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国的海外扩张过程中,大三角贸易的地位特别重要,因为它是英国崛起的第一桶金。 大三角贸易是世界经济史上的一个重要概念,实际上就是16-19世纪,欧洲商人在美洲、非洲和欧洲这三个地区之间搞贸易,这三个地区联起来,正好是一个大三角。 大三角贸易里面标准的贸易路线是这样的: 第一步,欧洲商人把工业品、朗姆酒、枪支从欧洲运到非洲,这些东西卖了以后,就地换成黑人奴隶; 第二步,把黑人奴隶从非洲运到美洲,卖掉以后,购买美洲生产的糖、烟草和白银; 第三步,把美洲的东西运回欧洲卖掉,再采购欧洲产品。这样一个贸易循环圈就是大三角贸易。 所以,大三角贸易也被称为“黑奴贸易”,把黑奴当作交易品,这里面有大量的血腥和罪恶。这种罪恶当然是事实,不过我要告诉你,黑奴贸易并不是大三角贸易的主要内容。 大三角贸易和英国的“第一桶金”“大三角贸易”的真正重点是通过向美洲运黑奴,在美洲搞生产,然后把美洲的产品运到欧洲,所以你看这是什么?实际上就是开发美洲,打造近代史上第一个跨洋国际经济圈。英国在这里扮演了绝对的主角,并且挣了大英帝国的第一桶金。 那么,这第一桶金对英国到底有多重要? 我们先看一下大三角贸易在英国经济中的比重。经济学家计算发现,到18世纪末,大三角贸易的出口已经占英国总出口额的60%,大大超过了英国对欧洲其他国家的出口,这个比重就不得了。 我们再看它的利润。英国在大三角贸易的主要时期,利润率超过50%,年均获利将近200万英镑,这在当时是非常大的数字。更重要的是,大三角贸易不光给英国带来了钱,就是所谓资本的原始积累,它还带来了人。 这人不是非洲的黑人奴隶,而是英国自己的人口。一个牛津大学的教授研究发现,正是大三角贸易的繁荣,导致英国出现了新一轮的婴儿潮。这正好为后来的工业革命打下了劳动力的基础。所以,这是环环相扣的。 大三角贸易对英国来说是名符其实的第一桶金。 英国的压倒性优势既然大三角贸易是欧洲商人在做,不是英国一家。那为什么英国就能在里面拥有压倒性的优势,其他国家为什么就不行?这个问题,其实史学界并没有现成的答案。如果一定要找,那就是我在第一讲提到的,由英国的制度精神延伸出来的,大局观。 这个答案你可能不满意。因为大局观这个东西太抽象了,是个人都知道大局观很重要。怎么英国人就有,别的国家,像法国就没有啊?我这里想说的是,事实上,大三角贸易里面就是英国人体现出了很强的大局观,而且这种大局观是有具体表现的。 蔗糖贸易:英国VS法国 我举个蔗糖贸易的例子。蔗糖贸易是大三角贸易里面的重要一项。当时欧洲人对蔗糖的需求很疯狂,所以像西班牙、法国、英国这些欧洲国家都在自己的热带殖民地种甘蔗、炼蔗糖,然后运回欧洲去卖。那英国人的大局观体现在哪里呢?我就对照法国人来说一下。 我们先看种甘蔗。蔗糖贸易的关键在于甘蔗种植。法国人怎么做的呢?一看到蔗糖好卖就一哄而上,在自己的殖民地遍地开花式地,到处去种甘蔗,结果很多都不成功,交学费交得太多了。 那英国人呢?英国商人明显要沉得住气,他先搞试点。在加勒比海中间一个叫巴巴多斯的小岛试种甘蔗。5年以后,英国人觉得差不多了,就把这套做法快速复制到其他地方。所以英国的蔗糖贸易一开始量很小,但一旦开始增长,那就是跳跃式的。 第一次试种20年以后,蔗糖已经成为英国从殖民地进口最多的东西,进口糖的价值占总进口额的一半以上,远远超过法国。 从这点你看,英国胜在哪里?胜在对时间步骤的规划上,他不在乎起跑慢,但他保证在中段以后能够碾压对手,这种规划就是大局观。 甘蔗园经营:英国VS法国 我们再看甘蔗园的经营。英国的甘蔗园和法国甘蔗园都搞起来以后,它们相比怎么样呢?从利润率看,英国的甘蔗园比法国的差不多高一倍,而法国甘蔗园到18世纪因为资金链断裂,出现了大量倒闭,英国甘蔗园什么事情没有。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法国搞甘蔗园开始往往只想着种甘蔗,炼蔗糖;而英国人从一开始就把甘蔗种植、运输、资金、市场这些环节都放在一起考虑。伦敦的资本对英国殖民地的甘蔗种植进行总体调控,所以英国人的甘蔗园是和英国的整个商业和资本网络联成一个整体。这反映出什么呢?这就是英国人对蔗糖贸易各环节的统筹,还是大局观。 所以,光从蔗糖贸易这一项,你就可以看出英国人这种大局观的作用。 然了,在大三角贸易里面,英国人的大局观绝对不止这些,它还有更宏观层面的体现。 比如说,英国是用一种双向维度来做大三角贸易的,特别是和美洲的贸易。什么叫双向维度?我们说,大三角贸易的最后一个环节,就是把美洲产的糖、烟草、小麦这些农产品运回欧洲。对于大多数欧洲国家来说,这一步就是一个从美洲到欧洲的单向贸易流。 但是,英国不一样。它把大三角贸易的商品流动,特别是从美洲到欧洲这最后一个贸易环节看成是双向的,就是不光把美洲看成是一个农产品的来源地,而且还要把美洲作为一个市场,让原来的贸易流向美洲回流。这种视角和做法就比其他所有国家都高了一个层次,结果当然很不一样。英国的产品在美洲的销量不断扩大,最后美洲成了英国的一个重要出口市场。有多重要呢?英国当时出口的工业品里面,有三分之一是卖到美洲的。 ![]() 这一点你可千万不要小看,这也不仅仅是多挣利润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这种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为英国后来的工业革命提供了必要的动力。我在后面工业革命的模块里还会提到。 最后,英国人的大局观还体现在它的全球视野上。其他欧洲国家在做大三角贸易的时候,基本上就是按部就班,把欧洲的产品运到非洲,把非洲的奴隶运到美洲,把美洲的农产品运回欧洲,是一种简单的大三角循环,是区域性的。但英国不是这样,它是从全球角度来做大三角贸易的。 比方说,它出口非洲的产品里面,不光都是英国本土的产品,还有它万里迢迢从印度运过来的棉布、染料这类东西,相当于对全球贸易资源进行再分配,这部分再出口的商品比例可不小,要占到它向非洲出口的25%。所以,它的大三角贸易,实际上把它当成全球贸易在做,它的站位就比其他欧洲国家高。 为什么我说英国在大三角贸易里胜出?关键是在于它的大局观。 同时我也想说,今天我们回头看这段大三角贸易,实际上可以进一步理解什么是大局观。就像上面我说的英国的做法,我们可以从不同的利益格局来看,可以从时间节点来看,从单向或者双向维度来看,当然也包括地理范围。正是这种多向度的因素,才支撑出了一个具体的、真实的大局观。这样的大局观,才能在现实中真正地发挥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