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走下圣坛的孔子(根据论语述而第七改编)

 昵称32937624 2019-02-01

走下圣坛的孔子(根据论语述而第七改编)

《论语熙解》说述而第七篇讲“立”,讲行止,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怎么做才能对,怎么做才能“立”。这一篇中记录了很多小事,就是这一件件小事让孔子的形象立起来,活起来,让人越来越感觉到他的亲切和可爱,仿佛看到他缓缓地从那高高在上的圣坛走下来,走到我们中间来,就像我们的长辈、老师和朋友。他不再是一副画像,一尊雕塑,而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不信,请往下看。

这一天孔子闲居在家,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他就起床了,换上宽松舒适的粗布衣服,走到庭院里,迎着朝阳伸伸腿,弯弯腰,打打太极,在吐纳之间,吸收着天地万物的精华,一派悠闲自得的样子。

锻炼完毕,简单地吃一点清粥小菜,算是早饭。然后他挎上弓箭,拿上鱼竿,再带上一壶水,准备出门打猎了。孔子来到郊外,这里有一个池塘,池塘边是一大片树林。他搭弓瞄准,射向一只飞鸟。这时,有人路过,问他:“夫子,飞翔的鸟那么难射,为什么不抓树林鸟窝里的鸟啊?” 孔子呵呵一笑,说:‘射飞鸟是为了练习射艺,不是为了吃鸟肉。窝里的鸟正在孵化小鸟,射不得,射不得呀。”

射了一会儿箭,孔子觉得有点累了,就坐下来一边钓鱼一边休息。这时有人路过,问他:“夫子,钓鱼太慢,为什么不用渔网啊?” 孔子呵呵一笑,说:“钓鱼是为了磨练耐性,不是为了吃鱼肉。用渔网打鱼,把成群的鱼都打光了,就没法繁衍下去了,网不得,网不得呀!”


走下圣坛的孔子(根据论语述而第七改编)

钓了一会儿鱼,眼看日上三竿,快到中午了,孔子收拾好东西,准备回家。这时,从不远处传来一阵歌声,婉转悠扬,非常悦耳。他顺着歌声走过去,原来一位农夫正在树林里唱歌。孔子坐下来,一边听,一边随着歌声打着节拍。一曲终了,孔子请那人再唱一遍,然后跟着他一起唱,很快就把这首歌学会了。

孔子听了这么淳朴的民歌,知道歌者也是个爱乐之人,就给他讲了宫廷里面演奏的音乐,”始做,翕如也;从之,纯如也,徼如也,绎如也。已成。” 还跟他说,:“在齐国的时候,我听到了《韶》乐,那是舜时期的音乐,从艺术形式到思想境界,真是尽善尽美啊!我沉浸在美妙的音乐里面,竟然很长时间都不想吃肉了,想不到音乐的美妙达到了如此迷人的地步,哈哈!”

第二天,乡里有人过世,请孔子去主持丧礼。在丧礼上,孔子用正式的官话(雅言)主持了仪式(也许你还不知道,孔子平时是讲家乡山东话的哈,他只有在读《诗经》,念《尚书》和主持礼仪的时候才讲普通话。)。仪式结束,他还沉浸在哀伤中,中午饭也只吃了一点点,这一整天都在为吊丧而流泪,连昨天刚学的歌都没唱。有人说,又不是自己家里人去世,为什么这么伤心呢?孔子说:参加葬礼的时候,人家在悲伤地哭,如果不能感同身受,体会到别人的悲哀(临丧不哀),是不合乎礼节的做法,也是不懂人情世故的啊!

休息了几天,孔子该工作了。在朝上同僚陈司败问他:“孔丘,依你之见,昭公懂礼节吗?” 孔子不假思索地说“先王懂礼啊!” 孔子走了以后,陈司败拉住孔子的学生巫马期说:“难道君子之间还互相包庇吗?谁不知道鲁昭公在吴国娶了一个同姓的女子为夫人,僭越了周礼。如果昭公算是知礼的人,还有谁不知礼呢?” 巫马期无言以对。

晚上回来,孔子还得给学生们上课。 孔子发现这些天颜回情绪有些低落,就说:“如果富贵合乎于道就可以去追求,即使是给人执鞭的下等差事,我也愿意去做。如果富贵不合于道就不必去追求,那就还是按我自己的爱好去干事吧!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就在这中间啊!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我来说就像天上的浮云一样,虚无缥缈。人家用我呢,我就去干;不用我呢,我就隐起来,只有我跟颜回才能做到这样吧!”

子路一听这话,忙问:“老师,如果您统帅三军,让谁跟着去呢?” 孔子看了他一眼,说:“赤手空拳跟老虎搏斗,徒步涉水过河,死了都不后悔的人,我是不会跟他一起共事的。我要找的,一定是遇事谨慎处理,有勇有谋而成事的人。” 子路被泼了一瓢冷水,搔搔头皮,讪讪地退出去反省了。

巫马期见状,为了缓和一下气氛,就把白天陈司败给老师下套的事抖落出来了,孔子听了,哈哈大笑:“我孔丘真是幸运啊,如果有错,就一定会有人给我指出来。”话音刚落,子路又进来了,说有一个从互乡来的男孩子想见孔子,孔子让带进来。学生们有点不理解,因为在他们看来,互乡那地方的人比较愚昧,不可理喻。

孔子看出了大家的疑惑,说:“我是肯定他的上进心,不是肯定他的倒退,何必做得太过分呢? 人家改正了错误以求上进,我们肯定就他,不要死抓住他的过去不放吧!”孔子停了一下,环视大家,郑重地说:“来我这里的人,只要能生活自理,洁身自好,并且诚心向学,我从来没有不教的。我担心的是许多人不去修为道德,不去研习学问,听到正确的事不能去做,有了不善的事不能改正。你们都要记住,要以道为志向,以德为根据,以仁为凭借,来指导丰富多彩的技艺生活。”

走下圣坛的孔子(根据论语述而第七改编)

说到这,他有点感慨,继续道:“我相信并且喜好古代的传说,只传承发扬但是不妄作,私下里把自己向老、彭一脉靠拢。人家说我是圣人、仁人,我怎么敢当呢?只不过一直在向这个方向去努力,不敢厌烦;同时,教诲你们也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不敢懈怠罢了。” 此时,只听有人说:“老师,这正是我们学不到的啊!' 孔子一看,是公西华,忙问:”赤啊,你回来啦!这次你出使齐国,给你娘粟米的事,你别怪求啊,都是我的主意。” 公西华说:“这个弟子知道,您不是把那些粟米都给了原思,让他分给他那些生活困难的邻里乡亲了嘛。君子周急不济富,我们都懂了。” 孔子点点头,说:“赤说得对呀,仁德离我们很远吗?不远啊,只要我想达到,仁就来了。”

孔子病了,病得很重。子路来照料他。孔子说:“我感觉自己衰老得很厉害了,都好久没有梦到周公了。”子路安慰他说:“老师,上次叶公跟我问起您,我答不上来,您不是还告诉我:”你为什么不说:'他这个人啊,发奋用功,连吃饭都忘了;乐观生活,忘记忧愁,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 您自己说过的话都忘了不成? 对了,以前伯牛得了重病,您去看他,从窗户拉着他的手说:'像伯牛这么好的人都得这种病,快要死了,难到这就是命吗?'不如我向鬼神祷告,祈祷他们改变您的命运,保佑您平安吧!”

孔子说:“有这回事吗?” 子路说:“有啊,《诔》书上也说:‘为你向天地神灵祈祷。’” 孔子听了,意味深长地说:“由啊,我很久以来就在祈祷了。” 夫子啊,您明明知道子路恿有余而谋不足,都这个时候了,您还跟他打哑谜,难怪他吓得以后都不敢再听这方面的教诲了。此时的孔子躺在病榻上,自言自语道:“再给我几年时间,50岁开始学习《周易》,此生便可以没有大的过错了。”

这就是孔子,一位敬畏自然,效法先贤,乐观豁达,参透天地的圣者;一位温和而又严厉,威严但不凶猛,庄重而安详的老师。 (本文作者为熙华国学院师资班学员秀莲,以《论语熙解》为学习底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