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铎书法中的“涨墨”

 吕剑藏书 2019-01-31

用墨是书法技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历来十分为书法家所重视。董其昌曾说:“字之巧处在用笔,尤在用墨”。历代书法家都非常注重用墨这一书法技法的运用与研究。

王铎书法中的“涨墨”

颜真卿《祭侄文稿》

涨墨,即墨入纸后,很快沿笔、纸的接触点向外涨晕,使墨迹膨胀扩大。涨墨技法是依靠笔法的轻重缓急,使墨在宣纸上自然晕化,表现出丰富的书法质感。书法创作中大量使用涨墨技法的首推明末清初的王铎,可以说他的涨墨技法已经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王铎书法中的“涨墨”

纵览王铎的书作,不论是条幅、对联、手卷甚至在临帖中,都大量的使用涨墨。以其手卷《奉龚孝升书》为例,作品中通篇使用的涨墨与夸张的竖长线条、枯笔线条参差呼应,妙趣天成,产生了强烈的节奏感,构成了完美的视觉冲击力,极大地丰富了作品的内涵,增强了作品在形式上的强烈对比。

王铎书法中的“涨墨”

王铎手卷《奉龚孝升书》

王铎书法中的“涨墨”

王铎手卷《奉龚孝升书》

王铎早年笔法受“二王”的影响,笔势较为平和,行笔温润,中年学习米芾后,在其基础上笔势、笔法都有了明显改变与创新。首先,笔法由圆润转为方折处居多。米芾书法中弧线笔画常以转笔写成,表现其方折之意,而非“二王”的圆转。王铎在米芾笔法的基础上,进而夸张运用,激荡跳跃,方折劲挺。其次,王铎一反“二王”、米芾侧锋落笔、匀称铺毫的惯式,发展成为落笔成点、反毫平铺的运笔方法,或圆点、或方点、或侧点,与折角处突出的方折劲挺之态共同构成了王铎创新的笔法特征,加之其笔画的挺拔劲直,共同形成了刚健的线质和激荡起伏的用笔节奏。

王铎书法中的“涨墨”

王铎行书立轴 绢本

王铎笔法的创新为其书法作品中墨法的运用提供了创作基础。他在中国画中领悟到用墨之道,并大胆运用到书法创作中,利用墨之浓、淡、干、湿在画面中产生的千丝万缕之变化,来增强书法作品的整体视觉效果,使其作品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王铎书法中的“涨墨”

王铎《行书赠单大年家丈立轴》绫本,书于丁亥年

王铎48岁时所作的《临王羲之小园子帖》,将其涨墨技法运用之神体现的淋漓尽致。整幅作品中,墨的枯润、浓淡形成反差,让作品有了动荡和跳跃之感,起首“仆”字的左偏旁完全被涨为墨团,当写至第九字“杂”字时,其涨墨效果远超第一字,更出奇的是“可”字已经涨成了一个“,”形态。

王铎书法中的“涨墨”

王铎《临王羲之小园子帖》

王铎写字时,蘸墨往往很饱满,用墨由重渐次枯燥,直至用尽时方才重新蘸墨,所以我们看到的通篇作品墨色浓淡参差、燥润相映,别有韵致。

王铎书法中的“涨墨”

王铎《草书临帖扇面》金笺本

王铎涨墨的运用使其书法作品的风格有别于典雅婉转、流美新妍的魏晋之风,虽取法“二王”但又与之迥然不同。“二王”用笔圆转秀丽,王铎则是方圆兼施;“二王”用墨均匀润泽,王铎是涨墨浓墨干湿并用,丰富了书法用笔用墨的空间,形成了极具渲染力的视觉艺术效果。

王铎书法中的“涨墨”

王铎《五律夜高邮作书诗轴》

王铎在书法作品中涨墨效果的运用对清代以后书法的发展,尤其是近现代书法有很大的影响。其书法作品不仅克服了刻贴所带来的局限以及大幅巨制的空乏之感,而且为作品平添了一种酣畅之气,更赋予了作品一种鲜活的精神内涵。王铎对中国书法的高度领悟、前人审美定式的突破,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成为中国书法史上入古出新的又一典范。

王铎书法中的“涨墨”

王铎《唐人诗册》

(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侵删)


王铎书法中的“涨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