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食疗|大道至简——焦米

 恰恰365 2019-02-02

一般人最常吃的,莫过于米和面了。

讲食疗,那就从最常吃的米面说起。


先说米。

米能做的食品很多,今天且不说做饭或者做粥,

就单纯地说说这种最简单的——焦米。

焦米的制作很简单,

只需要抓一把大米——也有用小米的——放在锅里,

用小火慢慢地烤,用锅铲轻轻地翻。

或者都不用锅铲,只消不断地颠动炒锅,

白米就会渐渐由金黄色变成焦黄色,

有的米粒还会像炸炒米一样绽开,

同时散发出诱人的焦香味,就制作完成了。

一般猫会用中黍米制作,

因为这种米比较糙,虽然煮饭不太好吃,

可是用来炒饭或者做焦米,效果特别好。

比较忌讳的是用糯米,

因为这种米比较粘滞,湿气比较大,

用中医的话说,属于粘滞之品,

做焦米的话,吃着粘牙,不容易消化,

也就达不到需要的食疗效果。


第一次吃焦米是在小时候,

那时家里把这玩意叫做炒米。

放学后肚子饿,奶奶就冲炒米汤给猫喝。

做法很简单,用炒米加糖,开水一冲就得。

味道吧不算特别好,可是很香,

而且,每次冲炒米汤时,

奶奶就会讲爸爸小时候没有东西吃,

最奢侈的零食就是“神仙汤”,

所以后来有了炒米汤,

简直就是比神仙还奢侈的存在。

可能猫从小就喜欢听各种掌故,

所以听故事的乐趣远比吃零食要大,

于是也就记住了这个炒米汤。


后来,各种零食逐渐多了起来。

单以米制品来说,就有仙贝、米老头之类的

于是,也就有很多年没有再想起做焦米来。

猫自己也没想到,时隔多年之后,居然又做起了焦米。

因为小猫生病,病愈后总有几天胃口不是很好。

家里想到的是做粥吃。

可惜,小猫似乎挺像猫的,

天生不喜欢吃黏唧唧烂乎乎的粥类,

一口粥含嘴里能含半天,吃多了还会反胃。

于是,猫就又想起了焦米来。


一般的理解,觉得焦米烤焦了,

不太好消化吸收,容易加重肠胃负担。

其实,从中医的角度看,

相对于粥,焦米有几个特别的地方。

首先是,烤焦的食物都有独特的香味。

这种香味很能让人产生食欲。

这就是中医所说的芳香醒脾。

所以,焦米能够较好的刺激食欲和唤醒脾胃功能。

其次,烤焦的食物一般都很干燥,不会黏烂不爽。

从口感来说,吃起来清清爽爽,不拖泥带水。

从中医的角度来说,不会带来湿气,并且有利于湿气的化解。

此外,焦米的芳香性,也是其具有一定的去除湿气的能力。

这就是中医所说的芳香化湿的作用。

而脾是恶湿喜燥的,正常状态下,脾可以自行化解湿气。

可是在病愈后,或者脾胃比较虚弱的时候,

脾化解湿气的功能就会减弱,

如果摄入粘滞不爽的食物,就可能加重脾胃的负担,

出现堵胀、反胃、反酸等现象,有可能还会出现食复。

这时候,吃一些能够燥湿的食物,

可能就要比吃粥之类的粘滞之品要舒服一些。

因此,焦米能够帮助脾胃化解一部分湿气,

同时还能较好地减轻脾胃的负担。

第三,在中药里,有一类炭药。

通俗地说,就是将药材烤成半焦状态,

同时还保留一些原药材的性质(谓之存性)。

炭药除了具有原药材的性质外,

还有收敛、止血、消胀的作用。

焦米的外层是轻微碳化的,也可以算是炭药的一种。

因此,除了米本身的补养身体、提供能量的作用外,

还能够较好地涩肠止泻、消胀化食,

有效地防止大病初愈或脾胃虚弱的人

出现积食、食复,以及腹泻等症状。


只是把日常使用的米简单地处理一下,

就增添了这么多功能。

所以说,食疗并不一定要搞太复杂,

焦米就很符合大道至简的理念。


现在网上有很多关于焦米汤、焦米茶的用法,

主要是针对小盆友腹泻和积食的。

这方面已经说的很详细了,猫也不再赘述。

再补充几点。

第一,不是所有的腹泻和积食症状都适合用焦米汤。

当然,焦米汤很安全,积食用错了也没什么问题。

可是,正是由于安全,所以焦米治不了什么大病,

所以,如果用了无效,或者发现腹泻严重,

并伴有腹痛、大便恶臭、甚至出血等症状,

就不能再用焦米汤了。

第二,焦米不仅适合小孩子,对成人也是适用的。

如前文所说,对于脾胃功能较弱,或者大病初愈的人,

焦米汤或焦米茶是一种很好的调养饮品

第三,如果搭配一些其他的材料,焦米还有更多的用途。

比如:用姜汁炒米到焦黄,就做成了姜汁焦米。

就有了暖胃止呕的功效。

孕妇干呕,又不方便吃药的,

使用用姜汁焦米就比较安全管用。

用萝卜汁炒米,消食降气的功能就得到了加强。

还有更多更有趣的组合,

只要生活中肯留心,肯开脑洞,都是可以逐步发现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