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词一图·全导联 T 波倒置

 小猪佩奇大家庭 2019-01-30

【关键词】全导联 T 波倒置;肺栓塞;心肌梗死;应激性心肌病


   T 波是心电图中变化最快、最多的波,并能分成多种类型。Walder 于 1991 年首先提出全导联 T 波倒置(global T wave inversion)的心电图新概念。


[心电图表现] 

(1)全导联 T 波倒置:狭义概念是指除 aVR 导联之外所有导联的 T 波倒置,广义而言还可包括下列一项情况:①TV1 直立;②TⅢ直立但 TaVF 倒置;③TaVL 直立但 TⅠ倒置(图 1)。 

(2)T 波对称性倒置:右束支阻滞及左室肥大存在时亦不被掩盖。 

(3)QTc 间期延长或能达到获得性长 QT 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发生机制] 

   发生机制尚不清楚,推测与下列因素有关:①各种原因引起的复极向量异常:正常时,T 电轴与 QRS 电轴方向大致相同。全导联 T 波倒置时,额面 QRS 电轴还在正常范围,而 T 电轴却处在- 100°~ - 170°之间,位于西北第四象限,与正常复极方向完全相反。这种复极异常属于原发性 T 波改变或 T 波记忆;②神经内分泌异常:儿茶酚胺过度增高后引起心肌顿抑;③伴有遗传基础:属于先天性离子通道病(主要是 K+ 通道异常)等。


[病因与鉴别] 

   病因主要包括:急性心肌梗死、应激性心肌病和肺栓塞。

主要鉴别诊断包括:

①心肌梗死:前降支闭塞引起的急性心肌缺血、梗死,广泛累及了左室前壁(使 V2~V4、Ⅰ、aVL 导联 T 波倒置);

②肺栓塞:严重的肺栓塞伴右室受累显著(使Ⅲ、aVF、V1~V3 等导联 T 波倒置),V1 和Ⅲ导联 T 波倒置程度较深;

③应激性心肌病:左室心尖部及左室侧后壁均受累(aVR 导联 T 波直立)、V1 导联 T 波可直立。


[评价] 

①临床意义:其常因急性心肌梗死、应激性心肌病、肺栓塞、急性脑血管病、嗜铬细胞瘤、心肌炎、心包炎、心脏转移瘤、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电解质紊乱等情况而发生,需要结合临床进行鉴别;

②预后意义:全导联 T 波倒置不增加死亡风险,少数能发生尖端扭转型室速;

③有助于肺栓塞的诊断:早期肺栓塞的诊断易被忽视,多数重度肺栓塞患者(近 70%)伴有全导联T 波倒置,对诊断有重要意义,并有助于病情严重程度的判断;

④流行病学资料表明,女性患者占绝大多数,一组 100 例患者的报道中,82例为女性,机制不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