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内分泌科医师,看到这里,内心估计是有点崩溃的,该患者的确有20多年的糖尿病病史,但疼痛与糖尿病有关吗?或许无关,但临床就是这样复杂、实际,现在考验你的时刻到了。面对这样的患者,你下一步会怎么做?

患者此时已不能行走,体位变化时疼痛剧烈。
深吸一口气,检查先做起来。HbA1c:8.8%。血常规:WBC 20.93×109/L ↑,N 17.91×109/L↑。血培养:革兰阴性杆菌(大肠埃希菌)。降钙素原:1.05 ng/ml ↑(0.00~0.05)。布氏杆菌:阴性。全身骨扫描:T9~10骨代谢异常活跃,排除骨肿瘤。胸椎MRI提示骨质疏松症。超声检查:椎旁可探及两处低回声区约1~2 cm。
怎么治疗?先干好老本行,内科治疗包括常规降糖、对症支持治疗,根据药敏结果进行抗炎治疗,骨质疏松给予补充钙剂及活性维生素D等治疗。
可患者还是痛啊,难以缓解的疼痛,神秘的骨科症候……小伙伴们,一定要牢记多学科协同诊治的思维方式,骨科此时不上更待何时?
骨科手术时,以患者T10椎体为中心,背部正中切口,术中剥离双侧T8~12椎旁肌,显露双侧T8~12椎板及关节突关节,钳取坏死肉芽组织,留置病理,并应用生理盐水/碘伏反复冲洗,给予椎弓根螺钉及钛棒固定。术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疼痛明显缓解,无发热,血常规白细胞水平下降,顺利出院。

最最关键的是,骨科治疗的同时取了样本进行病理检查。让我们看看这例患者的骨组织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
病理诊断:T10椎体见纤维组织及骨组织,纤维组织增生,急慢性炎细胞浸润,个别似上皮样细胞。
病理未看到肿瘤细胞,提示以炎症细胞浸润为主。那么,到底是谁啃了患者的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