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战末期德国的活塞式战斗机之王TA-152,可惜未能量产

 q1338 2019-01-31

二战末期,德国为了面对盟军的飞机,发明了一型高空高速活塞战斗机TA-152。与p-51、喷火战斗机一起被誉为终极活塞式战斗机的极限。

二战末期德国的活塞式战斗机之王TA-152,可惜未能量产

TA-152是1940年底由Fw-190战斗机进行改进,以提高其高空性能,计划方案有三个,即Fw-190B/C/D。其中Fw-190B和Fw-190A相似,换装BMW801星型发动机,发动机上加装喷射硝基化合物的加力装置和废气驱动的增压涡轮,增加增压座舱和延长翼展。Fw-190C和B型类似,但使用Daimler Benz DB603 发动机,发动机装硝基化合物喷射加力装置和机械驱动增压装置。Fw-190D由Jumo213型发动机驱动。最终,“B”和“C”均未投入生产,“D”型即成为Fw-190"Dora"和Fw Ta-152/153的起源。

二战末期德国的活塞式战斗机之王TA-152,可惜未能量产

TA-152战斗机安装混合使用85公斤氧化亚氮(GM-1)及70公升甲醇水溶液(MW-50)的Jumo-213E发动机,故机首较长,以及为高空操作而装置的增压驾驶舱。当飞行员将GM-1与MW-50注入发动机时,其输出马力可以大幅提升。与“喷火”19型相比较,两者均配备增压驾驶舱;起飞滑行较短;9145米以下高度爬升较陡且速度较慢,超过该高度立刻变得很好;9145米以下高度的运动性较差,至10670米两者相近,超过该高度,则前者较优。该机于10670米高空全速飞行时速为684公里,比后者慢约56公里。TA-152战斗机装有1门30mm MK108航炮(备弹90发)和2门20mm MG151/20航炮(各备弹175发)。

二战末期德国的活塞式战斗机之王TA-152,可惜未能量产

在1944年底,Kurt Tank驾驶一架未携弹的Ta-152从汉诺威到科特布斯开会,飞行途中,与四架美军P-51“野马”相遇,Tank立即按下MW50装置的按钮,飞机顿时喷出一团蓝色烟雾,将“野马”远远抛开,“野马”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架Ta-152悠哉游哉而去。

二战末期德国的活塞式战斗机之王TA-152,可惜未能量产

Ta-152可以说是德国活塞式战斗机之王,其各项飞行性能已经接近活塞式战斗机的极限,可惜德国走入毁灭,只生产少量,若是战争后期能大量出现在空战中,一定会使盟军大伤脑筋。但是最终活塞式也被喷气式飞机所取代。存世的唯一一架Ta-152也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博物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