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雷大伟_DAVID 一、八极拳内功的源流与发展
八极拳自创立门户开始,遵循一练拙力如疯魔;二练软绵封闭拨;三要寸接寸拿寸出入;四要自由架式懒龙卧;五要五行周身合(筋骨皮肉合);六要五脏气攻到(肝心脾肺肾)这六条宗旨。旨在内外兼修。八极拳法不仅讲究技击之术的兴武之道,而且讲究健身、防病、治病的养生之道。 根据八极拳历代宗师的传授,结合中医学,笔者归纳整理了"八极拳内功五法"。 八极拳内功五法,是根据"易"哲学思想总结创作的动静桩功。 八极拳的母系套路一八极小架,采用了"易"学的哲理讲解分析,八极拳谱中说:"无极动则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分八卦,内批四朗宽拳一套。冲天炮、闭地肘、合手者六合也,批六大开拳一套,六合枪六合刀也。跪膝者南北二极也。摞手者天转也。腰步盼前顾后也,八极者无极归原也"。 八极小架,习惯称为"蹲架子",即"两仪顶"。两仪顶是八极拳变化的母系,是区别其他中国武术流派的典型动作之一,具有很强"易"学原理。两仪顶的变化动作,如:冲天炮、闭地肘、大缠、小缠、跪膝、胯打等,将这些动作组和起来,就组成了发力暴烈的八极拳。因此,八极拳单打这个套路是由"两仪顶"变化而组成的,四象变化又组成了四朗宽。然而这些变化均来自"易"之哲学。两仪顶,集中囊括了八极拳的基本功和基础哲学理论。 八极拳入门,开始练习的基本功是两仪顶,两仪顶练习,对于八极拳练习成功与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二、八极拳内功五法及原理分析 1、全身分力图: "头顶蓝天,足踏清泉"为纵向,上下支撑,"两肘顶山"为横向,左右支撑。 "头顶蓝天,足踏清泉",头顶之百会穴,双足之涌泉穴(五趾抓地,悬涌泉穴),上通百会,下贯涌泉。"怀抱婴儿",促使涵胸拔背、沉肩坠肘,能疏通十二经络、任督二脉。这是"两仪站桩功"人体结构合理行功的医学道理。 第二功:悬肢贯指功 动作说明: 这样缓缓意守数次。左右臂各一遍。(图9-11)。 4、站呈马步。十指缓缓用力卷握成拳,复又伸开。这样循环数次。意守十宣穴。(图12-14) 要求:练此功身体要保持端正,形成则气顺。沉肩坠肘,全身放松,动静相因,表里相顺,由动入静,以静制动,用柔济刚,意行导脉。达到有病治病,无病强身和延年益寿之宗旨。 第三功:狮子抱球功 动作说明: 2、意想双手劳宫穴,双手由抱球慢慢向左右拉开,复又慢慢相对相抱。似有一弹簧在双手心中一压,一拉,这样反复运动。沉肩坠肘,用意不用力,身躯放松自如随之微微左右摆动。(图18-20) 3、双手成抱球状,左右手心相对,上、下、左、右翻动,腰胯随之自然运动,步形不马、不弓、不丁、不八,双腿随之自如而动,双足原地微动。意想抱一铁球,意随球动。(图21-24) 要求:此功与悬肢贯指功要求大致相同,练此功强调以柔为主。用意不用力。通过练此功,要使全身肌肤、经络、血脉、骨骼、关节等全部放松,打通气、血、经络,"打开劳宫",为行气创造条件,达到"气到力到"之目的。注意,练此功,双手心应产生较强热感,否则不对。 第四功:顺逆呼吸功 脏象学说,是研究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和相互联系,以及与外界相互关系的学说。我国古代阴阳五行学说指导下,以整体观念论述人体,以五脏六腑为中心,以"心"为主导(心不是心脏的意思,而是思想意识的意思),通过经络运行气血到达各部位,不断产生"神"的活动。接"以类相从"的规律,把人体各部分组织结成一个分工、合作,并与外界环境相遇,从而维持人体生命的有机整体。 "阴阳五行"学说,是与易哲学并列的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其二者间没有直接相关的联系。 自然界的空气是供给人体呼吸物质,自然界所产生的五谷杂粮是供给人体营养的饮食物质,"五运"(木、火、土、金、水五行五方之气的运动)的太过不及,"六气"(存在于空气间的风、寒、署、湿、燥、火六种气候变化的要素)的至而未至或未至而至,非其时而有其气,这种反常的气运变化,对人体、对自然万物非常有害。顺逆呼吸功,是利用顺逆深呼吸,以"心"意为主导,达到五脏六腑相互"内按摩"的效果,以改变这种反常的"气运"变化,达到强健五脏六腑的目的,达到"内外五行"相生相克之目的。 动作说明: 这样反复作功数次。(图25-27)。 4、作与"3"相反的功数次。即由"导引"改为"导压",由"导压"改为"导引"。
吸气时,上胸意引突起,下腹内涵;呼气时,下腹意引突起,上胸内涵,手到何处,意到何处,手动意随之动。全身放松自如,似人仙境,克服一切杂念。 "两仪站桩功"形成之外五行力的支撑模式,此功则形成内五行的力支撑模式,因此,这种神秘的功法,从理论上是十分科学合理的,人习此功有益而无害。 第五功:八极行气功 人在胎儿时期,阴阳混战,性命一家,健顺相合,纯属先天。出生以后交于后天。乾中一阳落于坤中,健体有方,顺体有伤,性命分为两处。人到二八之年,先天气足,阳极而阴潜生,于是魂魄不定,识神起而精窍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阴纯而阳气尽,人岂能不死。 "混沌无极,无极动则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分八卦。…八极者无极归原也"。"无极生有","有极生无"的易哲学道出了人和自然界一切物质的变化规律是不可抗拒的。八极拳法讲究"无极→有极→无极"的变化规律,前者"无极"为"混沌",后者"无极"为"无形"。八极拳法的"归原"就是这个道理。 人间长生不老的"神药"是不存在的。"返老还童"违背自然规律的现象也是不可能存在的。但是,人类,世界一切生物都在为生存在不停息的努力着、奋斗着。人生有形,与天地阴阳变化的规律是一致的相关的。因而,练功须分别四季、月日及一昼夜中之子、丑、寅、卯、辰、已"六阳时"和午、未、申、酉、戌、亥"六阴时"的不同变化。练功方向亦须讲究阴阳,男(阳)须面向北(阴),女(阴)须面向南(阳),或男随时追踪月亮,女始终方向太阳,意取彼之所盈,补已之所缺。 八极行气功分"吐纳津丹"和"返老还童"两功。 动作说明: 足跟提起一次,两手摆动一次。(图36、37) 4、双手由头顶缓缓一同向下沉,手心向下,双小臂弯曲,双手顺面部沉至人中穴处,同时双膝缓缓弯曲,身体下坠,至大腿、小腿夹角1150左右处,身体各部位处于停止状态约2秒钟。(图38) 5、双手由人中穴处,迅速顺前胸向下沉至裆以下,两臂伸直,双手手指相对,手心向下。同时,身体随之迅速下沉,成四平马步。(图39)双手自向下运动开始时,舌尖收回原状,并同时由鼻子和咀缓缓呼气,"4"的行动停止时,呼气也停止,体内的空气已呼出在约三分之一左右。"5"行动一开始全身动作迅速完成,要有暴发力向时腹内的空气也迅速由鼻子呼出,并由鼻音发出"哼"的行气声。意相自然天空之气随身体下沉全部吐入大地。然后口液不要吐出。口液咽入腹内,意采自然界之精气于内。 返老还童 2、双手,由上至下按摩、揉搓面部、头部、颈部各数次,感觉以疏通五官七窍、面部、头部、颈部的血脉为止。然后按摩耳尖、耳垂、耳朵数次,有痛感为好。耳朵分部诸多穴位,与五脏六腑信息相关,耳朵按揉可调整、改善内脏器官的协调合作功能。接着,用两手的指尖从前向后梳头数次,疏通脑皮层神经。这时,头部、颈部感觉十分轻松。眼、鼻周围的穴位按揉后,闭目养神、放松全身,同时,眼球上、左、下、右旋转后,慢睁开眼睛,由近至远,远至近,反复注视数次。然后头由左向左转动,以活动颈椎数次。 3、用双臂、双手自由悠打身躯,拍打全身各个部位,并予以放松。悠打结束后,从头至脚,从前面至后面,从左至右,从内至外进行拍打,不可太轻,不可太重,以震荡骨髓为目的,以提高身体相抵抗击外力为效益。 4、双手虎口相交,捂住会阴穴,顺时针由大至小,回转数次后停。手不动,用意念继续用同样的方法顺时针转动。 6、双腿并拢,身体下蹲,臀部坐在足后跟部,双臂抱住双腿,双手扣住双足腕。面部印堂穴贴放在双膝盖处,全身躯呈"胎儿"状,内收外拉归中脘穴,此乃"八极者无极归原也"。意相归胎归原,返老还童。此动作由自己坚持作功,时间蹲的越长越好。如果肥胖者,身体障碍者,可量力而为。(图40、41)以上"八极行气功"二法,适用于修身养性、长寿祛病、疏通经络。久练可防衰抗老、养容保健、体美潇酒、精力充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