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过度活动症(OAB)是泌尿外科常见疾病。其定义为以尿急为主要表现,多数伴有尿频或夜尿增多,有或没有急迫性尿失禁的临床症候群,同时排除泌尿系感染或其他明显的病理学变化。尿流动力学上表现为膀胱逼尿肌不稳定收缩。 OAB 在人群中的患病率较高。据统计,我国 OAB 的总体患病率约为 6%。OAB 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工作和生活,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困扰,不断的求医问药也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一线 OAB 治疗 根据 AUA 指南,OAB 的一线治疗选择包括行为治疗和生活习惯干预。 控制液体摄入量,戒烟,减少刺激性饮食摄入(咖啡因、碳酸饮料和酒精等); 鼓励患者进行膀胱训练,尝试定时排尿,并逐渐延长定期排尿间隔时间,增加膀胱容量; 盆底功能训练,锻炼盆底肌肉加强尿道控尿能力、重建储尿期抑制性神经通路,改善尿频和尿急。 二线 OAB 治疗 OAB 的二线治疗是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抗胆碱能药物和β3 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 目前常用的抗胆碱能药物包括托特罗定、索利那新等,通过抑制膀胱内的 M 受体,抑制逼尿肌不稳定收缩,从而缓解 OAB 症状。M 受体阻滞剂初始应用时效果较好,但其最大的问题在于长期应用的副作用,患者依从性差。 其副作用包括口干、头晕、视力模糊和认知障碍等。仅有少数患者能坚持长期用药。据统计,30%~77% 的患者在一年内停用 M 受体阻滞剂。 新型β3 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米拉贝隆也获批用于 OAB,它可以明显缓解患者的尿急症状,减少排尿次数,抑制急迫性尿失禁,且不良反应显著低于 M 受体阻滞剂,尤其适用于老年患者的治疗。 三线 OAB 治疗 三线治疗方案更具有侵袭性,但可用于改善难治性 OAB 的症状。三线治疗方案包括逼尿肌内肉毒素(BTX)注射、骶神经电刺激、胫神经电刺激等。 肉毒素就是所谓的瘦脸针,常用于面部皮肤注射,通过阻止乙酰胆碱的释放引起肌肉的迟缓性麻痹,所以许多女性注射完肉毒素后会显得面部肌肉僵硬。而逼尿肌内 BTX 注射也是利用这一原理,通过膀胱镜向逼尿肌内多点注射 MTX 起到缓解逼尿肌过度活动的作用,简单说,麻痹了逼尿肌自然就抑制了尿频和尿急。 神经电刺激即通过电流刺激外周神经诱导抑制性神经反射来抑制逼尿肌收缩,目前 FDA 已批准骶神经电刺激和胫神经电刺激用于治疗 OAB。其原理都是通过体内置入神经刺激器,电脉冲刺激骶神经或胫神经以改变其活动并纠正错误的神经信息,从而调节膀胱神经细胞的活动。 膀胱安灯 OAB 治疗黑科技 近期,Nature 上发表了一篇利用光遗传学技术治疗 OAB 的文章。该技术利用光来调节膀胱中的神经细胞。 膀胱中的神经细胞经过基因改造可以表达能抑制神经细胞活动的光敏蛋白。研究者在大鼠的膀胱内植入一个可伸缩的高精度传感器,用于测量膀胱周长的变化,传感器连接到发光二极管(LED),这些部件通过导线连接到植入腹部的无线电发射器。 传感器将膀胱尺寸数据传送到发射器,然后将该信息传输到记录和监测膀胱功能的外部设备。若数据显示膀胱排空异常频繁,外部装置将无线信号发回发射器,导致 LED 开启。发出的绿光激活了膀胱神经细胞中的光敏蛋白,抑制了神经细胞活化并组织其向大脑发送信号,从而抑制了尿频。 (图片来源于参考文献) 这种黑科技的原理类似于已在临床上大规模应用的植入式心脏除颤器(ICD)。ICD 可以自动快速识别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且能够不经过人为干预而自动发挥放电除颤。 尽管暂时不能应用于临床,这种治疗 OAB 的装置仍是一个突破性的成果。通过相似的原理,如果将它置入胃上,检测胃的伸展并传递这些信息以增强饱腹感,可以控制肥胖。置入脑中,抑制神经元的冲动从而抑制静止性震颤…… 总之,这个治疗系统能够对神经系统进行特定的稳定刺激,对于器官障碍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