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跟骨病变,等你分析 | 读片专栏1007期

 凝炼mq7v2a7z0e 2019-01-30

跟骨病变

沙漠之狼

2019年01月30日

临床资料


女,53Y。跟骨区行走时疼痛。8年前有外伤史,当时无特殊治疗及摄片。PE:局部无红肿,有轻压痛。囊变区CT值—40---—90HU。





结果:跟骨脂肪瘤

(小块骨组织及脂肪组织.考虑脂肪瘤。手术刮除病灶,取髂骨植骨)


小   结

分析:

骨脂肪瘤起源于骨髓脂肪组织,可因伴有其他不同的间叶成分而分别称为纤维脂肪瘤、肌脂肪瘤、血管脂肪瘤等。


脂肪瘤也可通过组织化生而成骨,称为骨化性脂肪瘤。骨脂肪瘤较罕见,约占原发性骨肿瘤的0.13%~0.16%,占良性骨肿瘤的0.23%~0.36%。本病也可以起源于骨膜或与骨膜密切相连的软组织,称为骨旁脂肪瘤。


国内文献报道患者发病年龄在21~89岁之间,中位数40岁,男女患病比例约2∶1,而14岁以下患者未见报道,这可能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含脂肪成分多的黄骨髓也逐渐增多,为骨内脂肪瘤的发生提供了组织学基础有关。


既往文献报道发病部位有四肢长骨、跟骨、距骨、颅骨、肋骨、髂骨、肩胛骨及腰椎关节突等,以发生于四肢长骨及跟骨相对较多。大多数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偶然发现,部分患者轻微疼痛,少数患者病变部位肿痛,休息后不能缓解。


影像学表现:

复习既往相关文献及结合本例患者影像资料可以发现,病灶共同特点表现为病灶骨内类圆形不规则形透亮区脂肪密度脂肪信号影,无明显骨膜反应及软组织肿瘤影,病灶以单发多见,多发见。X线平片表现为类圆形或不规则形透亮区,边缘大部分较清晰,可见硬化边缘,部分内部可见粗大骨嵴影(发育不良的粗大骨小梁所致可能)。


CT上表现为病灶内充满脂肪密度影,病灶边缘可不规则并见分叶征,周围可见厚薄不均或相对较均匀的硬化边缘,病灶边缘及中心可见结节状钙化影(可能由于脂肪组织液化坏死而继发的营养不良性钙化所致),及部分病灶内可见粗细不均的骨性间隔(可能与肿瘤组织压迫刺激骨质反应性增生有关)。


MRI表现为边缘清晰的短T1、稍长T2信号影,压脂序列上表现为低信号影,内可见线条状长T1、短T2信号的纤维分隔影,边缘可见长T1、短T2信号的硬化边缘,另外,部分病灶内可见囊状长T1长T2信号影,考虑为脂肪坏死液化或脂肪粘液变性所形成的囊肿。


MRI增强扫描瘤体中央无明显强化,边缘可见细线状环形强化,考虑为肿瘤包膜强化所致。在部分合并感染、骨化或者钙化的病例中,脂肪抑制序列图像上表现为弥漫性高信号,但其原因尚不清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