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绩效指标需要设三个目标值

 昵称43133805 2019-02-02

绩效指标需要设三个目标值

1、提出背景

绩效管理要想让员工心服口服,评价结果合理、客观是最重要的,最理想的状态就是“评价结果没有意外”,在被考核人的预期之中。

尽最大可能制定科学合理的绩效计分卡,管理者依照计分卡的评价规则打分就大致可以做到客观、合理是最好的了。一旦人为的调整多了,员工就会认为有黑幕、领导说话不算话、不一段水端平。

在实践中,大部分公司对绩效考核的指标选取、权重设定很上心,但是到了目标值这一块确往往不是那么关注了。很多公司延续学生考试的方法,只定一个目标值,而很少考虑到一个目标值所导致的问题,这是很多公司绩效考核结果不准,管理失败的重要原因。

绩效指标需要设三个目标值

2、为什么说不能只有一个目标值

绩效指标不能只有一个目标值,而是需要否定档、目标档和挑战档三个目标。因为只设置一个目标值会导致导致以下问题:

绩效指标需要设三个目标值

一个目标值导致绩效目标与绩效等级错位

只确定一个目标值做法的公司,分制一般也会采取100分制,而且往往会用100分对应所确定的目标值。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导致达到目标就得100分的情况。不要忘记了,按照绩效等级的标准,100分对应的是满分,是绩效等级的最高档。

公司设定的绩效目标,就是要大家去达成的,但如果达成目标居然可以拿到满分,那么即使其它指标没有达成,按照绩效等级去算,似乎也能拿一个不错的分数。

极端一点,假设说收入目标是10个亿,目标值对应100分,那么完成了7.5个亿,也能拿75分了。很多公司里绩效等级中75分是会算作合格的。

如果说定的预算是10个亿,公司按10个亿储备资源、人员,结果你只卖了7.5个亿,还能拿个及格分,多准备的东西算谁的?预算的严肃性何在?

绩效指标需要设三个目标值

一个目标值导致得分计算逻辑与实际业务出现偏差

绩效指标要想得分,必须有目标值的计算逻辑。如果只设一个目标值的话,没有计算逻辑,指标是无法计算得分的。

不同的指标,现实中可能的上下浮动范围是不同的。例如,对于业务相对成熟的企业,费用率指标一般上下浮动3个百分点都算多,但收入上下的浮动就会大一些,有的甚至能上下波动30%以上。

即使是同一个指标,不同的部门,不同的发展阶段,可能的波动范围也会不一样。例如,同样是收入指标,成熟产品的增长空间可能只有个位数,新市场、新产品增长则很可能会出现翻番的情况。

这种弹性的差异,如果没有区别对待,按照同样的尺度制定加减分规则的话,就会出现不公平现象。比如同样是考核收入指标,对于成熟业务,由于上升空间小,下滑空间也小,那么完成的比目标高的比例小一些就要加分了;而新业务弹性大,每加减一份对应的间隔就要大得多。

我们往往可以看到,在很多企业,大家都喜欢负责已经成熟的业务,因为出现问题的概率小,风险小。而新业务波动性很大,一旦出现问题,一个指标就能把所有的分给扣完。很大程度就是对不同指标的弹性缺乏区别对待所致。

如果要区别对待,就需要对每一个指标在评价细则里设置各自的计算公式,就需要大段的注释说明,出现错误和遗漏的风险会非常大。

尤其是反向指标,如果考虑不细致的话,只设置一个目标值,按线性计算的话连得分都算不出来。比如IT系统问题发生次数指标,应该越低越好。假设70次对应100分,那么什么时候得0分呢?无穷大次?

可能很少人关注到这个细节,但正是这些细节的处理不当,就会导致绩效评价结果与管理者直觉不一致,导致管理者对于绩效管理机制的不信任与人为规则破坏。

绩效指标需要设三个目标值

一个目标值的激励导向难以发挥

只设置一个目标值,很多公司的做法是目标值对应100分,然后出现一个问题扣多少分。这就给员工造成了很不好的感受,会认为绩效考核就是扣大家的分。这是我在实践中真真切切体会到的,有些干部就给我讲,这个事是我考核我手下人的,就别用来考核我了,他们口中的考核,实际上就是别扣我的分了。

这里面,就是因为大家以为考核就是扣分导致的错误认知。殊不知,绩效管理的根本目的是激励人,鼓励员工努力达成目标,实现企业与员工共赢。企业从来就不应该努力的去扣大家的分,而是期望员工拿到更高的分,这样就说明企业的业绩更好了。

绩效指标需要设三个目标值

一个目标值的战略与管理导向不清晰

根据内外部环境和公司的战略目标,有的指标可能需要在达成目标基础上争取尽可能的大幅提升,有的则达成目标即可,对于进一步的提升要求不强烈。同时,有的指标能接受相对较大的差距,有的则容忍度很低。这些管理导向如果只设一个目标值是很难一目了然的说清楚的。

三个目标值则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对于希望大幅提升但风险也比较大的指标,可以将目标值定的相对低一些,奋斗档可以高一些;对于困难很大,风险很大,但也有可能环境会变好的指标,则可以采取否定档低一些,基本档保持客观,奋斗档间距也窄一些,让大家看到希望。这里面,根据不同情况,组合的方法是很多的。

绩效指标需要设三个目标值

2、设置三个目标可以针对性的解决问题

关于绩效等级的对应问题

假设设置A、B、C、D、E五个绩效等级,那么奋斗档对应绩效等级的最高等A级,否定档对应最差等级E,达到目标对应中间的C(常态)。

通俗一点,大部分应该是常态,那么大部分人完成值应该在目标值附近。

单个指标符合正态分布,整体结果自然更容易符合正态分布,需要人为调整的可能就会下降很多了。

关于得分计算逻辑的简化

我们以5分制为例,所有的线性指标,无论是正向指标还是负向指标,都可以使用统一的评分规则。而不需要再逐个指标再制定负责的评分规则:

  • 当实际值好于奋斗档,封顶5分,再高也不再加分,以避免单个指标对整体绩效结果影响过重,导致一俊遮百丑的情况。
  • 当实际值差于奋斗档,保底1分,再差也不再减分,以避免单个指标对整体绩效结果影响过重,导致一丑遮百俊的情况。
  • 当实际值介于基本档和奋斗档之间,得分等于:

3+(实际值-基本档)*2/(奋斗档-基本档)

  • 当实际值介于基本档和奋斗档之间,得分等于:

3+(实际值-基本档)*2/(基本档-否定档)

关于管理导向问题

我们在实际管理中,对于不同的指标,心理是大概有个概念的,哪个指标希望达到多少,最低能接受多少,最高希望能达到多少,心理是大概有个概念的。

明确的设定三个目标,否定档、基本档、奋斗档一目了然,管理导向跃然纸上,不用再猜了,不用再算了,自然就不容易误解。

达成目标基础上,上升机会大的,奋斗档的间隔就可以拉的开一些;上升机会小的,奋斗档的间隔就可以拉的小一些,否定档设置同样如此。

在定计分卡的时候,根据不同指标的战略导向、完成的困难程度就很容易判断调整,用哪个指标不用哪个指标,新业务还是成熟业务,通过三个目标的合理设定,起跑线就能够基本一致了。

一点小变化,管理大改善,还有什么理由不做优化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