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海东盛国”之称的渤海国是如何建立的?

 尚宫女史 2019-01-30

素有“海东盛国”之称又神秘无比的渤海国曾是唐朝时期东北部的一个夷狄政权,从武则天时期开始建国到五代十国时期契丹的耶律阿保机将其灭亡,共存在了二百多年的时间。它和新罗一样都是大唐的附属国,但又比新罗的自治程度高。一度称霸东北地区,但在时间的荒漠中,渤海国最终还是消失无踪。

在被契丹所灭后,曾数次起兵反抗,终还是被镇压了下去,能够成为国家存在过的见证的文字并没有流传下来,以至于渤海国成了一个神秘的存在,能记载其简略历史的也就只有两唐书和日本的一些记载。正因为记载太少,很难窥其原貌,即便是已知的一些记载,也是存在着不少争议。因此所有围绕渤海国的一切都还只是个大概,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渤海国是个以靺鞨族人为主体的政权,其建国是在武则天时期,开创者是大祚荣,大祚荣隶属的靺鞨部落曾依附于高句丽,在大唐灭掉高句丽之后,李治将大祚荣的靺鞨部人迁到了营州统一管理,营州聚集了很多部落的人,算是一个杂居地。在最开始,这里还算是比较平静,但到了696年,发生了著名的营州之乱。

当时契丹闹饥荒,营州都督赵文翙不肯接济,契丹大贺氏部落联盟首领李尽忠联合妻兄孙万荣起兵反武,他们很快就占领了营州,这次叛乱对武周政权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武则天派出的第一支平叛的军队几乎全军覆没,而到了第二年以王孝杰为首的精锐孤军深入攻打契丹,因为援军不至而大败。

武则天平定这次叛乱用了两年的时间,还是联合后突厥才终于平定了营州之乱,但是东北地区的很多部落却失去了控制,乞四比羽与乞乞仲象率领靺鞨人逃往辽东,即便武则天采取招抚手段封两人为许国公和震国公,但是两人拒绝接受,依旧继续逃亡。在两人相继去世之后,乞乞仲象的儿子大祚荣率领靺鞨族人在天门岭打败了唐军。

当大祚荣跑到东牟山的时候,依靠地理优势,又加上依附于后突厥,终于建立了震国,这就是后来的渤海国,大祚荣自称震国王。初立的震国还是比较弱小的,只是大祚荣与后突厥和新罗建立了联系,为震国的发展提供了喘息的机会,并很快发展成一个不小的国家,有人口十万户,有疆域五千里。东北接黑水靺鞨,西联后突厥和契丹,南接新罗。

唐中宗时期,大祚荣向唐称臣,开始接受大唐的册封,正式成为大唐的附属地。唐玄宗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在其辖地设忽汗州。大祚荣去世之后,其子大武艺继位,即渤海武王,继续接受唐玄宗的册封,但在治内实行自治,因为山高水远,大唐也只能任由大武艺如此。但是大武艺注定是一个强势的人,在他统治期间大肆扩张领土。

后来黑水靺鞨归顺了大唐,这引发了大武艺的恐惧,害怕大唐和黑水靺鞨联合夹击其国,于是准备出兵讨伐黑水靺鞨,出兵的将领定为大武艺的弟弟大门艺,不过大门艺曾经作为质子在长安待过一段时间,对大唐产生了深深的畏服,因此不愿意开罪大唐,兄弟两人决裂。大门艺入唐,大武艺则试图联合日本和契丹攻打大唐领土,并试图刺杀大门艺。

不过大武艺进攻大唐并不顺利,最后决定谢罪退兵,大唐和渤海国又恢复了友好的宗藩关系。大武艺去世之后,其子大钦茂继位,即渤海文王。如果说渤海武王主要的功绩是扩张领土的话,那么渤海文王的功绩则是仿照大唐的制度建立中央集团统治,实行五京制,设三省六部,发展经济,加强与大唐和日本的友好往来,让渤海国的发展蒸蒸日上。

唐代宗继位之初,下诏升渤海为国,即渤海国,而大钦茂为渤海国第一位真正被大唐册封的渤海国王,自此,渤海国真正建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