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ARQ087:有效率82.8%,肝内胆管癌患者的新希望!

 三毛99 2019-01-29

文丨癌度医学部


肝门内胆管癌(IHCC)是一种恶性程度比较高的肝脏肿瘤,早期患者几乎没有任何异常感觉,远期预后极差,5年生存率仅为5%。


但是近来,我国和东南亚国家该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西方国家,澳大利亚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近30年来肝内胆管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增加了20%-30%。


亚洲国家发病率最高的国家是泰国, 胆管癌发病率占所有原发性肝癌的80%, 中国的发病率仅次于泰国。既往这一罕见瘤种的治疗手段较少,但是最近有一些临床研究,可能会改变胆管癌的临床实践,给肝内胆管癌患者带来新希望!


随着二代测序的应用和完善,一些研究采用多组学方法对iCCA的基因谱及表达谱进行了分析, 发现了许多胆管癌相关的基因突变,越来越多的靶向药被用于胆管癌治疗。


表1  胆管癌临床研究.


肝内胆管癌人群中存在11%到45%的FGFR基因突变,10-16%为低于40岁的年轻患者,而FGFR突变尤其青睐女性患者,所以FGFR通路最为引人关注。在ClinicalTrials.gov和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开平台上查询胆管癌相关临床试验可以发现,FGFR抑制剂数量相当可观。


FGFR即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EGFR一样属于受体酪氨酸激酶家族(RTKs),有四种受体亚型(FGFR-1,2,3 和4)。FGFR在胚胎形成、创伤修复、血管生成等生理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FGFR也可以被肿瘤细胞利用,成为肿瘤发生发展的重要环节。


小编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个新药,它的名字叫 Derazantinib ,代号是ARQ 087,是Roivant Sciences公司开发的一种泛FGFR抑制剂,在2015年被FDA和EMA授予孤儿药资格。


近日,该药物针对FGFR突变的实体瘤患者的一项1/2期临床研究刚结束,结果显示,对FGFR2融合的肝内胆管癌,疾病控制率达到了82.8%。


研究设计


Derazantinib(ARQ 087)的这次I ∕ II期,开放性标记,剂量递增,多中心临床研究,纳入29名肝内胆管癌晚期患者,经NGS或者FISH测定为FGFR2融合突变。


其中2名患者,400mg一日一次;其他患者300mg一日一次。28天一个周期。主要研究终点是总生存期(OS)和无进展生存期(PFS),其他次要终点是总体响应率(ORR) 和疾病控制率(DCR)


治疗效果


入组的29名患者没有人达到CR(完全缓解),20.7%的患者达到PR(部分缓解),62.1%的患者达到SD(稳定),17.2%患者进展了。


图1  临床试验治疗结果


图2  临床试验疗效瀑布图


由图2可以看出,药物的客观缓解率(ORR)为20.7%,中位持续缓解时间(DOR)为4.6个月,疾病控制率(DCR)高达82.8%。至截稿期,中位随访20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5.7个月,效果好于二线化疗。唯一的不足,是总生存期(OS)的终点没有达到。


图3  临床试验的PFS和OS结果


安全性


最常见的不良事件基本为1/2级,每个患者都至少经历了一个不良事件。3级或以上不良事件有乏力(5%)、ALT水平升高(5%)、AST水平升高(10%)、视物模糊(5%)、呕吐(5%)、胃炎(5%)和贫血(5%)。其中约有75.9%患者血清磷酸盐升高,三名患者达到3级。


Derazantinib展现了初步的抗肿瘤活性,安全性也不错,希望进一步的临床试验带来更多好消息,给肝内胆管癌患者带来新希望!


——————

参考文献:

Vincenzo Mazzaferro, Bassel F. El-Rayes, Michele Droz dit Busset, et al. Derazantinib (ARQ 087) in advanced or inoperable FGFR2 gene fusion-positive 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 British Journal of cancer. 201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