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史欣德教授 | <栀子金花丸、川贝枇杷膏>的群内问答

 jiezhukuaile 2019-01-28


//


1,请问史欣德老师,用栀子金花丸的抓手是什么?都是凉药。药店经常有客人喉咙痛一来就指名要栀子金花丸,外貌不壮实,无脸红,牙痛,喉咙痛,这样的病人是否可以服用金花丸呢?



史欣德教授答:


栀子金花丸把所有清热药都放进去了,加了有通便作用的大黃,所以对标准型的火热症象,一眼就能看出来。但有些人表面看上去並沒有太多火象,但咽喉很紅,很充血,小便黄,大便干燥,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用栀子金花丸,不一定就是典型的外象。而我们书上写的通常都是最标准的最典型的类型。

 

用栀子金花丸的抓手是大便干,小便黄色,喉咙痛。如果大便很顺很爽快,也不太臭,小便不太黄,喉咙痛,无论如何不要用栀子金花丸。


有很多人喉咙剧痛,痛到像刀割一样,但是看咽喉根本不充血,甚至有些人会很烦,却很困,困得眼皮都抬不起来,而且很冷,脸色灰暗,是寒性的咽喉疼痛,这种情况不能用栀子金花丸。“寒主收引凝滞”,当寒甚的时候,局部淤血,因寒主凝滞,就会产生淤血。(这里讲的淤血,不是医学上大面积淤血的概念)。寒凝血淤,喉咙剧痛,这种情况我建议他滴藿香正气水,有时滴完半支或一支就好了。用方子一般用麻附细辛汤在临床上一定要严格区别鉴定,寒和热的咽痛,通过舌苔、咽喉的充血度、和小便颜色,就很好鉴别。



2、川贝枇杷膏适用于肺燥兼痰的咳嗽,为何又说不适用于燥痰咳嗽,肺燥兼痰与燥痰不是一个意思吗?



史欣德教授答:


川贝枇杷膏里面含有很多润肺化痰的药,如:蜂蜜,杏仁,款冬花,瓜篓子,南沙参。吃了这些大便相对会比较稀一些。


如果看到舌苔很粘腻,这种情况任何的糖浆类都不合适,更别说用川贝枇杷膏了。虽然用了很多二陈汤的意思在里面,但总体加了很多蜂蜜很甜,所以咳嗽的时候嘴里特别的粘的,这种情况就不合适。


还有一种受寒的咳嗽,舌苔粘腻,就是怎么吐,粘痰都吐不干净的,用半夏都没有办法止住的,这种情况下我通常用麻黄,因为麻黄是风药里最燥的东西。早期的咳嗽,特别是像小青龙汤的这种咳嗽,无论如何你不要用川贝枇杷膏,因为肯定没有效果,而且症状会加重。


所以用川贝枇杷膏时,是有痰但又不是非常的重、湿,同时肺的阴液不是太够的这种情况。



3、能否请史老师给详细解说一下寒痰,湿痰,燥痰,肺阴虚痰的典型症状,以前觉得念慈庵川贝枇杷膏咳嗽适应症挺广的,很多时候可以用上,今天一听,犯迷糊了,咯少量粘痰不属于燥痰?肺阴虚的人是不是容易久咳,咽干痒,大便干呢?湿痰是不是又可分为偏寒湿与偏湿热呢?哈哈,我有些痰迷了?期待史老师的解答。   



史欣德教授答:


寒痰,湿痰,燥痰,肺阴虚痰的鉴定:


1、寒痰,就是清晰的泡沫痰,寒饮。教科书上典型的小青龙汤证就是大量的清晰泡沫痰,但临床上实际用小青龙汤很少见到这样的症状。如果被这个指征限制住了,小青龙汤的武之地就缩小很多。实际上我们判断寒饮的咳嗽,有时一点痰都没有,舌头伸出来是水滑的,病人口一点都不干,这就是寒饮的咳嗽。因为没有出现很严重的寒饮时候,实际寒饮在肺的气道里,不在咽喉,痰根本就吐不出来的。所以不要认为有寒痰就一定会有大量的清晰的泡沫痰,这个也就是我们临床上用不好小青龙汤的挺重要的原因。大家可以参看我的小青龙汤治疗咳嗽,就是我的理解。我走了很多弯路,才明白过来,这样使用的话,临床准确度也很高。(文章最后附史欣德老师临床的案例)


2、湿痰:痰比较大,大到像小金桔那样的,也比较容易咳出。

 

3、燥痰:如丝如沥,透明状的,丝状的,粘度大,像果冻样的透明胶冻样的。

 

4、肺阴虚痰:肺结核病人大多数都是这种类型的痰,这种情况不能用半夏,碰都碰不得。 


咳嗽非常复杂,我的研究生曾经统计过从古至今不少于3000首治疗咳嗽的方子。像小青龙汤,真武汤,猪苓汤,小柴胡去党参、生姜、红枣加干姜、五味子的辩方的咳嗽。用念慈庵川贝枇杷膏就没有用。


念慈庵川贝枇杷膏针对有点痰,但又不是典型严重的舌苔,又有点阴液不足,但是又不到三阴的这个区域的咳嗽,效果就非常不错的。 



4、那种肺结核、肺阴虚的燥咳痰,可以用麦门冬汤吗?麦门冬汤里有半夏的话。



史欣德教授答:


麦门冬汤的原文是,“火逆上气,咽喉不利,止逆下气者,麦门冬汤主之”,是治疗咽喉这个部位,咽喉部比较偏上的位置,有痰,阴液不足,舌苔干净,又一点都不腻,但喉咙始终不舒服有痰的感觉,这种情况下使用麦门冬汤。麦门冬汤的比例是麦门冬70g,半夏10g。因麦门冬贵,如果喉咙痛的不厉害的话,可以缩小麦门冬汤量,40g或50g都可以,效果也非常好。


至于肺结核的肺阴虚,已经是很燥的如沥如丝,千万不要用半夏。可以用补肺的阿胶汤和百合地黄汤,纯纯养阴的,通过养阴就能化痰。


大家千万不要忘了最常用的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这些都是肾虚水泛为痰,有些痰通过养阴,用地黄丸系列里的白术、茯苓来利水,痰就没了。所以像这种如沥如丝的这种只要不是大口大口,很松的那种痰,通常是不要去用半夏的,半夏总体还是蛮燥的。


还有一张很有意思的方子:金水六君煎,他是地黄、当归搭配而成,一看就是痰,但实际上阴水津液受掉了,阴血都不够,和痰湿夹杂在一起,就用这张方。如果是肺的阴不够,加上有痰,位置在咽喉的浅表处,用麦门冬汤。比如我用温胆汤治疗失眠的病人,觉得他经不起燥的话,我会加一点麦门冬,来护着他的一点阴分。


大家可能没有关注清上蠲痛汤,里面羌活搭配了麦门冬,很奇特的一张方。羌活也蛮燥的,搭配了麦门冬,喉咙燥的感觉就会减轻。因为羌活的量用得太大,或者用的不太当,病人干的位置也是在咽喉的部位,所以才这样搭配。



史欣德教授心得:咽喉疼痛的位置不同,治疗不太一样,所以方子要去仔细研究方与方的区别,熟悉要点和细节。什么情况下用这个方,理论上都没问题,都是阴虚有痰,怎么说都行,但是你要去用方,你就的仔细研究每张方子的适应症。




引史欣德教授关于咳嗽的案例分享

《我用小青龙汤的故事》

今天再跟大家讲一下小青龙汤的故事:


我是中医科班出身,大学本科时听老师讲方剂学,印象最深刻的是用小青龙汤要具备“寒饮”特征,即“咳嗽痰多而稀”或“咳吐大量清稀泡沫样痰”。


但是,几年门诊下来,急慢性咳嗽病人虽然很多,但很少发现“咳吐大量清稀泡沫痰”的病人,即使辨证为“寒咳”,又会因为少痰或无痰而不敢用,感觉小青龙汤没有“用武之地”。


一次亲身经历的咳嗽治疗,彻底改变了我对小青龙汤方证的认识。


某日,突然咳嗽,且咳得非常厉害,晚上尤甚,无法入睡,咳而无痰,且口干,用了一些常规药物治疗几日,丝毫无效。苦思原因,发现这次咳嗽的特点是:一到傍晚太阳落山的时候,就感觉身上有些冷,但是体温并不高,晚上10点左右就开始剧咳,心想应该是“寒咳”。虽然口干,但也不管三七二十一,我就给自己熬了一剂小青龙汤。哪知,服后不仅没有口更干,反而口中生津,咳嗽即止!一夜安睡到天亮。早上醒来一边感慨中医的伟大、庆幸自己学了中医,一边明白了原来小青龙汤证不一定要见到痰多的症状,也可以口干。


这次经历后,在门诊遇到咳嗽病人,第一看面色、唇色;第二问什么情况下咳嗽加重、什么情况下减轻;第三问大便的变化。如果面色、唇色不红,发暗;傍晚太阳落山后有怕冷感,咳嗽渐重,到晚上九、十点钟会越来越重;喝热水、洗热水澡时咳嗽略减轻;咳嗽后大便比平时稀(因方中有干姜、五味子,有很好的温中涩肠止泻的作用,所以小青龙汤原文中就有“下利”的或然证),舌不红,若又是水滑苔,就可以放心用小青龙汤了。


遇到小儿不能主诉病情的,就问家长:咳嗽后孩子早起眼晴是不是比平时小(眼睑轻度水肿)?若是,提示有寒饮,加上大便溏、水淋淋的舌苔,一般就可以用小青龙汤了。急性咳嗽,通常1~3剂咳止,1~2个月的咳嗽也就是3~5剂即可止咳。


关于小青龙汤的剂量,我在十多年前一般各药只用3克,近年来,因发现药材有效成分含量下降,除细辛用3克外,其他各药会用6克或10克。如果遇到老年人或体质弱点的,麻黄(都用生品)也只用5克,不喜欢辣的、酸的,干姜、五味子也只用6克,效果都很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