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理核心素养与地理核心概念、地理思想方法、地理专题教学方法 (一)地理核心概念 《地理教育国际宪章》中指出:学习地理的一些主要概念有:位置和分布、地方、人与环境的关系、空间的相互作用、区域。这里谈的主要概念就是核心概念。地理核心概念是指居于地理学科中心位置、具有较强统摄力和广泛解释力的概念。现在许多地理学者都认为地理核心概念有九个包括位置、分布、地方、区域、尺度、地理过程、 空间相互作用、 地理环境和人地关系。它们是组成地理学科课程的关键概念,是构成地理学科知识体系的节点。 (二)地理核心素养 由人地观念、空间能力、区域分析、过程解释、尺度关联、家国情怀和地理表达等构成。人地观念由人地关系概念支撑;空间能力由位置、分布、地方、空间相互作用、地理环境等概念支撑;区域分析由位置、区域、空间相互作用、地理环境等概念支撑;过程解释由地理过程这一概念支撑;尺度关联由尺度、地方、区域、分布、地理过程等概念支撑;家国情怀由地方、区域等概念支撑;对于地理表达,《重新发现地理学》中指出,地理学空间表述的方法与一整套核心的空间概念(包括区位、区域、分布、空间相互作用、尺度和变化)紧密联系。 (三)地理思想与方法 高中地理课程内容反映地理学的本质,体现地理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引导学生运用地理思想和方法观察周遭环境和解决地理问题,是地理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学生只有掌握了地理思想和方法,才会对地理学科有更深的体悟。地理基本思想包括人地关系思想、尺度思想、整体性思想和因地制宜思想等,地理基本方法包括地图法、地理实验法、地理调查法和区域比较法等。这些地理思想方法与地理核心概念有着紧密的联系。 (四)地理专题教学方法 分为目标专题教学方法和内容专题教学方法。内容专题教学方法既包括自然地理专题教学方法,如土壤教学方法、植被教学方法,又包括人文地理专题教学方法,如海洋权益教学方法。地理教师需要全面、准确地把握学生认识“普通内容专题”的认知结构,因为理清学生的认知结构是普通内容专题教学方法的关键。譬如,对于“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的教学,地理教师需要通过学习地理学理论中的相关内容,结合中学地理课程内容,梳理出学生认识“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的认知结构(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可以通过地形、气候、母质、生物和时间等来反映)。地理教师在把握此认知结构的基础上,再结合具体内容因子,找寻和选择适当的地理一般教学方法。专题教学的选择无不与地理核心概念、地理主干知识结构紧密有关。 二、九大地理核心概念的理解: (一)位置 位置是某一事物与周围事物的空间关系的总和,具有不可重复性和相对性。位置包括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位置不同,充填其内的内容及其组织就不相同。位置能够反映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特征,影响地理活动的发展。 分布是指地理事物在地球表层展开的空间范围和位置排列状态,以及它们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的区域分异。引导学生分析空间分布实况、觉察空间分布格局、揭示空间分布规律,是地理教学的重要任务。 (三)地方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认识地方的自然特征和人对环境的观念和行为是理解人和地方的相互关系的基础。地方不仅有其客观属性,而且存在主观属性,如地方认同、地方依恋。地球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地方,培养学生形成地方感觉,是地理教学的任务之一。 (四)区域区域是按某些准则界定的地方,是研习和开发环境时便于处理的单位。区域在时空上都是动态的。从其诞生之日起,就自始至终把地球表层的区域作为研究客体,并以区域地理作为主要研究内容。可以说,区域地理是地理学中最古老、最核心的部分。义务教育地理课程内容以区域地理为主,包括区域划分、区域特征、区域差异和区域发展等内容。高中地理课程内容中也包含区域可持续发展等内容。 (五)尺度尺度是指地理事象在空间和时间上的量度,即空间范围大小和时间间隔长短,又可指观察和研究地理事象时所采用的空间和时间单位。地理学研究对象存在于特定的时空共轭尺度和时空耦合关系之中。地理教科书中也蕴含着尺度划分、尺度关联和尺度效应等思想内容。 (六)地理过程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之中。地理学家看问题的方式之一就是要解释所观察的地理事象的空间变化。如果离开了地理学事件随时间演化的过程分析,就只能把地理学变成一门静态的、表象的甚至是僵死的学科。基本地理过程包括气候过程、地貌过程、水文过程和人口过程等。所以,地理过程应当作为地理核心概念之一。 (七)空间相互作用全球各地的人口、资源和信息等分布并不均匀。为了发展,人们需要对其进行交换,从而出现了人流、物流、能量流和信息流,产生了空间相互作用。对空间相互作用的洞察,有利于学生理解区际联系和形成合作意识。 (八)地理环境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自然地理环境由地形、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要素组成,人文地理环境由经济、聚落、文化、交通、社会、政治等要素组成。要想充分理解地理环境,就必须明白地理环境的各要素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这是地理学综合性特点的体现,也是地理教学的重要目标。一定的地理环境条件形成特定的地理景观。学生在认识地理景观时要从理解地理环境入手。
人地关系包括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地理学者经常思考 “怎样使它有利于人类和自然环境” 这一问题。可以说,人地关系是地理学研究的永恒主题。近百年来,我国地理课程标准非常重视学生对人地关系的理解。人地关系思想已作为一项重要的指导思想。 |
|
来自: 缘来是你9520 > 《地理 作文素材 外貌 心理 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