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白岩松:小时候喝三鹿长大吃无限极 伪劣产品还要坑多少消费者?

 長寿麒麟 2019-01-27

白岩松

每年的一月份,好像农村都会受到大家更多的关注,一来这是因为连续多年,中央的1号文件都与农村有关。二来,春节到了,冷清的农村开始重新变得热闹起来,四面八方从农村走出去的人们又陆续开始回家过年。家里的灶台又开始点火,村子里又能看到更多的年轻人和孩子。这个时候红红火火的农村大集,自然也是人们必去的地方。但这个时候,也正是假冒伪劣开始集中奔往农村的时候。今年农业农村部,商务部,公安部等六部门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开展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行动。为什么这项工作盯上了农村?在农村这方面存在的问题已经有多严重,专项行动能去根吗?

农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方式正在悄悄地改变和进步之中,但也正是因为在进步之中,新的问题就出现了。为什么有大量的山寨和假冒伪劣奔向农村?那就是农民朋友开始在消费中有了一定的品牌意识,但还没有达到真正的品牌消费,这里就存在了山寨和假冒伪劣的巨大空间。想当年三鹿奶粉的问题不就如此吗?用米汤养孩子不会出问题,真正用大品牌奶粉也不会有问题,但三鹿钻了城乡结合部的漏洞。别以为三鹿没了,危险就没了,换个马甲它可能再次出现。当年的结石宝宝小梁,4年前双肾再次发病,家长四处求医,这一次害他们的就是号称治百病的保健品。

01

小时候喝三鹿 长大了吃无限极

五年前,刚上初中的小梁就被确诊为“双肾结石、肾功能不全”。父亲梁起超带他看过西医中医,后来从村医郑某安那听说了一种神奇的保健品。村医声称治好了自己的骨癌,而且无任何毒副作用。

因为听信了村医和无限极经销商宋某霞口中的多个康复案例,从2015年开始,梁起超停掉了儿子所有药物和定期治疗,改让他服用价格更为昂贵的无限极产品。一年的时间,他就从宋某霞经营的无限极门店购买“保健品”超27次,花费4.6万元左右。

坚持服用无限极产品的小梁,病情却在不断加重,后来发展到“尿毒症期”。2018年2月,18岁的小梁因多种并发症不治离世。直到生命的最后日子,他还在病房服用没有吃完的无限极保健品。

如果不是最近无限极卷入“虚假宣传”风波被频频曝光,梁起超并没有把儿子的病重离世和无限极联系在一起。由于小梁两岁时就曾因喝三鹿奶粉成为结石宝宝入院治疗,儿子坎坷的成长之路,再度让父亲梁起超陷入无尽的痛苦和自责中。因为他曾经笃信,无限极是药,能治儿子的病。

梁宏父亲 梁起超

贵得多,他们说我们孩子吃几个月就好了,因为我家庭也不富裕,我挣一点钱,我给他买无限极,想救他命,我就太愚蠢了,用最好的办法给俺孩病只好,我就出于这种心态然后给俺孩害了。

上周末,因为可能涉嫌虚假宣传,无限极陕西分公司已被西安工商部门立案调查。而无限极公司总部所在地的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也回应称,已针对无限极保健品有关舆情事件展开调查。

02

农村集贸市场成假货集中地

本周二,在江苏泰州,市农业农村局、商务局、市场监管局等部门组成的联合工作组,正在对辖区内农村食品市场进行全面排查,重点放在了农村小作坊、小商店、小摊点、小餐馆、小集市这“五小”上。

随着2019年春运启动,各地外出务工人员陆续返乡,平日里冷清的乡村迅速恢复活力,最直观的体现就是红红火火的农村集市,而类似于江苏泰州这样的联合检查,也出现在各地区县基层的集市上,目的就是要在春节前,集中整治农村假冒伪劣食品,让大家过个放心年。

按照农业农村部、公安部、商务部等六部门的部署,此次针对农村假冒伪劣食品的集中整治行动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3个月,要求各地在2019年春节前,有效遏制生产经营假冒食品、山寨食品等突出问题。

“黑工厂、黑窝点、黑作坊”违法生产、使用不真实的厂名、“山寨”知名品牌食品、“三无”食品、劣质食品、过期食品等问题,是目前农村食品市场上的主要问题,此次六部门联合派出督导组赶赴各地,目的也是希望用两到三年的时间,健全完善农村食品治理机制,建立规范的农村流通供应体系,全面改善和提高农村食品质量安全水平。

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 陈音江

相对来说在农村这个市场,它的监管相对来说,这种人力、物力薄弱一些,而且农村消费者这种法律意识或者他的维权意识也相对比较薄弱,在这种情况下就造成了一个现实,一个现状,就说我们现在农村很多消费市场他确实会充斥大量的三无或者假冒,或者说这种仿冒的产品。

在中国消费者协会去年10月发布的《农村集贸市场调查体验报告》已提及关于农村地区保健品虚假宣传等突出问题。同时,《报告》中还指出,农村集贸市场涉嫌假冒伪劣产品和“三无”产品问题发生率较高。相对于山寨名牌服装鞋帽等商品,更让人担忧的是集贸市场上并不鲜见的“三无”食品,以及存在有安全隐患的儿童玩具等。对此,国家相关部门予以了高度重视,而一场打击农村假冒伪劣食品的战役已在全国先行铺开。

中国消费者协会商品服务监督部主任 皮小林

我们走访的时候就发现,那些卖保健食品的,一个展板上几乎攻克了所有的医学难题,显然是错误的。在我们的一些县,县以下的那些农村经贸市场,表现的更为突出。

短期目标清理假冒伪劣食品,长远目标落实农村市场监管制度,是不是就能杜绝假冒伪劣充斥农村消费市场?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已经指出了问题的根源:乡村振兴,生活富裕是根本。当外出务工人员已经将商品社会中方便快捷的生活方式带回到乡村时,让农民腰包鼓起来,或许才是农村假冒伪劣产品的最终解决之道。

03

城市淘汰产品穿上“马甲”流入农村

看到在农村存在的山寨和假冒伪劣产品泛滥的情况,也有人立即支招,早就进入到了网络购物的时代,电商也都努力的说要为农村服好务,如果让更多的农民朋友用网络购物,那不就可以少受骗,还可以少跑腿吗?得承认,商业网站的大数据,已经显示农村地区的活跃度明显上升。但是要知道电商和网络也是泥沙俱下,有一些更多更新更隐蔽的陷阱,也在这里等待着农民朋友。

本周,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18年经济数据,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38万亿元,其中农村消费5.5万亿,尽管在体量上还远不及城镇,但10%增速却高于城镇增长。同时,农村消费呈现出加速转型升级的特点,服饰食品、数码家电和医疗保健三大类位居电商网站前列。不过,电商和网络除了带来便利,也带来了新的知识盲区:自己买到的东西,究竟是不是真的,有没有作用?

尽管已经学会使用智能手机和网络购物,但很多农村老人依然保持着对熟人社会的高度信任,亲戚邻里的推荐也更容易接受。触觉敏锐的商家认识到了这一点,其中也包括传销和非法保健品,它们抓住了互联网红利下沉的契机,找到了更容易被洗脑的群体。

包治百病的鞋垫,一吃见效的抗癌神药,名目繁多的长寿秘方…… 这些产品经过严格整治后,在城市已难立足之地,却可以换个马甲继续在农村大行其道。

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 陈音江

农村这种市场没有城市发展的这么充分,没有城市发展的这么成熟,如果不加强监管可能会重复,而且不仅仅是重复出现。因为农村的监管和消费者的这种维权意识都相对是要落后于城市的,所以它将来带来负面的影响,或者说对农村造成这种伤害,农村消费者造成的伤害可能会更严重。

作为一个有着亿万人口的大市场,农村消费升级是大势所趋。但收入提高后,农村的消费能力和价值选择依然和城市有很大差异。无论是家电下乡,还是各大电商推出的“乡村版”,都在产品定位上做了明确分类,去掉商品过多的功能属性,尽力把价格降到最低,这是正常的商业策略。但如果这一过程中缺乏有效监管,那么就很有可能出现“农村市场等于劣质产品”的局面。

1月17日,商务部新闻发布会上提出,2019年将推动“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从提高农村消费便利化水平、提升农村居民消费品质、降低农村消费成本等方面着手,建立农村消费升级的长效机制。在2019年的消费升级路上,农村消费提质扩容或将成为新一轮重头戏。

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 陈音江

我们还不到一年时间就要全面进入小康社会,也不能把农村地区给落下,不能把几亿农村消费者给落下,他们同样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样值得我们关注和尊重,他们的合法权益也同样应该得到基本保障。

白岩松

扶贫,农村是主战场,但扶贫只是农村生活提高的底线 ,我们当然不会满足于扶贫成功,而是要让农村里农民朋友的生活质量不断提升。比如本周,国家规划已经明确,2022年各个乡镇都要有中心幼儿园,农村也有幼儿园,这也是生活质量提升的一项内容。而如何保证有了品牌消费意识的农村,不受山寨和假冒伪劣商品的侵害,也是提升农村生活质量的关键一步,因为底线不守住,如何去进步?

采访制作 | 王乐兮 王志坚 彭裔然

the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