献于混元同道,以求共享之乐,不当之处,还望指正。

撰写一篇纪念冯师武学生涯及梳理其武学思想轨迹的念头,从先生仙逝起就不断萦绕于我的心头,如今先生离开我们已近六年,在这六年内,我时常呼唤着先生给自己力量和灵感来完成此一心愿。每次给师父的祭奠与默祷,都成为我与冯师的心灵沟通和交流,就如同他在眼前一样真切。每次练拳亦是如此。也许是师父的在天之灵有应,2015年的一个夜晚梦见了师父,他边教我练拳边说:禹飞,该写东西了。我猛然一惊醒了,黑乎乎的。我定了定神默祷说:师父您放心,我现在就去,您就放心吧!祷罢我泪流不止,遂翻身下床,到厨房开灯打提纲,时正夜半三点。我不清楚是否先生托梦,当时很快就打下了冯师武学轨迹论的底稿框架。也就是从那天起,我正式开始了冯师的武学思想和路径的专题研究。

一、冯志强先生的武学历程

冯师的武学历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少年习武期:少林及通背拳阶段

冯师出身于武术世家,耳濡目染,自幼便喜好舞枪弄棒、练习拳脚,八、九岁就随娘舅练少林拳及达摩易经筋,后经人介绍又随沧州韩晓峰先生练通背拳和铁砂掌。沧州是武术之乡,韩晓峰先生的通背功夫也属上乘,冯师天资聪颖、武学天赋极高,故上道很快,不久就大有长进,韩晓峰先生看在眼里、喜在心上,决心要培养他。后来因生计所迫,冯师于通背功夫中道而辍,离开了韩先生。据冯师说,他在少年时,铁砂掌功夫就可以开砖。

后冯师到京城谋生,经介绍认识了当时的京城名医、著名内家高人胡耀贞先生,胡先生儒雅俊逸、仙风道骨、祖传中医世家、集儒道佛武医于一身、拜师多位,故于武学有独到造诣,他曾先后投师于形意拳名家车子方、穆修易、彭庭俊、道家龙门派第十二代了空道长、五台山灵空禅师、太原崇善寺立宏和尚、子路太极传人袁秀臣、著名太极拳家张钦霖等先后17位名家高手,探究武学奥秘及人体科学之谜。(笔者在1995年随冯师参加人体科学院研讨会,提交的论文《太极拳术与人体科学》就是以胡老先生的学术为基础的。笔者的发言得到师姑胡丽娟女士的赞扬和首肯。此时冯师关于“混元”的武学思想已基本定型。)

第二阶段——青年习武期:形意及六合心意拳与道功阶段

此一时期,冯先生正值青春年少、风华正茂、活力四射,更兼通背功底扎实,在得遇胡公之后,便潜心于形意、六合心意与道功诸艺。据冯先生说,是胡老先生的一次功夫展示让他彻底折服于门下的。他说,有一天,胡公让几个弟子把他从座位上抬起来,结果弟子们根本抬不动,冯师很奇怪,就问老先生这是什么功夫,胡公说这叫“千斤坠”,是一种内功。至此,冯师才认识到了内功的威力,便老老实实地练起了六合心意内功和形意五行拳。据冯师说,那时候他一个三体式就要站二个小时以上,劈拳是每天一百个来回再外加一百个虎扑。所以,在后来的太极拳法中,我们能从多个拳式中见到劈拳与虎扑的拳法踪迹,便与此阶段冯师对形意五行拳所下的功夫有关。

在学习形意拳、功的过程中,胡老先生边教拳、边传授武学思想和功夫窍要,据冯先生说,当他的形意拳颇具火候后,胡老先生为了消除他年轻气盛、好勇斗狠的思想,特地带他进入了更高的一座功夫殿堂——道学之堂,把自己从佛、道两家学来的道功修为,融入到对冯先生的武功传授中,为冯师的武功修炼和武学思想打下了坚实的“道功”基础。多年后,冯师都非常感慨这件事,他说:是你胡师公把我领进“武道合一”的路上的,到这儿我才算真正领略到武功的真谛。不是你胡师公引领,现在我还是一介武夫,达不到“太极大道”的高度。你胡师公说:武功的最高境界是“一粒混元气”,所以你们一定要修炼这“一粒混元气”,否则别谈“功夫”。

在笔者随冯师习拳的28年中,也深深感受到他对“修炼”二字的准确把握和实践创新,他对“修炼”的理解是深深地融入到拳法实践中的,并且一直在向上攀登。故此,才有了他晚年对后学的“修炼守则”的训导与教诲,其实这也是他武学修为路径上的一个重要关口。可以说:是胡老先生的“武道医合一”思想,影响并造就了冯师的一生,“一粒混元气”的境界说则为冯师创立“混元太极拳”奠定了文化基础。而且,胡老先生的形意与道功的“混元”思想,一直影响着冯师的功夫修炼和理论进展。这可以从他拳学的第三阶段看出较为清晰的路径来。

第三阶段——壮年习武期:陈式太极拳阶段

1953年,首都武术社成立,太极拳一代宗师陈发科先生任社长、胡耀贞先生任副社长,二人的弟子们自然都成了该社的成员,并都在一起练拳学艺、相互切磋。这是冯先生武学道路上最重要的一次机遇和里程碑。冯师说:初与发科公相识是胡老先生引荐的,盖因胡老先生见冯先生武学天赋甚高且近痴迷,便有意提携他进一步深造,遂将冯师荐于好友陈发科学习太极拳。胡老先生深知发科公的功夫造诣,并感觉冯师的天资在太极拳上会有更大发展,而在当时最能代表中国太极功夫最高境界的当属发科公,胡老先生虽有子路太极、杨氏太极与宗岳太极之艺传于身,但于太极拳术并非专修,遂将冯师荐于发科公。

陈发科(18871957),字福生,河南温县陈家沟人,1928年应族侄陈照丕之邀进京教拳,时有京城几大门派武术家相聚,邀发科公试手较技,均败北而去,遂有若干人随其习太极拳直至首都武术社成立。尽管当时有人对陈家拳是否是太极拳以及太极拳是否源于陈家沟存在争议,但当时发科公以他一流的功夫和拳艺,在当时的京城武术界获得公认,时有京城武术家兼诗人杨敞写诗赞曰:“都门太极旧尊杨,迟缓柔和擅胜场。不意陈君标异帜,缠丝劲势特别强”。后来尽管陆续有名家来拜访试艺,均无胜绩。发科公就是这样一位太极高手。

冯师经胡公荐于发科公后,练功如鱼得水、越发起劲了。在与发科公学拳的过程中,冯师深深感到了太极拳学的难度,也感受到太极功夫的精深与博大。遂暂时放弃了形意拳的练习,转而专心致志学练陈式太极。但因其心意六合内功和形意五行拳功夫已经颇有成就,所以学起太极拳来也并不觉得太吃力,只是在武学上还要有个转化过程。首先要扭转拳法思想,由原来的直进直退、硬打硬进,向“以柔克刚”、“四两拨千斤”的境界转换,对一个武术上已学有所成的年轻人来说,不啻是一道沟壑,这个转变不是轻易能够完成的。在武学上,这叫做“换劲”。为此,冯师遵胡公教诲还是由内练起,把“三体式”改为“混元桩”。据冯师说,那时候常到龙潭湖公园练拳,一站就是几个小时,有时晚饭后也要去站站,有一次他正闭目静站时,微一睁眼,看见一只黄鼠狼蹲在他身边,他也不敢动,就是头皮有点紧,稍停顿后他闭眼收了功,黄鼠狼也走了。事后他去问胡公,先生告诉他,那黄鼠狼也是在修炼,蹲他身边是在采吸他的阳气。胡公建议他晚上不要在野外练功,要么只练拳别站桩。自此,冯师晚上一般就只练拳不站桩了。就这样,冯师在随发科公学艺过程中“拳功一体”地修炼,功力大长,也因此从功夫角度奠定了他以后的武学宗师地位。

除功力外,冯师还特别注意发科公的太极技艺,冯师常给我讲他与发科公习拳的小故事,听来引人入胜、饶有风趣,这也是导致我喜欢随冯师习拳的主要原因之一。如讲推手,冯师说,凡与发科公推手,只要一搭手,便觉得胃里好像有东西往上翻,浑身不自在不说,还伴有全身无力的呕吐感,若遭遇发放则更是惊心动魄,每被发放都是一脑子空白,发到任何地方脑袋里都是“嗡”的一声,冯师说发科公就如“天神”一般。故多年后,在日本太极拳界还真是将发科公誉为了“拳神”。据冯师讲,他的一位师兄一次与发科公搭手,被发科公弹抖出去后,在房子的前椽子头上挂了一下后摔下来,周围看的人都倒吸一口凉气,惊叹不已,可见当时发科公的功夫真是了得。冯师常对我说:我连你师爷功夫的百分之一都不到,这一生是赶不上了。我知道这是冯师的谦辞,但也折射出当时发科公的功夫的确是独步一时的。所以后来凡遇到发科公说手试艺,众弟子都面面相觑后退,惟因冯师年轻力壮,往往被发科公选作靶标,冯师只能硬着头皮上前“挨摔”,正因此故,“摔”出了冯师后来的一身武功。其实这就是太极拳的“喂劲”,如同其他拳术的“喂手”,饶是有惊无险,却也令人望而生畏。笔者追随冯师习拳,也经历过几次这样的惊心动魄之机,如90年代初,在天坛月季园被冯师用肩靠扔出三、四米远,当时在场的几位师兄弟唐跃新、吕宝春、小姜等虽在旁边看着都没看清楚是怎么摔出去的,而我的感觉则是脑子里“嗡”一下,身体水平躺着就被飞出去了。可见太极拳不是没有速度,而是有速度根本看不出来。再一次就是在录制陈式二路视频时给冯师做助手,在讲解“倒插”一招用法时,冯师一记肩靠撞在我胸口上,将我撞飞不说,还撞得我接连发出了“啊”~“啊”两声惨叫,这个“记录”被代善师兄保存在视频里,大家打开就可以看到。

第四阶段——混元太极创立期:武功集大成综合阶段(见后第二部分)

二、混元太极创立期:冯志强先生的武学思想与实践

经过前三个阶段的武学经历后,冯师的武学修为发生了质的飞跃,新的武学思想在他这里将产生突变的一跃。终于在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冯师积蓄已久的武学修为和理论实践凝结成一股武学能量在他身上迸发出来,形成了创立“混元太极”的动力动机。应该说,正是因为有前三个阶段对武学的量的积累,才产生了对“混元太极”认识的质的飞跃。创立“混元太极”的动力源就在通背、形意及六合心意内功和道功中。本章拟从这四个方面入手,梳理冯师的武学思想及其实践。在这里,有几个命题至关重要,如:①.在前三个阶段中,其前后始终一贯的武学思想有哪些?②.冯师为什么要集毕生武学修为创立“混元太极拳”?③.冯师最后形成的武学思想即“混元太极”的核心思想到底是什么?这三个问题应该是最有意义和最具武学价值的命题。换言之,解决了这三个问题就解决了“混元太极”的所有问题,解决不了这三个问题,“混元太极”就成了“混沌”太极。

1、少林及通背拳阶段的武学思想与实践

由于这三个时期冯师基本还是在学习和修炼中度过的,其武学思想基本沿袭了传统的武术思想,如:少林拳的“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的思想;通背拳手法的“直出直入、放长击远”、“松肩抖腕、冷弹脆快、出手如放箭”,身法的“大开大合”、“闪展腾挪”、“周身六合”、“内外相合”;步法的“形似寒鸡,胯似奔马”,功法上的“混元一气五行劲”等拳法、功法。理论上则遵循《通背拳谱》的:“精养灵根气养神,养功养道见天真,丹田练就长生宝,益寿延年不老身。”(这一歌诀,笔者自上世纪80年代起就一直能听到冯师经常在念叨。)《五行通背拳谱》“拆拳”歌诀中也有:“先师留下通臂掌,无影无形无柔刚,混元一气太极象,令敌无处测阴阳”。可以说,此阶段冯师是在有意无意中接受着“混元一气”的概念的。

在实践上,可以说通背拳的手法影响了冯师一生,如手型的奇拳(冯师叫它点拳,就是食指第二关节突出); 攒拳(即后来冯师最常用的中指第二关节突出的拳型);猿势掌(后来冯师名为(松腕)平掌);引手掌(冯师未名,但有时实践中用之。) 螺丝拳(冯师名为“螺旋拳”、“滑拳”)。通背拳的桩法为混元桩(后直接为冯师用于混元太极中)。这从今日流传的冯师诸多视频中均可见一斑。

从其经历上看,该阶段主要是给外形打基础,所以符合少林、通背拳的规矩与规范即是冯师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据冯师说,那时候他练的主要功夫是“铁砂掌”,因通背拳摔、拍、穿、劈、钻的五行掌,无一不是依靠“铁砂掌”的威力而实现的。在内功方面则主要是随娘舅所习的《少林达摩易经筋》。

2、形意及六合心意拳与道功阶段的武学思想与实践

该阶段因冯师主要是随胡耀贞老先生习拳法与内功,所习拳法主要是形意五行拳和少数几个十二形,主要精力则在六合心意内功及道功上,故形意拳是他修炼功夫的主要内容和目标,此时的实践主要有三体式、五行拳、六合心意内功、龙门派内丹功、五禽戏内养功等等。该阶段主要是打内功基础阶段,冯师说他那时练功很痴迷,每天练功时间都是半天,饭量奇高。三体式每天要站二个小时,再加上能吃能睡,所以功夫长进很快,尤其是内力,突飞猛进地增长。

此阶段他的武学思想主要接收于胡公所传形意拳理论和道家丹功学说。计有:形意五行四象(五行拳和四象功),六合心意丹田功(竖、搂、坐、闸、开、逞、养)。如在80年代初,上海陈研会编的(经过冯师审阅的)陈式太极拳教材里就有这样一段话:练拳之前先要“心定神宁,神宁心安,心安清静,清静无物,无物气行,气行绝象,绝象则觉明,觉明乃神(即意)气相通,万象归根,合成一气”。这段话(引号内)即《守洞尘技》(即形意拳谱)拳谱上的话,全盘照搬到太极拳的修炼中来的。这是冯师练过的功夫,所以他很自然就把它们融进了太极拳中,为混元太极拳的创立奠定了另一个内功基础。

此外,山西六合心意拳练气诸法如引气法、用气法、周天法、得真法、内外相见合一法、内功运气法、调气法、用力法、吐纳运气法、技击运气法、放气法等均不同程度地为冯师所学、所用,并影响了后来的拳学思想。在《守洞尘技·得真法》一章中有一首功夫诗:“混元一气吾道成,道成莫外如真形。真形内藏真精神,神藏内气丹道成。如问真形须求真,要知真形合真象;真象合来有真诀,真诀合道得微灵。养灵根而动心者,武艺也,固灵根而静心者,修道也。”这里,不仅把道功和武艺做了区分,而且亦有“混元一气”的概念。冯师后来关于“武艺”和“道功”的武学思想与这段形意拳学不无关系。

在这一阶段,冯师的练功重点是在技击上的,多年后,在创立“混元太极拳”的过程中,冯师还是特别强调他当年长功夫时练过的拳法,号召我们多练五行四象,多站三体式以适应技击要求。(90年代初,较早的一些弟子站三体式的积极性都很高,我因自幼习八极、形意,自然更是喜爱有加,很听冯师的话,每天半小时三体式加几十个劈拳。)在拳法上,胡公对冯师要求很严,要他每个动作都要做到内外三合、三节四梢、刚柔并济、混元一体,并且告诉冯师,“一粒混元气”是最高的功夫,想要在武林立足,必须修炼“一粒混元气”,从此,冯师开始了“一粒混元气”的“性命双修”。尤其是“三节劲”冯师一直都特别强调,要我们练拳时要做到“梢领、中随、根节催”。在90年前后推手时,冯师也常用“梢领、中随、根节催”的理论来分析推手技术,今日翻开《守洞尘技》或《形意拳谱》都可以看到:“梢节不明,无依无宗;中节不明,浑身是空;根节不明,动辄跌倾”的说法,这就是冯师重视“三节劲”的思想之源。

此外,《形意拳谱》还有:“四梢三心归一体,运用灵活一混元”、“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及拳诗:“精养灵根气养神,养功养道见天真,丹田养就长命宝,万两黄金不与人。”(此句话冯师在天坛月季园给我和师兄弟们说过不下十次。此诗在《通背拳谱》中也有,区别只在于结尾的几个字)。形意拳拳诗亦曰:“混元一气吾道成,道成莫外五真形,真形莫外真精神,神藏气内丹道成。如问真形须求真,要知真形合真象,真相合来有真诀,真诀合道得彻灵。固灵根而动心者,将敌也,养灵根而静心者,修道也。”以及“虚无者,无形之势也。无极者,含一混沌不分之气也”。这些理论,后来都成为了冯师的修炼原则和体道指导,也为后来的混元太极的创立打下了理论基础。此阶段冯师还兼修了道家龙门派的《性命双修》道功和山西六合心意拳丹田功以及五禽戏养生功等内功功法。

3、陈式太极拳阶段的武学思想与实践

“缠丝”是陈式太极拳的最主要特点,河南陈家沟的太极功夫最终为陈发科老先生所传承下来,所以,当发科公初到京城来并与武林结缘后,其独特的功夫为当时的北平城所传颂,并赐“太极一人”称号,时杨敞做诗赞发科公云:“都门太极旧尊杨,迟缓柔和擅胜场。不意陈君标异帜,缠丝劲势特别强。” 杨敞在诗后作注解曰:“杨露禅在陈家沟学习太极拳即来京传习,清末已极流行,故习太极拳者盛尊杨家。迨民国十五年后,陈福生(发科)来京,人始知杨家之外尚有陈家。陈身法、手法均与杨迥异,讲缠丝劲甚精到,发劲脆快无比。惜此人木讷寡言,短于接待,故其名不彰。弟子沈家桢(维周)对于师说多所发明,将来或能发扬光大。”

冯师在此阶段一边随发科公习太极拳,一边随胡公继续修习道功。并由胡公经常给他解读发科公的拳法及内功心法,这不仅使得冯师拳技如虎添翼、进步迅速,更为冯师后来创立“混元太极”、成为一代宗师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这也是后来冯师一直倡导“练拳须明理,理通拳法精”理念的源头所在。所以,冯师始终说“混元太极”是陈、胡二公共同的心愿和共识,同时更是胡老先生的“预设杰作”。故在混元创立初期,笔者曾与冯师有过一段对话,今日回忆,颇具哲理。那是给冯师写的第一本以“混元”命名的书籍(《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函授教材》),当时一直与冯师纠缠于命名问题,依我之见,从简单明了、朗朗上口角度就以“混元太极”命名最好,但冯师坚持要以“陈式心意混元太极”八字命名,我不解其理,问冯师为何?冯师说:陈式表达你陈师公的意思,心意表达你胡师公的意思,“混元”则是他们二人、也是我认为的太极拳的最高功夫和境界,所以必须以这八个字命名才正确,我后来取了个折中的意见——全称为“陈式心意混元太极”,简称是“混元太极”,冯师说这样可以。从这里可以看出两点:一是冯师对自己授业恩师的感情和服膺;二是冯师对武学的那种严谨、执着和坚守,是我们永远学习的榜样。

在此阶段冯师还讲过一个小故事。他说在练拳时,经常发现发科公眯着眼坐在椅子上转手腕,他不解,就去问发科公,公说:转一转。他不解,又去问胡公,胡公告诉他,那叫缠丝功,和形意拳的三节劲类似,身上的所有关节和部位经常这样旋转内气贯通了就可以得到“缠丝劲”,它也符合“梢领、中随、根节催”的三节劲方法。冯师顿时大悟,自此以后冯师于“缠丝功”下功最勤,并在实践中逐渐总结出一套“三节九窍十八球的”的“缠丝功”。时至今日,打开陈鑫的《陈氏太极拳图说》就可以看到这样的拳论:“打太极拳须明缠丝劲。缠丝者,运中气之法门也。不明此即不明拳。”又说:“太极拳缠丝法也。进缠退缠、左右缠、上下缠、里外缠、大小缠、顺逆缠、而要莫非即引即缠、即进即缠、不能各是各著,非阴阳互为其根也”、“浑身俱是缠劲,大约里缠外缠,皆是随动而发……其劲皆发于心内、入于骨缝、外达于肌肤,是一股劲非有几股劲。即气之发于心者得其中正则为中气,养之即为浩然之气”、“缠法如螺丝形运于肌肤之上,平时运动恒用此劲,故与人交手,自然此劲行乎肌肤之上,而不自知,非久于其道不能也”。这就是他日后总结归纳“缠丝功”的理法渊源。

在这一阶段,对他影响的另一个更主要的项目就是“太极推手”。除八法推手外,他通过试手大量地接触到了发科公的散推手,为自己以后的独特推手技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这个阶段中,其武学思想基本就是接受发科公的陈式太极拳理论和实践,尤其是陈式太极拳的拳法实践,可以说是奠定冯师“混元太极拳”的拳法基础和实践载体,没有陈式太极拳就不会有“混元太极拳”。从现今流传的混元太极拳的套路及技法上可见一斑。

4、混元太极拳创立阶段的武学思想与实践

冯师创立的“混元太极”严格意义上是一体化的,但为理解方便,我们也可以从历时性角度将其分为三个阶段,即早期、中期和晚期三个阶段,因笔者跟随冯师习拳恰是起步于冯师确立“混元太极”概念之前夕(1984年),故对冯师的武学思想路线有着比较清晰的直观体会,获得的是第一手资料,更兼笔者喜好武学、喜欢钻研,亦经常为冯师写作、策划一些武学项目,对冯师的思维和思想比较清晰。我的具体分法如下,欢迎不同意见切磋。

80年代为早期阶段——初创期,其代表作为《陈式太极拳入门24式》以及陈式24式太极拳的视频(彭代善编导),以及创编的《24炮》。其中若从创编混元太极的角度看,尤以《24炮》套路和《陈式太极拳入门24式》最为重要,前者是实践,后者是理论。《陈式太极拳精选》(俗称《精练48式》)虽说也是该阶段的产物,但因其编纂时的立足点是普及、简化陈式一路太极拳,故侧重点在陈式拳上,与混元无涉,这从教材文本就可一目了然。尤其《24炮》(当时没加“混元”两个字。笔者存有当时手写的“培训提纲”可证)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里程碑。此外,早期还有一个重大事件就是“志强武馆”的成立,他是北京第一家以个人名字命名的直属武协的二级会员单位。关于24式录像、24炮的产生以及24式入门书籍的前因后果,限于篇幅,笔者将另行文阐述。

90年代至21世纪初是中期阶段——成熟期,其代表作一是由笔者执笔的《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函授教材(上册)》以及《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讲义》(后为青岛出版社出版)。在实践上则是《北京汇中太极修炼中心》的建立和运作。在拳法上,一是冯师将北京的一些徒弟集中到家里,提出加强推手训练、搞一套真正符合太极拳理的推手规则;二是陆续进行教练培训和拳法改动,其中包括24炮、24式、刀剑暨陈式二路的改动,以及混元功和缠丝功以及推手八法的厘定等等。在此阶段,冯师对“混元”概念的表达越来越清晰,例如:“混合的圆形运动”、“拿住丹田练内功”、“混合的元气”、“一粒混元气”、“三元混合修炼”、“拳功一体”、“性命双修”等等,表述有很多,有些是常说的,有些是偶尔点缀一下,但基本上此时的理论主要集中在“混元”这个概念上,拳法体系越来越精致、统一。之所以称此阶段为成熟期,是因为从拳架、拳法和套路上看,此时行拳大部分是“混元”内功为主、强调站桩,“拳功一体”;另一方面,突出强调“养”及“练养结合”。此阶段冯师在外事活动及对外交流上亦特别强调“混元功夫”、“一粒混元气”或“混元一粒气”。再次是强调“道”,强调以“修炼”为主,修就是“修道”,如“太极大道”、“混元大道”,并逐步为后学提出修炼要求,拳法也由原来的柔化刚发转为柔多刚少、快慢相间转化为以慢为主……总结一下此阶段的特点大概有这么几个:

①.混元概念的成熟化;②.拳法的成熟化:将拳法上增加的“圈”儿基本固定化;②.功法的成熟化:混元功与缠丝功的体系成熟及其融入拳法实践;突出“桩功”的重要性,提倡“拳功一体”化,突出修炼“一粒混元气”的功夫;③.拳架动作向“松柔圆活”过渡:体现出强化“松柔”、弱化“刚发”的特点;④.套路体系化:拳刀剑枪杆套路相继固定(尤其是晚期冯秀芳和冯秀茜协助拍摄的一系列教学视频);⑤.学术活动和研究活动增加,对外交流扩大:主要是以“北京汇中太极修炼中心”为窗口的对外交流和拓展及其后在央视五频道、中国武术院、人体科学院、国际交流大会、与国际武术机构的交流等等,教学团队与对外宣传口径基本统一化;⑥.陆续出版专著以呼应“混元太极”的快速发展,其中有《陈式入门24式》的修订版,《精练48式》的再版,更主要是“汇中太极修炼中心”出版的两本内部教材;⑦.此阶段还有一个重要事件,就是在99年到03年,冯师责成笔者整理创编一套《混元太极枪》,历时四、五年,笔者与冯师反复琢磨、反复修改,一个动作、一个动作整理、敲定,填补了混元门的长器械空白,同时也填补了北京陈式太极拳的长器械空白。此枪法曾由笔者在首届混元大会上首次演练。

21世纪是其晚期阶段——发展期,尤其是自03年非典过后,人们对健康的需求呈井喷式增长,而且大多数集中于中国传统太极拳和气功上,这可归因于一是退休人员突然增加;二是非典导致人们对自身健康的关注度的提高;三是太极拳与瑜伽等项目相比成本低廉、条件宽松、易学易练。冯师在此阶段与时俱进,突出了“混元太极”的健身、养生功能,受到社会各界青睐。另一方面也归因于混元太极自身的特点,如顺乎自然、练之舒服、美观飘逸、自我感觉良好等等。此阶段作为冯师本人虽年事渐高,身体亦渐每况愈下,但他仍以混元太极造福大众为己任,继续理论和实践创新,如明确提出《修炼守则》并亲笔书写,此外,在众弟子们的努力下,成功举办了第一、二、三届“国际混元太极拳交流大会”,出版了《混元太极》杂志创刊号,制作了混元32炮、38炮、46炮及混元太极刀、剑的系列套路视频(冯秀芳、冯秀茜协助拍摄),并出版了《混元太极46炮》专著,应该说,该阶段是冯师武学发展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此外,由弟子们主导的各方面混元太极的发展工作也有条不紊地陆续开展起来,如出版了《图说冯志强》专著(余浩编著),制作了每届混元大会的纪念册(由笔者及几位弟子主编),编著了《首届国际混元太极拳交流大会论文集》(孙中华主编),以及后来冯师去世后出版的纪念文集《师恩》(冯秀芳主编)。此外该阶段冯师还要接应国内外的访问交流邀请,工作量不可谓不大,在这个意义上或许对他的健康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不管怎么说,今日混元太极的大发展与该时期冯师的大量心血和精力的付出不无关系,成果亦非常显著。就这些著作、视频、采访、交流、教学、会客,对一个耄耋老人来说已然是一个很大的负担,但也正因此而使得冯师在武术发展史上有着熠熠生辉的一笔浓墨重彩。

三、冯师的武学思想和理论体系归纳

经过前面对冯师的历时性与共时性解剖,我们基本清楚了冯志强先生的武学历程和拳术经历以及在其70多年的实践中积累的武学经验和理论知识,因此,我们可以据此而归纳和总结冯师对武学的贡献及其拳术特点和理论贡献。所谓拳术特点必须是自己独特的、有别于他人的独创经验、方法或理论学说。以前虽有人做过一些归纳和总结,但总觉缺乏逻辑性、系统性、全面性,就是因为没有从问题出发,今天我们就从前面所述三个问题出发看看冯师“混元太极”的“庐山真面目”。

①.冯师前后始终一贯的武学思想有哪些?

②.冯师为什么要集毕生武学修为创立“混元太极拳”?

③.冯师最后形成的武学思想即“混元太极”的核心思想到底是什么?

第一个问题其实不难,他一贯的武学思想就是他一生的武学经历所接受的传统,其中有通背、形意及太极拳法,易经筋、六合心意内功、道家丹功、太极内功心法与五禽戏养生功法,这些拳法功法相互影响、相互印证,并在陈、胡二公的共同首肯与指导下,在冯师身上凝结出了“混元”的种子,从而开启出通向武学最高境界的“混元太极”道路。

第二个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因为对中国而言,在武林创立门派者代不乏人,截至今日,经国家认可的拳种和武术流派就达129种之多。为什么在这么多流派之中,作为武林奇才的冯志强先生还要再创编一个拳种或流派?是什么原因推动了他的这一创作动因?那一定有一个绕不过去的问题促使他这么做。否则,如果说为了自身流芳,那完全可以以“冯式太极”来命名,为什么他百般拒绝“冯式太极”而独以“混元”来命名?其要动因是什么?限于篇幅,本文不展开此论,仅提供思考线索与诸君共同思考。

第三个问题是本文的工作。即“混元太极”的核心思想到底是什么?它的创新到底在哪里?它的优点和特点到底有哪些?限于篇幅,下面本文仅提纲挈领简述之。

先举几例:有人把“上下相随、内外相合”作为“混元太极”的特点,对不对?我们随便翻开中国武术的哪一门派的拳谱,大致都可以找到这两句话,尤以形意、八卦、通背等内家拳为甚,就笔者寡陋所见,在所接触到的几十个不同版本的拳谱中,这些词几乎在同一著作中均出现过,因此不能说这是混元的特点。再如,有人说“一粒混元气”是冯师独创,此说也不对。翻开形意、通背、八卦拳谱,都有关于“混元气”的说法,多加一个上位概念“一粒”一词于“混元气”关系不大。所以,“混元气”(或“一粒混元气”)在古谱中就早已存在了,冯师在这个词汇上没有创造新概念。但冯师的贡献在于强调了“混元”也是太极拳的最高境界和最高功夫。而在冯师前,太极拳基本是不讲“混元气”或“混元”概念的。(打开各家太极拳谱便可知晓。)为什么冯师要强调“混元气”?因为太极拳要练功夫,功夫来自哪里?在冯师看来(当然,这也是他接受胡耀贞老先生的观点),功夫就来自自身的这一口“气”,对武者来说,这口“气”就是形意、八卦、通背所讲的“混元气”。冯师将胡公这一观点接收下来并付诸于太极拳的练习之中。这样,从传承上看,过去中国的传统武术中的所谓“内家拳”流派只有太极不讲“混元气”,如今在冯师的倡导下太极也引入了“混元”的概念,是把内家武术流派从理论上做了一次“统一”。应该说,其意义还是很大的。有人说:冯师讲的“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是对武术发展的一个重大贡献。我要说:这句话是《形意拳谱》上的而不是冯师说的,请不要随便给冯师乱戴帽子。这就要求我们的后学要多看书、多研究、多交流探讨,不然会出闹出不必要的笑话和失误。

总之,我们对冯师的武学思想和理论学说,应该秉持客观、公正、理性、崇敬的心态,才会使得混元太极的研究客观、公正,只有客观、公正,才会折射出伟大。为此,今借此地一角,将自己在冯师仙逝后的六年研究与思索归纳一下,总结几条个人认为还有点参考价值的心得奉献于同好,敬请批评指正。

1、“拳功一体”论:

  冯师在他长期的武学实践中,感知到了“拳法”和“功法”的重要性。他在80年代就说过:“拳不敌法、法不敌功”。并且引申说明道理:“拳无功气血不活,功无拳肢体不灵”。所以,现在观看冯师的打拳视频,总觉得“过瘾”,而看其他的拳总觉得“不够味”。为什么?就是没有做到“拳功一体”。此处的“拳功一体”是有深刻内涵的,不是指单一的打拳就要站桩、练拳就要运气。细思量其中的道理是不言自明的。

2、“练法、用法、研究法”“三法”论:

关于“三法”的提法,最初是冯师在87年前后提出的,其理念出自哪里不得而知,但明确的说法是在那个时候。当时他看到我们师兄弟们练功都比较刻苦,但埋头练功的多、深入研究的少,对拳法技法探讨的多、对练拳方法探讨的少。所以就提出了“三法”即:练法、用法、研究法。我记得起初我还对三个词中的“研究法”有点不明白——什么叫研究法呢?是指研究拳法的方法、还是指做研究方法的方法?有点绕。举例说吧:研究拳法的方法比如:对比研究法(与其它拳术、拳法、流派、门派)、实战研究法(二人以实战对抗做研究)、理论研究法(查资料、勤思索、写研究论文)、套路技法研究法(专门抽出套路的具体动作研究)等等。而做研究方法的方法指的是:“对比研究法”的合理性与缺陷研究、“实战研究法”的可行性研究、“理论研究法”的价值研究、“套路技法研究法”的实效性及价值研究等等。这个疑虑一致纠结了我十多年,有一次我曾问过冯师,他说就是“方法论”。我回家后又琢磨了很久,还是有点不明白,就搁置了,当时我觉得不管什么法,只要能练出功夫就行。

随着年龄和拳龄的增长,我渐渐对“三法”有了较深刻的理性认识,并且感到这“三法”原来越重要了。应该说,太极拳的难练也正在于此。你有了勤奋的学习动力,也有了明白的引路人——老师,且具备一定的“天赋”,但还有最重要的一条:时间的历练和淘沥。这四者缺一不可。我早期大概就是缺少后面这一条,所以,练什么、理解什么都是浅尝辄止、不求甚解。直到有了历练的经验和经历,再加上前三条(勤奋、明师、天赋),才具备了成功的可能性。应该说,“三法”是冯师对武学(练拳、学武术)的一个贡献和发展。在笔者所见到的旧拳谱中,均未曾见到过“三法”的提法、强调和拓展。就“三法”的重要性和启迪性,我仅举几例:如练拳中的虚步步法,虚步应该怎样练?似乎是个常识,但哪种练法最正确?我们先定一个衡量正确虚步的标准:能使全身保持放松状态的步法应该最正确。我们现在就以两种最具代表性的“脚尖点地”和“脚掌平落地”来检验之(大家都可以当下试之)。显然,脚尖点地要比脚掌平落地时小腿肚肌肉更紧张。这是“练法”与“研究法”的结合。再有“金鸡独立”式,各拳式里都有,衡量标准还是前面的“放松与否”。我们看看是“绷脚尖”还是“翘脚尖”更放松、舒服(自己试试)?显然是“翘脚尖”更放松、舒服。这也是“练法”与“研究法”的结合。所以,通过“三法”得出的结论就是练混元太极拳,如果你的虚步始终是“脚尖点地”(个别动作除外)、金鸡独立始终是“绷脚尖”,那就是错误动作。(此处且不说技击时的用法)仅举此二例大家就明白“三法”的重要性了。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对“三法”的体会越来越深刻和全面。

3、重拳理、提境界

冯师常说“练拳须明理,理通拳法精”。这是我听冯师说的最多的一句话。过去学拳,老师或师父大多不给讲“理”,学拳就是学拳。就此事我问过冯师,为什么过去不讲拳理?他说:过去拳理是精华,师父以教拳为生,“教会徒弟、饿死师傅”,所以师父不肯传“拳理”是怕断了自己的生路。所以拳谚说“宁传十手、不传一口”,这一口就是“拳理”。现在,冯师反其道而行之,他要徒弟学生们练拳必须“明理”,就是为了让大家练出太极功夫。故自80年代中期始,冯师就陆续写著作并录制视频讲解拳理,如在《陈式太极拳入门简化24式》里他就讲了最重要的大部分拳理,并且录制了《陈式心意混元24式太极拳》视频(彭代善编导)。冯师的拳理是以“拳功一体”为指导的“拳理”,是以形意、通背和陈式太极为基础的“拳理”,所以,它既是“传统”的、又是“创新”的。故练习“混元太极拳”如果有形意、通背或陈式太极的拳法基础,是最容易入门的。具体拳理大家可以自己去总结。

在明白拳理的基础上,冯师还提出了修炼境界,过去练太极拳就是锻炼身体、健康长寿,冯师从80年代末提出了修炼境界的问题,之后有识之士陆续跟进了这一观念,提出了现代太极拳的修炼境界问题。在冷兵器时代一去不复返之际,作为那个时代的技击技术还有没有存在的必要?这可能不单单是一个技术或拳术问题,而是一个在社会发展中如何继承和传承传统文化的问题。也就是说,传统的文化或技术在现代社会中还有没有存在的必要?冯师提出了“太极大道”和“混元大道”的概念,既然是“道”,就得“修炼”。怎样“修炼”、“修炼”什么就成为主题。如果把这种“修炼”和练太极拳结合起来,那就是赋予太极拳以“新意”了。纵观冯师的论文和著作以及平时的教学理念,这个问题是在逐步深入中而形成了一套“修炼思想”和“修炼方法”的,它既有传统在里面,也有创新融合进去。仅举一例:在现代社会条件下,练太极功夫是为了什么?其实最古老的王宗岳《十三势歌》诀中就阐明了太极拳的根本目的:“若言体用何为准?意气君来骨肉臣。详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在那个时代,太极拳就已经是养生拳了,技击是其次要功能。更何况于今天的原子弹时代,太极拳的技击意义远远小于其养生意义。养生,就牵涉到中国的传统,因此就附带有文化意义,就牵涉到“境界”问题。即修炼的最终目的除益寿延年外还有什么意义?更进一步,延年益寿又是为了什么?这就是练拳的价值问题了,这个问题必须由“文化”来回答,只有从文化中,才能找到它的社会意义和价值。冯师提出的“太极大道”和“混元大道”境界论就包含了这些内容。这是新时代太极拳的特色和发展,是时代使然而非刻意所为。

4、“练养结合、以养为主”的修炼思想

“练拳不懂养,百炼功不长”。注意,在冯师这里的“养”是为了长功夫,这只是从武术角度阐释太极拳的功能,其实“长功夫”还是为了养生,生命质量和生存质量低的太极功夫是为当代人所不齿的,所以冯师契合时代要求,提出了“养”的思想。按过去的说法,太极拳作为慢练拳就已经是在“养”了,再强调“养”是多此一举。但冯师结合当代社会发展特点,提出了全方位“养”的概念,提出“会练、懂养、逆运”的三层次“养炼说”。“会练”是指明白“什么时候怎么练”,“懂养”是知道“养”的道理和方法,“逆运”是将古代道家内丹功修炼法引入现代修炼中,在“逆运”中分层次、有方法、有境界,从而文化含义自蕴其中。

5、“四家合一”的拳法技术

这是我近些年在研究冯师的拳法中逐渐发现的一个特点。因为我也听到一些对冯师拳法的评价和非议,也曾连续思考过几个问题:一是冯师的拳法本源于陈式太极拳为什么有人却说它不像陈式太极?二是冯师的拳法体系究竟融合了哪些拳理和拳技?三是冯师的功夫究竟更接近于哪种拳术?四是冯师的理论与其他太极理论和形意、通背理论的一致性和区别点在哪里?等等……

基于以上这些思考,我慢慢从跟随冯师学拳经历思考起,并逐步从冯师的80年代的视频开始观察、研究他的拳法特征,并结合他的拳论(有些代笔仅具参考价值,包括我写过的。)和对我们平时的教导,尤其是常不离口的那些拳理,我做了全面的梳理,逐步从中理清了他的拳法踪迹,因此也看出了冯师的一些武学思想端倪,现在回想起来还真如东坡所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置身其中是很难看清楚的,当你能够跳出来了,才发现:原来如此!就这样,我把冯师的拳法渊源总结为四句话、十二个字:“太极理、道家功、形意劲、通背形”,当然这是就主要现象说的,其实四者都有交叉,比如“理”也有形意和通背之理,“功”也有六合心意和通背内功,“形”则更有陈式太极之形(而且是主要的。不过因陈式太极与通背拳有渊源关系,此处以通背之形替代陈式太极之形理论上也能说得过去。)和形意五行之“形”。而其站桩、打坐、行拳的内功练法,以及太极混元功、缠丝功、五行四象功、混元一粒内丹功等等功法,则无不透出道家功法的特征,当然功法里除了道家功法,更主要的还揉进了山西六合心意拳(胡耀贞老先生所传。注意,山西拳的名称不叫“心意六合”而叫“六合心意”)的“丹田功”。据考证,这套功法亦渊源于道家内丹功,故将其归为道家功法亦无不可。此处限于篇幅,不能将我的研究展开叙述了,但大家可以结合我的论点去看冯师的80年代、90年代乃至21世纪的各种视频(尤其是从国外倒流回来的视频,有些是国内没有的,最近几年有好事者都陆续把它们传到了网上,可以搜来看看,以正视听),就知我所言不虚。

还可以总结出一些,但限于篇幅,只好就此打住,忍痛割爱,留待下次再与大家分享。

                                              谢谢!

201881日完成于北京 十翼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