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脾出于隐白,隐白者,足大趾之端内侧也,为井木;溜于大都,大都,本节之后下,陷者之中也,为荥;注于太白,太白,腕骨之下也,为俞;行于商丘,丘商,内踝之下,陷者之中也,为经;入于阴之陵泉,阴之陵泉,辅骨之下,陷者之中也,伸而得之,为合。足太阴也。 【译文】脾经的脉气出于隐白穴,隐白位于足大指端的内侧,称之为井木;脉气由此流到大都穴,大都在足大指本节后内侧陷中,称之为荥;脉气由此注入太白穴,太白在足内侧腕骨之下,称之为腧;脉气由此通过商丘穴,商丘在足内踝下微前陷中,称之为经;脉气由此入归于阴陵泉,阴陵泉在膝内侧辅骨下陷中,伸足即可得穴,称之为合。这是足太阴脾经所属的五腧穴。 【说明】本节论述的是足太阴脾经所属的五腧穴,夫天气在上,水泉在下,地居于中,脾为阴中之至阴,而主坤土,不曰阴陵泉,而曰阴之陵泉,谓地下之泉水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