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做事不必“三思而后行”

 liuhuirong 2019-01-26

《论语》感悟(九十五)

文/王营

 

原文: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译文:季文子做事总是考虑再三后再采取行动。孔子听了这件事后,说:“思考两次就可以了。”

感悟:季文子,姓季孙,名行父,谥号文,是春秋时期鲁国的大夫。据史料记载,季文子“无衣帛之妾,无食粟之马,无金玉重器,忠于公室者也”,是一位名符其实的清官。但同时又有人说:“文子生平盖祸福利害之计太明,故其美恶两不相掩,皆三思之病也。其思之至三者,特以世故太深,过为谨慎;然其流弊将至利害徇一己之私矣。”认为他做事思虑太多,过于谨慎,容易徇一己之私。孔子听了他的事情后,说道:“做事从正反两面考虑一下就行了。”

“三思而后行”是我们经常说的一句话,主要是劝人做事之前要慎重考虑,谋而后动,这样成功的可能性才会更大些,这句话没有什么错误。那么,孔子为什么还要提出不同的意见呢?我认为,在这一章里,孔子并没有否定“三思而后行”,而是针对“季文子”这类性格的人提出的具体建议。

据现代心理研究表明,人的性格类型是由先天气质决定的,人的气质类型可分为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和抑郁性四种,不同气质的人造就不的性格。胆汁质的人兴奋性很高,脾气暴躁,性情直率,精力旺盛,能以很高的热情埋头事业,兴奋时,能克服一切困难;精力耗尽时,情绪又一落千丈。多血质的人热情、有能力,适应性强,喜欢交际,精神愉快,机智灵活,但注意力易转移,情绪易改变,办事重兴趣,富于幻想,不愿做耐心细致的工作。粘液质的人平静,善于克制忍让,生活有规律,不为无关事情分心,埋头苦干,有耐性,态度持重,不卑不亢,不爱空谈,严肃认真;但不够灵活,注意力不易转移,因循守旧,对事业缺乏热情。抑郁质的人沉静,含蓄,易相处,人缘好,办事稳妥可靠,做事坚定,能克服困难;但比较敏感,易受挫折,孤僻寡断,疲劳不容易恢复,反应缓慢,不图进取。

由此可见,季文子可能就属于那种既有粘液质,又有抑郁质性格的人,这种人的优点是做事认真,原则性强,但优柔寡断,容易坐失良机,所以孔子给出的建议是“再,斯可矣”,意思就是这类人遇事不要过于权衡利弊,斤斤计较,而是要果断一些。《论语》中的另一个人物子路,则属于胆汁质和多血质二者兼有的人,这类人的优点是性格直率,头脑灵活,缺点是脾气鲁莽,做事不计后果,细心程度不够。《论语·述而》记载了这样一则对话,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述而第七),对于子路这类性格的人,孔子建议要“临事而惧,好谋而成”,“好谋”也就是要“三思而后行”。

但是,在某些紧急的情况下,如果没有时间让人“三思”,此时不管何种性格的人,都要迅速做出决断,由此带来的后果有两种,要么“一足失成千古恨”,造成终生遗憾,要么一举成功,从此美名远扬,所以孔子说:“再,斯可矣”,“再”即“再次”,即“两次”的意思,也就从正反两个方面权衡利弊,迅速采取行动。比如你行走在路上,突然发现前面的房子失火,此时你头脑中的反应可能只有两个词:“救”还是“不救”?不会容你作过多的思考,如果选择“救”,可能救房屋主人一命,你会成为英雄;如果选择“不救”,房屋主人可能因此而丧命,你会受到良心的谴责。所以,在危急情况下的快速决断,似乎与一个人的性格无关,取决一个人的道德水平和价值观念。

做为教师,我们既要依据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区分学生不同的性格类型,又要像孔子那样,针对不同性格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同时还要培养学生临事决断的能力。要在思想品德教育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重视自己的第一的感觉,只要自己认为是正确的事情,就要坚定不移地认真去做,不达目标誓不罢休。有时候,人的第一感觉往往是正确的,比如在考场上,考卷做完后,如果还有时间,很多老师都倡导学生回头再检查一遍,这种做法对于胆质汁和多血质的学生可能是好事,可以迅速发现自己粗心大意做错的题目;但对于粘液质和抑郁质的学生来说,可能不是好事,对于拿不准的题目,由于他们思考过多,可能会把已经做对的改成错误的。在科学发明和艺术创作活动中,第一感觉往往以“灵感”的形式呈现出来,灵感稍纵即失,如果抓不住,可能造成终生的遗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