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没见过镬耳屋?连“镬”字也不知道怎么读?来,带你见识一下别具一格的传统民居!

 粤台秋月 2019-01-31

中国历史悠久,民族众多,疆域跨度较大,因此,自然环境、社会环境都是多种多样的。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各地不同的民居建筑形式,这些传统民居都与当地地理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也充分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岭南传统民居的代表——镬耳屋。想必不少人不知道“镬”字怎么读,“镬”(huo第四音),是古代的一种大铁锅,“镬耳屋”因其山墙状似镬耳,顾称“镬耳屋”。

镬耳屋一般为砖木结构,青砖(麻石)砌墙,阶砖铺地,红、白石板铺天井。(潮汕、客家的民居建筑也有类似镬耳山墙,粤北客家等地称为“云墙”或者是“茶壶环”。)

很多人好奇为什么在房子上面建造如此的“镬耳”,它的作用又是什么呢?从正面看两边高耸的墙体呈镬耳形,从侧面看则像“凸”字,屋两边的镬耳,其结构从檐口至顶端用两排瓦筒压顶并用石灰封固,处理收口的工艺,是整座建筑工程难度最高,造价最贵的地方。

镬耳的山墙可挡风入巷,让风通过门、窗进入屋内,可通风换气;火灾时,高耸的山墙可阻止火势蔓延和侵入。镬耳不仅仅具有这样的实用性,也有“独占鳌头”之意,镬耳屋象征着官帽两耳,只有功名的乡绅可以采用,也是家境殷实的象征。

镬耳屋不仅仅是外部结构造型别具一格,内部布局也是广东民居典型的“三间两廊”的结构。“三间”指的是排成一列的三间房屋,中间为厅堂,两侧为居室。三间房屋前为天井。天井两侧的房屋即为“廊”。“两廊”一般用作厨房或者门房。

这样的布局,廊檐相间,不仅仅是让建筑显得更为“向外开放”,还具有很大的实用性,开了一道阀门:一方面便于空气流通、消暑散热,令家居清凉如水;另一方面靠着廊庑连接了建筑的骨骼,起到隔绝风雨、遮挡阳光的作用。

高大的镬耳屋,墙头嵌以砖雕,饰以花虫鸟兽、人物传说等彩画,为沉寂的墙壁添上蓬勃的生命气息和艺术活力。这些布满镬耳的屋顶和四周的龙、牛、水草,都具有典型的岭南亲水文化内涵。

镬耳屋的代表建筑群有:广州增城的坑贝古村落、郁南大湾古建筑群、佛山市南海区西城村古建筑群、佛山市三水区大旗头村古建筑群、阳山大禾岗学发公祠等。

令人遗憾的是,许多镬耳屋群,由于保护不周等原因,如今已经荒废。古老的传统民居镬耳屋,体现了绵承千年的传统艺术和古老信仰,对于它的保护迫在眉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