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所谓的能力问题,全都是态度问题!

 自强不息在等你 2019-01-27

职场上有句话,“TA 这是能力问题,工作态度还是好的”。

通常做得不够好的时候,“能力问题”似乎就比较容易得到谅解。

从客观上看,时代、机缘、天赋、性格、出身、早年教育等等这些我们无法全然掌控的因素,确实关系重大,或许将我们的个人“能力”划定在某个范围内。

然而,个人选择的力量,依然是太被唱衰了。

事实上,在我们当前能力的边界,与我们所能达到的极限之间,依然有广阔的空间。

马云说,他坚信一个信念:态度比能力重要。你过去的态度,决定了你现在的能力。你现在的态度,决定了你未来的能力。

为何“能力”是由“态度”决定?因为“态度”就是,你想把自己“能力”的边界推到多远。

有态度的人,雷达开着

职场上能力比较强的人,有个共同特点,就是特别留意别人是怎么做的,什么方法能帮我做得更好。

他们的雷达始终开着——留意前沿趋势,琢磨前人经验,敏感更优方式。就好像学校中的那些学霸,总关心别的学霸用什么参考书、做什么题库一样。

职场上的技能,包罗万象,动态发展,并没有一本“工具大全”可以让你读完后就能一劳永逸。

怎么写清邮件、怎么有效开会、怎么管理时间、怎么活跃气氛……放眼望去,是日常中许多人在给你示范。

这一本本打开的书,看我们是否愿意去阅读、去琢磨、去实践。是在点滴中,我们慢慢地武装自己,变得更高效。

有态度的人,擅长自学

每个幼儿的母亲,大约都讨论过孩子吃饭的习惯问题,会有些孩子需要大人满世界追着喂。

当我们成年后,职场上也有“等投喂”和“自己吃”的大人。前者需要别人推动,后者自己买菜、自己点菜、自己搜索菜谱学做菜。

有能力的人,对未知的世界,有“我可以”的态度。

感谢互联网,整个世界亦是一本打开的书,我们可以自己搜索,可以跟人请教,可以买书上课,可以看帮助文件,可以边试边学……

这世界上肯定有挑战智商极限与情商高度的事,但现实中阻挡我们的,往往是“这没意思”、“这很难吧”、“我不行吧”、“以后再说”等态度。

是否能够自己动手、探索新知,很大程度上决定我们能走得多远,变得多强,过得多好。

优秀的人,往往有着强烈的渴望,要把事情做好。并因为此,他们独立思考、反思判断、提出建议、积极推动。

漫漫职场路上,要有那种“既然做了,就要做好”的劲头,才有机会去承担更大责任,赢得更多的胜利。

有态度的人,保持正念

负能量的人,抱怨一般有两个主题:一个是“我好倒霉啊”;另一个是“好差啊”。

开会遇堵车,我好倒霉啊,交通好差啊;马桶坏掉了,我好倒霉啊,物业好差啊;领导出差错,我好倒霉啊,领导好差啊;客户有问题,我好倒霉啊,客户好差啊;别人误会我,我好倒霉啊,别人好差啊……

嗯,是挺倒霉的,环境也可能是挺差的。时不时直抒胸臆“丧”一下,能消气解乏排毒养颜。但其实这样挺累的,周围人也跟着累。

保持正念,第一不要太过“升华”坏事。

堵车不至于天塌下来,都21世纪了抽水马桶迟早能修好,领导意见不同总有办法解决,各种倒霉事儿谁一辈子都要赶上成千上万次,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

思绪不要过久停留在不开心的小事上,不让小事侵蚀正面情绪。

其次,不要自觉“无能为力”。

抱怨外界很差、抱怨命运不济,说得诛心一点,潜台词是这事儿我没责任,而且我无力改变。

而正能量的人更多思考的是,怎么去把事情往好的方向推动,因为抱怨没啥用啊。

相信自己可以去改变境遇,有这点志气,才能有卷起袖子去行动的能力。

有态度的人,坚持不懈

正念满满、自我驱动的状态,推动我们以或许微不足道的速度成长,由量变达到质变,不断突破自己能力的边界。

一个人的人设,往往是靠细水长流建立起来的。

人设是这样,品牌是这样,做事也是这样。世间的道理就这么多,看你是否有意愿坚持去做。

这世上,有天赋的局限,有命运的束缚;这世上,有很多我们做不到的事。

可是,我们可以试试不用“能力问题”做原谅或逃避的借口。你若不全力以赴,你又如何知道自己到底可以走多远呢?

而在每一个时代、每一个阶层,都有人在选择尽力成为最好的自己。

正如达利欧在《原则》中所写:没有什么比“明白现实世界如何运作”并且“如何应对它”更重要的事了。而你在这个过程中的心态,决定了所有的差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