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儿童越轨行为:逃学

 木香草堂 2019-01-27

 金峰边框20 - ddmxbk - 木香关注家庭教育

儿童越轨行为:逃学

 

1.从旷课逃学到离家出走

因调皮、旷课遭家长责骂,13岁少年离家出走,流浪三年。他叫李忠伟,山东枣庄市北庄镇人,1999年,他上初二,因在学校调皮、旷课,老师多次向家长反映。恨铁不成钢的父母狠狠地教训了儿子一顿。不料,李忠伟被骂后离家出走,一个人扒火车到了北京。起初,他打算打工赚钱,但因年纪太小,根本没人肯收留。李忠伟只好流落街头,靠乞讨、小偷小摸混日子。近3年内,李忠伟先后流浪到北京、郑州、湖南、广东等地。派出所对火车站周边进行清查时发现了他,民警开导他,李忠伟泪如雨下地说:其实做梦也想回家。当民警成功联系他的家人并准备送他回家时,他却从派出所出逃,不知所踪。就这样,小小的孩子又成了流浪者

我们调查的未成年犯中,此次犯罪之前有74.4%的孩子不在学校读书闲散于社会上。在城市闲散未成年犯中,有过逃学经历的高达93%,其中经常逃学的有56.7%,偶尔逃学的有36.2%,只有7%没有过逃学的经历;而城市普通未成年人只有7.3%有过逃学的经历,经常逃学的只有0.5%,偶尔逃学的有6.8%,有92.7%的人从未逃过学。

从逃学时间上看,城市闲散未成年犯逃学在一个星期以上、一个月左右、一个学期左右分别为18.4%、13.7%、10.1%,三者共计高达42.2%,一个星期以内的有57.8%;而城市普通未成年人逃学时间在一个星期以上的只有9.2%,90.8%的人逃学没超过一个星期。

逃学免不了老师的指责、父母的打骂,于是他们选择了逃避——离家出走。

家是人栖息的场所,对未成年人来说,家不仅提供最基本的生存保障,也是其成为社会人的首要环境。然而,脱离家庭的孩子,往往生存于恶劣的环境之中,便成了许多孩子走向深渊的开端。

福建省龙岩市针对未成年人离家出走现象进行了一次特殊的专项调查。调查发现,这座仅30万人口的小城,一年中发生青少年离家出走的事件竟达753起。也就是说,每天就有两个家庭的孩子离家出走。在这些孩子中,自动回家的占23%,被警察和他人遣送回家的占34%,还有43%的孩子至今杳无音讯。专家认为,龙岩市的调查结果在全国具有普遍意义。

2.逃学的孩子是在逃避什么?

孩子逃学并非无缘无故,他们是在逃避什么呢?学校、家庭、社会各有其逃避的缘由:

学校方面:

教学方法枯燥、教材艰深难懂、各种考试太多、升学压力过大、作业负担过重;

缺少活动空间、对学校生活感到单调乏味、教学设备太差;

被同学恐吓、在校内遭勒索、在班里同学关系不好、被同学排斥或岐视;

不喜欢任课教师、成绩不好经常被体罚、受到老师同学冷嘲热讽、被老师冷落;

学校规范过多无法适应、违规惩罚过于严厉。

    在以分数或者以学习状况为衡量是否好学生惟一的或主要标准的学校里,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很难得到老师的赞许。调查表明,城市闲散未成年犯在上学期间学习跟不上的,有79.3%的人自述没有很少受到过老师的表扬,更缺少在集体中表现自己的机会,他们被老师和同学所嫌弃,进而加剧了旷课逃学的不良行为。教师素质偏低及其在教育过程中的违法言行,对未成年人具有很大的危害性,是学生逃学、辍学、乃至犯罪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

家庭方面:

父母管教态度过严、或放纵、或溺爱,形成孩子人格缺陷;

家庭冲突严重、父母管教不一致、对子女采拒绝态度、打骂责罚过度;

父母期望过高望,望子成龙心切,强迫孩子学习,造成心理压力;

家庭经济困难心理自卑或辍学赚钱谋生、家庭富裕挥霍游荡成性。

在有学不上的闲散未成年犯中,有不少孩子是在父母高期望的压力之下产生厌学情绪,进而脱离学校、走上犯罪道路的。父母对孩子教育中的一相情愿,剥夺了孩子的权利,把孩子当作自己的附庸,忽视了孩子作为教育主体的能动作用,其结果往往使孩子一旦脱离父母管教或难以承受父母管教,便不能自治,很容易受社会上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社会方面:

被行为不良伙伴或帮会人物引诱或胁迫;

被恐吓勒索,以致不敢上学;

沉溺于不正当的娱乐场所,无心向学。

调查发现,城市闲散未成年犯居住的社区中的歌舞厅、游戏厅、录像厅等儿童不宜进入的低层次文化娱乐场所分别为72.2%、74.1%和83%,明显高于城市普通未成年人26.3%、22.9%、50.3%的比例;居住地有这些娱乐场所,而经常去的未成年人分别为88.9%、88.4%和93%;而居住地没有这些娱乐场所,而经常去这些地方的未成年人分别仅为11.1%、11.6%和7.0%。也就是说,社区的低层次文化娱乐场所对未成年人具有很大的诱惑力,是学生逃学等越轨行为产生的重要外部因素。

在这些不良客观因素的作用下,有的孩子对上学和考试感到紧张、焦虑,跟不上进度,觉得上学很痛苦;有的孩子在学习上屡遭挫折,学习情绪低落,自暴自弃;有的孩子心理承受能力较弱,不能面对他人的冷淡、奚落;有的希望以逃学引起父母、教师的注意;有的孩子在老师和父母的重压或严管下产生逆反心理,以逃学来反抗权威;有的孩子害怕被同学打骂、勒索;有的孩子犯有错误怕被教师惩罚;有的孩子经不起别人的诱惑,执意去体验学校以外的精彩……于是,他们逃离了学校,自以为摆脱了学习的压力、学校的束缚便可以获得自由。

     3.逃学前的征兆

许多孩子逃学是从厌学开始的,细心观察总有一些蛛丝马迹:

自己当一回爸爸。数学测验卷子发了下来,小林看着红色的“50便想到了上一次爸爸给予他的皮肉之苦。可是老师要求必须是家长签字,于是小林就自己当了一回爸爸”——模仿爸爸签名把卷子交了上去,没想到很容易就被老师识别了。既然逃避不了爸爸的武力教训,只有逃学了。

考试前的肚子疼。明明从小体质弱,爸妈对他多了几分娇惯。上到五年级学校作业增加了,测验考试勤了,不想明明的毛病也越来越多,以至发展到每逢测验或考试,他就肚子疼,父母只得给老师写假条。是生理的原因?还是心理的原因?或者是生理+心理的原因?明明不愿意参加测验、考试或许才是最根本的原因。

◎“他们都不喜欢我。有的孩子性格孤僻,不和群,或者受到了老师批评、同学的歧视,会向父母流露他们都不喜欢我的感受。或许其中的潜台词就是我不想上学了

◎“我不想上学了。有的孩子由于学习负担过重,产生恐惧等心理,干脆就直截了当地对父母说我不想上学了。对此,父母当然不答应。于是孩子很有可能自作主张不去上课,并以各种方式骗过父母和老师。

别小看了迟到、早退。某些心理学家认为,逃学现象多数是由迟到、早退发展而来。有的孩子为了有点自由时间,就晚来或早走。有的学校由于经常变换课程,对这些学生也往往不注意。这就需要家长和老师互相配合,也正是因为双方缺乏联系,造成了孩子逃学的后果。

4.破解孩子厌学难题

调整自己的期望值。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才,可是如果期望值定得过高,而不能取得孩子的认同,孩子怎么做也做不好,往往就会丧失信心,或造成孩子的心理压力,甚至采取消极行为。如果对孩子期望太低,或者没有期望任其发展,对孩子采取放任的态度,会使孩子得不到来自父母的应有的关照和激励,对孩子成长也是十分不利的。所以,要有一颗平常心,根据孩子的状况调整自己的期望,让孩子跳一跳,够得着。在这方面重要的是必须知道孩子到底在想什么、他们迫切需要什么。

让孩子体验成功。有的孩子逃学是由于存在学习障碍,在学习中没有成就感。研究表明,大约5%-10%的在校生属于学习障碍儿童。这些孩子智力正常,但因学习能力落后而导致成绩低下。有的是书写障碍,有的是阅读障碍,有的是数学障碍。遇到孩子学习表现不佳,父母和老师应当首先了解孩子的学习心理出现了什么问题,严重到什么程度。善于为孩子设计一个个别指导方案,针对特殊的学习能力不足进行培训。同时鼓励他们的微小进步,让孩子体验成功,从而增加他的学习兴趣。

冷静对待老师告状。每当孩子在学校表现不好或者学习成绩欠佳,老师往往会请家长,向父母告孩子的状。一些父母便不问青红皂白对孩子一顿训斥,或者大打出手。也许孩子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也许孩子有一肚子的委屈,也许老师有对孩子的偏见……而这样一来,孩子根本没有表达的机会,反而加深了与父母、老师的对立情绪,逃学便是反抗的一种表现。所以在老师反映孩子在学校不良表现之后,要冷静地听孩子说说自己的认识、感受,然后再发表议论、教育孩子也不晚。

教孩子学会社会适应很重要。日本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拒绝上学的学生情况各有不同,值得关注的是许多逃学学生并非人们常说的那种学校恐惧症怠学,而是因为处理不好和同学以及教师的人际关系。所以重要的是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培养集体生活适应能力

    (原载《孩子你在想什么》北京出版社2005年版)

文章来源:关颖的博客http://blog.china.com.cn/guan_ying/art/823094.html

 

金峰边框20 - ddmxbk - 木香关注家庭教育金峰边框20 - ddmxbk - 木香关注家庭教育 金峰边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