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北京的城门结构简述(老北京城门系列之一)

 zqbxi 2019-01-29

老北京城门楼子高大威武的雄姿是让人脑海里挥之不去的印象,系列整理出来以飨一睹逝去的曾经风采。

老北京城门的构成有二种类型:

1. 城楼型城门:

城楼修建在与左右城墙紧密相连的一个墩台之上,城楼墩台的下边开辟一个或三个方型或拱形的门洞,每个门洞处安有两扇对开的大门。

紫禁城和皇城的城门基本上都是这种类型。

2.防御型城门:

防御型城门是为抵御外敌侵略及保护城墙内设施和人员安全的城门,由城楼、城门洞、箭楼、瓮城、闸楼、瓮城门、护城河、城门桥等构成的一整套防御体系。

北京内城和外城的城门基本都属于这种类型。

下面着重介绍老北京的防御型城门的结构:

老北京的城门结构简述(老北京城门系列之一)

安定门城门为例的结构示意图

内城和外城的城楼

老北京不管是什么型式的城门,无论大小都建有城楼,城楼是一座城门的主体建筑。城楼坐落在一个墩台之上,与左右的城墙紧密相连。城楼下有门洞是连接城内城外人员和物资往来的通道,门洞内通常会安装厚重的两扇大门。

内城的九座城楼:内城的九个城楼修建于明正统年间,各城楼都是重檐歇山顶,上铺灰筒瓦,绿琉璃瓦剪边。城楼一般构造都是各城楼都有上下两层,可供守城将士登楼望远、警戒四方。虽然形制一样,但各城楼的具体建造规格却不太一样。

正阳门的其位置在正南,起到国门作用,所以修建的规格建制最高,在各城楼中是最蔚为壮观的;崇文门、宣武门规格建制稍差;其他面向东、西、北方向的城楼规格建制更相对低一些。

老北京的城门结构简述(老北京城门系列之一)

1860年正阳门城楼南面

外城的七座城楼:开始修建于明嘉靖年间,各城楼都比内城矮小。最高大的是位于正南的永定门,为重檐歇山顶,面阔7间,进深3间,与正阳门遥相呼应;规格建制稍差些的是广安门;广渠门、左安门、右安门,它们都是单檐歇山顶一层的城楼;东便门和西便门的城楼规格建制则更小一些

老北京的城门结构简述(老北京城门系列之一)

1905年前后从箭楼上拍摄的永定门城楼

1内城和外城的箭楼

不管内城或外城,防御型城门城楼的正前方外围都还有一座上面布满窗口的建筑,这些窗口叫做箭窗,可供侵犯着来犯时射箭御敌,故这座建筑称作箭楼。各城门的箭楼形制也不尽相同,正阳门的箭楼最雄伟壮观。东南西三面设有四层箭窗,南面共有52孔,东西两面各有21孔,是北京城内各箭楼中最高大和箭窗最多的。

最重要的是箭楼是没有城门的,在内城的9个箭楼中,只有前门箭楼下面开有安装城门的门洞,这个城门平时不开启,专供皇家的龙车凤辇行走,仅供皇帝出入城时使用。

除去正阳门箭楼,其余8座内城的箭楼的规格形制大同小异,只有西直门箭楼有80个箭窗,其余的均为82孔箭窗。

老北京的城门结构简述(老北京城门系列之一)

1931年西直门箭楼西北面

外城箭楼的规格形制更小。永定门箭楼正面有两排箭窗,每排7孔,左右两侧两排箭孔,每排3孔,共有26个箭孔;广安门、广渠门、左安门、右安门四门每座箭楼只有22个箭孔;东便门和西便门甚至少到只有8个箭孔。外城门的瓮城没有闸楼和瓮城门,与内城的箭楼形制不同,在外城箭楼下部修建有供进出瓮城的城门。

老北京的城门结构简述(老北京城门系列之一)

1916年 永定门箭楼正面

内城和外城的瓮城

古时候打仗时,每座城池的城门是防御最薄弱的环节,守城会以城门为重点,攻城也会是以城门为重点。于是加强城门的防御就成了很重要的问题。

聪明的古代人,在箭楼的左右两侧建有城墙与相对应的城楼和城墙连为一体的附属建筑,在城门处形成了一个个向外突出,称为"瓮城"的封闭区域小城,起到即把城楼的防御线外移,增强了保护城楼安全的双重作用。瓮城,又称月城、曲池。

内城的瓮城的平面形状有多种外形,东直门、西直门的瓮城是正方形的;正阳门、德胜门的瓮城是长方形的;东便门、西便门的瓮城是半圆形的。

正阳门的瓮城占地面积最大,形制也最为特殊。

老北京的城门结构简述(老北京城门系列之一)

正阳门城门楼、箭楼、闸楼、瓮城门洞

内城的瓮城门,只有正阳门的瓮城里开了三个门,除了箭楼正下边的一个门外,还在翁城墙左右两侧闸楼下各开了一个瓮城门。

而其它内城门的瓮城无论大小都只设有一座闸楼和一个瓮城门。内城各城门的瓮城所开门的朝向是有讲究的,同一边的城墙上的各瓮城门都正对而开,东边城墙的东直门的瓮城门朝南,朝阳门的瓮城门朝北,两个瓮城门脸对脸;同样,西边城墙上的西直门瓮城门朝南,阜成门瓮城门朝北;南城墙上的崇文门与宣武门都是如此,崇文门瓮城门朝西,宣武门瓮城门朝东;惟独只有北边城墙上的德胜门、安定门是个例外,两座瓮城的城门都朝东,不知何缘故?猜测因两座瓮城内是供奉真武大帝的真武庙,可能是迎取道家紫气东来之意。

外城的瓮城比内城小很多,瓮城的城墙上都不开门,出入在箭楼下边正中的门洞通行。

老北京的城门结构简述(老北京城门系列之一)

1900年广安门箭楼西面(城外)

内城门瓮城的闸楼

闸楼是内城门的特有建筑,建在瓮城门的瓮城墙之上,形状就好比是小一号的箭楼。闸楼也是三面儿辟有箭窗。瓮城门没有常规的安装门扇似的对开大门,而在闸楼上安装由闸楼控制的垂直安装,且重量很沉重千斤闸。这样战争来临时就不怕敌方利用火攻、撞击等手段进攻。可以吊起或放下的"千斤闸",战时可放下千斤闸关闭瓮城门通道,用来防守阻挡敌军入侵;平时则是提起千斤闸,开通瓮城门通道,便于是城内外的物资出运、人员交通往来。那时人员和物资入城就必须就通过瓮城门进入瓮城后,再经城门入城,反之是通过城门、瓮城门出城。

外城七门的城门,箭楼正中都修建有城门洞,瓮城城墙上都不开门,由于没有瓮城门,因此也就没有了闸楼和千斤闸,城内外往来出入都由箭楼下边正中的门洞通行。

老北京的城门结构简述(老北京城门系列之一)

西直门闸楼下的千斤闸

内城瓮城内的庙宇

北京内城的九座城门的瓮城里都建有庙宇,称为"九门十庙"。除正阳门外,每座城门都只建一座供奉关公的关帝庙;只有处在城北的安定门、德胜门二座城门供奉的是真武大帝的真武庙;惟独正阳门建有有两座庙,一座关帝庙,一座观音庙。朝阳门瓮城内也建有关帝庙,但庙里只有神牌而没有神像。因此留下了"九门十座庙,一庙无神道"的说法。

老北京的城门结构简述(老北京城门系列之一)

1890年正阳门瓮城内的两座庙宇(左为观音庙,右为关帝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