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醫學實在易 脈學

 jiezhukuaile 2019-02-01
持脈秘旨
脈之為道,最為微渺而難知也。方書論脈愈詳,而指下愈亂,何苦張大其言,以人命為戲乎。張心在先生,餘未識面,而神交久之。其著持脈大法,取八脈為綱,與舊說八脈稍異,皆其顯然可見者為據。非若李瀕湖,張石頑等,以二十八字為憑空掠影之談。
一曰浮,浮者輕手著於皮膚之上而即見,為表病也。
一曰沉,沉者重手按於肌肉之上而始見,為里病也。浮沉二脈,以手之輕重得之,此其顯而易見也。
一曰遲,遲者一息脈來二、三至,或一息一至,為寒病也。一呼脈來二至,一吸脈來二至,一呼一吸名為一息,一息脈來四至為平人無病之脈,否則病矣。
一曰數,數者一息脈來五、六至,或一息七、八至,為熱病也。遲數二脈,以息之至數辨之,又顯而易見也。
一曰細,細者脈狀細小如線,主諸虛之病也。
一曰大,大者脈狀粗大如指,主諸實之病也。細大二脈,以形象之闊窄分之,又為顯而易見也。
一曰短,短者脈來短縮,上不及於寸,下不及於尺,為素稟之衰也。一曰長,長者脈來迢長,上至魚澤際,下至尺澤,為素稟之盛也。長短二脈,以部位之過與不及驗之,又為顯而易見也。又有互見之辨,浮而數為表熱,浮而遲為表寒,沉而數為裏熱,沉而遲為里寒。又於表、里、寒、熱四者之中,審其為細,則屬於虛,審其為大,則屬於實。又須於表、里、寒、熱、虛、實六者之中,審其為短,知為素稟之衰,療病須兼培其基址,審其為長,知為素稟之盛,攻邪必務絕其根株。此憑脈治病之秘法也。

新著八脈四言詩
浮為主表,屬腑屬陽,輕手一診,形象彰彰,浮而有力,洪脈火煬主火。浮而無力,虛脈氣傷主氣虛。浮而虛甚,散脈靡常主氣血散。浮如蔥管,芤脈血殃主失血。浮如按鼓,革脈外強外強中空,較芤更甚,主陰陽不交。浮而柔細,濡脈濕妨主濕。浮兼六脈,疑似當詳。

沉為主里,屬藏屬陰,重手尋按,始了於心。沉而著骨,伏脈邪深主問?邪。沉而底硬與革脈同,但革浮而牢沉,牢脈寒淫主寒實。沉而細軟,弱脈虛尋主血虛。沉兼三脈,須守規箴。

遲為主寒,藏病亦是仲景云:遲為在髒。《脈經》云:遲為寒。三至二至,數目可揣。遲而不愆稍遲而不愆四至之期,緩脈最美無病。遲而不流往來不流利,澀脈血痞主血少。遲而偶停無定數,結脈鬱實,主氣鬱痰滯。遲止定期促者,數中一止也。結者,遲中一止也。
皆無定數,若有定數,則為代矣。大抵代脈在三、四至中,其止有定數。代脈多死主氣絕,惟孕婦見之不妨。遲兼四脈,各有條理。

數為主熱,腑病亦同仲景云:數為在腑。《脈經》云:數為熱。五至以上,七人終。數而流利,滑脈痰蒙主痰主食,若指下清,則主氣和。數而牽轉,緊脈寒攻主寒主痛。數而有止,促脈熱烘(主陽邪內陷。數見於關關中如豆搖動,動脈崩中崩中脫血也,主陰陽相搏。數見四脈,休得朦朧。

細主諸虛,蛛絲其象,脈道屬陰,病情可想。細不顯明,微脈氣殃主陰陽氣絕。細而小浮細者,脈形之細如絲也,小者,脈勢之往來不大也,且兼之以浮,即昔人所謂如絮浮水面是也,濡脈濕長主濕亦主氣虛,浮脈亦兼之。細而小沉,弱脈失養血虛,沉脈亦兼之。細中三脈,須辨朗朗。

大主諸實,形闊易知,陽脈為病,邪實可思。大而湧沸,洪脈熱司主熱盛,亦主內虛,浮脈亦兼之。大而兼硬,實脈邪持主實邪。大兼二脈,病審相宜。

短主素弱,不由病傷,上下相准,縮而不長。諸脈兼此,宜補陰陽。動脈屬短,治法另商。

長主素強,得之最罕,上魚入尺上魚際,下尺澤,迢迢不短。正氣之治,長中帶緩。若是陽邪,指下湧沸。中見實脈,另有條款。
以上八脈,顯然可見。取其可見者為提綱,以推其所不易見,則不顯者皆顯矣。八脈相兼,亦非條目之所能盡,皆可以此法推之。

七怪脈四言詩
雀啄連連,止而又作肝絕。屋漏水流,半時一落胃絕。彈石沉弦,按之指搏腎絕。乍密乍疏,亂如解索脾絕。本息息,不動也末搖,魚翔相若心絕。蝦游冉冉,忽然一躍大腸絕。釜沸空浮,絕無根腳肺絕。七怪一形,醫休下藥(此言五髒絕脈也,六腑中獨言大腸與胃者,以其屬於陽明,為一身之最重者也。

婦人科診脈四言詩
婦人之脈,尺大於寸,尺脈澀微,經愆定論。三部如常,經停莫恨。尺或有神,得胎如願(左尺大為男,右尺大為女。婦人有胎,亦取左寸手少陰盛為有子,不如神門神門穴為心脈所過,左大為男,右大為女,占之不遁。
月斷病多,六脈不病,體弱未形,有胎可慶。婦人經停,脈來滑疾,按有散形,三月可必,按之不散,五月是實,和滑而代,二月為率。
婦人有孕,尺內數弦。內崩血下,革脈亦然,將產之脈,名曰離經離時常脈,內動胎氣,外變脈形。新產傷陰,出血不止,尺不上關,十有九死,盡弱而澀,腸小腸也冷惡寒,年少得之,受孕艮難,年大得之,絕產血干。

小兒驗紋按額診脈四言詩
五歲以下,脈無由驗,食指三關第一節寅位為風關,第二節卯位為氣關,第三節辰位為命關,以男左女右為則,脈絡可見,熱占紫紋,傷寒紅像,青驚白疳,直同影響。隱隱淡黃,無病可想。黑色曰危,心為怏怏。若再風關,病輕弗忌。若在氣關,病重留意。若在命關,危急須記。脈紋入掌,內鉤之始,彎里風寒,彎外積致食積致病。五歲以上,可診脈位以一指按其寸、關、尺,指下推求,大率七至,加則火門,減則寒類,餘照《脈經》,求之以意,更有變蒸,脈亂汗熱,不食汗多,或吐或瀉,原有定期,與病分別。疹痘之初,四末寒徹,面赤氣粗,涕淚弗輟。半歲小兒,外候最切,按其額中以名、中、食三指候於額前,眉端,髮際之間,食指近發為上,名指近眉為下,中指為中,病情可晰,外感於風,三指俱熱,內外俱寒,三指冷冽,上熱下寒,食中指熱。設若夾驚,名中指熱,設若食停,食指獨熱。

附錄徐靈胎診脈決死生論
生死於人大矣,而能於兩手方寸之地,微末之動,即能決其生死,何其近於誣也,然古人往往百不失一者何哉。其大要則以胃氣為本。蓋人之所以生,本乎飲食,《靈樞》云:「谷入於胃,乃傳之肺,五藏六腑,皆以受氣。」寸口屬肺金,為百脈之所會,故其來也,有生氣以行乎其間,融和調暢,得中土之精英,此為有胃氣,得者生,失者死,其大較也。其次則推天運之順逆。人氣與天氣相應,如春氣屬木脈宜弦,夏氣屬火脈宜洪之類,反是則與天氣不應。又其氣則審藏氣之生克,如脾病畏弦,木克土也,肺病畏洪,火克金也。反是則與髒氣無害。又其次則辨病脈之從違。病之與脈,各有宜與不宜,如脫血之後,脈宜靜細,而反洪大,則氣亦外脫矣。寒熱之証,脈宜洪數,而反細弱,則真元將陷矣。至於真藏之脈,乃因胃氣已絕,不營五藏。所以何藏有病,則何藏之脈獨現。凡此皆《內經》、《難經》等書,言之明白詳盡,學人苟潛心觀玩,洞然易曉,此其可決者也。至云診脈即可以知何病,又云人之死生,無不能先知,則又非也。蓋脈之變遷無定,或有卒中之邪,未即通於經絡,而脈一時未變者。或病輕而不能現於脈者。或有沉痼之疾,久而與氣血相並,一時難辨其輕重者。或有根據經傳變,流動無常,不可執一時之脈,而定其是非者。況病之名有萬,而脈之象不過數十種,且一病而數十種之脈無不可見,何能診脈而即知其何病,此皆推測偶中,以此欺人也。若夫真藏之脈,臨死而終不現者,則何以決之,是必以望、聞、問三者,合而參觀之,亦百不失一矣。故以脈為可憑,而脈亦有時不足憑。以脈為不可憑,而又鑿鑿乎其可憑,總在醫者熟讀經學,更深思自得,則無所不驗矣。若世俗無稽之說,皆不足聽。

擬補徐靈胎診脈論詩
微茫指下最難知,條緒尋來悟治絲舊訣七表、八里、九道共二十四字,李士材添加共二十七字,愈多則愈亂也。試觀治絲者必得其頭緒,而始有條不紊。三部分持成定法謂寸、關、尺三部,八綱易見是良規浮、沉、遲、數、大、細、長、短八字顯而易見。起四句總提切脈之大綱。胃資水谷人根本三部俱屬於肺,而肺受氣於胃,土具衝和脈委蛇不堅直而和緩也。脈得中和之生氣如此,此以察胃氣為第一要。藏氣全憑生克驗審藏氣之生克為第二要。如脾病畏弦,木克土也,肺病畏洪,火克金也。反是則與髒氣無害,天時且向逆從窺推天運之順逆為第三要。如春氣屬木脈宜弦,夏氣屬火脈宜洪之類,反是則與天氣不應。陽浮動滑大兼數仲景以浮、大、動、滑、數為陽,凡脈之有力者俱是,陰澀沉弦弱且遲仲景以沉、澀、弱、弦、遲為陰,凡脈之無力者皆是。此又提出陰陽二字,以起下四句。辨脈病之宜忌,為第四要。外感陰來非吉兆外感之証,脈宜浮洪,而反細弱則正不勝邪矣,內虛陽現實堪悲脫血之後,脈宜靜細,而反洪大,則氣亦外脫矣。須知偏勝皆成病偏陽而洪大,偏陰而細弱,皆病脈也,忽變非常即弗醫舊訣有雀啄、屋漏、魚翔、蝦游、彈石、解索、釜沸七怪之說,總因陰陽離失,忽現出反常之象。要語不煩君請記,脈書鋪敘總支離。病之名有萬,而脈象不過數十種,且一病而數十種之脈無不可見,何能診脈而即知為何病耶,脈書欺人之語,最不可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