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邓铁涛谈外感与伏气,卫气营血与三焦

 经方人生 2019-02-02

外感与伏气,卫气营血与三焦

外感与伏气,卫气营血与三焦,是温病学说的重要理论,同时又是有争议的问题。本讲对这些问题提出个人的不成熟见解。

一、外感与伏气

对温病的病因病机,按《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素问·金匮真言论》:“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这就是伏气的来源。《伤寒论》继承《内经》这一学说,在《伤寒例》中:“中而即病者名曰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但另外提出非其时而有其气的时行病与疫气等不同于温病。《伤寒论·平脉法》:“师曰:伏气之病,以意候之,今月之内,欲有伏气。假令旧有伏气,当须脉之。”“伏气”之说直到明代吴又可之《温疫论》仍以“伏邪”立论。如:“温疫之邪,伏于膜原,如鸟栖巢,如兽藏穴”。不过在吴又可之前的汪机已提出新感温病之说了。汪曰:“有不因冬月伤寒而病温者,此持春温之气,可名曰春温,……此新感之温病也。”对温病的病机提出了新的课题。直至叶天士,既采纳吴又可的邪自口鼻而入,又发展了新感之说:“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但于《幼科要略》中仍然承认春温之类为伏气温病。《幼科要略·伏气》:“春温一症由冬令收藏未固,前人以冬寒内伏藏于少阴,入春发于少阳,以春木内应肝胆也。寒邪深伏,已经化热,昔贤以黄芩汤为主方,苦寒直清里热,热伏于阴,苦味坚阴乃正治也。”

王孟英特别强调新感与伏气。所以《温热经纬》以外感与伏气为两大纲领。从《内经》到陈平伯之著作,凡论“温”与“热”者均冠以外感与伏气之词。

王孟英《叶香岩外感温热篇》注:“若伏气温病,自里出表,乃先从血分而后达于气分。故起病之初,往往舌润而无苔,但察其脉,软而或弦,或微数,口未渴而心烦发热,即宜投以清解营阴之药,邪从气分而化,苔始渐布,然后再清气分可也。伏邪重者,初起即舌绛,咽干,甚有肢冷,脉伏之假象,亟宜大清阴分伏邪。继必厚腻黄浊之苔渐生,此伏邪与新邪先后不同处。更有邪伏深沉不能一剂外出者,虽治之得法而苔退舌淡之后,一二日舌复干绛,苔复黄燥,正如抽丝剥茧,层出不穷,不比外感温邪由卫气及气而营而血也。”

有人认为伏气即西医所谓潜伏期之意,其实不大妥帖,要弄清这一问题,必须从实践检验。从伏气角度看比较突出的是春温与伏暑。春温病发急聚,往往未见卫分证已气、营证并见;所谓伏暑是暑证出现于入秋之后,更有些湿温、温热自内而发等等,都应该是伏气的范畴。“伏气”这一概念,的确使我们对于这些病理变化,得到一个解释,在治则上有所遵依。伏气之说是与中医之理论及治疗紧密结合的,如果只理解为潜伏期,那就失却伏气之义了。

从实践来看,所谓春温,往往见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所谓暑温与伏暑往往见于流行性乙型脑炎。而所以感染这些比较来势猛的传染病,一方面与季节、气候有关,一方面的确与体质有关(所谓藏于精者春不病温)。例如20世纪50年代北京之乙型脑炎流行湿邪内伏,与广州乙型脑炎流行之湿热之邪内伏。它启示我们在治病时要注意气候的变化与体质的关系,病有邪热入里,与热自内发的关系及证候的特点,而不是潜伏期的问题。

二、“卫气营血”与“三焦”

“卫气营血”与“三焦”是温病辨证论治的两种学说。“卫气营血”辨证论治出于叶天士之《温热论》。“三焦”辨证论治,详于《温病条辨》但亦出于叶天士,所谓:“仲景伤寒,先分六经,河间温热,须究三焦。”吴氏之《温病条辨》实以《临证指南医案》为蓝本。《医案》第十卷附录之《幼科要略·夏热》:“后贤刘河间创议,迥出诸家,谓湿热时邪,当分三焦投药,以苦辛寒为主,若拘六经分证,仍是伤寒治法,致误多矣。”一源而二流应如何看法?“卫气营血”和“三焦”的涵义是什么?试就文献上的论述略加讨论如下。

卫气营血首详于《灵枢·营卫生会》:“何气为营?何气为卫?……岐伯答曰:“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后之论者均以《内经》为依据,如清代唐容川《医经精义·营卫生会篇》云:“营者血也;卫者气也。血守于内,如兵家之安营故曰营;气御于外,如兵家之护卫故曰卫,上篇言浊气归心为血,此言清者为营;浊者为卫,非刺谬也。上篇浊字指阴汁言,以阳为清则阴为浊矣;此篇清浊以刚柔言,阴气柔和为清,阳气刚悍为浊,故曰清者为营,浊者为卫也。营在脉中,谓营血由心之脉管散于众管,达于上下,有回脉管复回于心,总在皮膜肌肉之理,以为阳守也,卫在脉外,谓卫气上输于脉,走于脏腑,外达皮毛,以护卫营气为阴之外卫也,”近人盛国荣在《我对中医营与卫的新体会》一文中认为营有两种意思:一指血液的来源。《灵枢·营气》:“营气之道,内谷为宝。谷入于胃,乃传之肺,流溢于中,布散于外,精专者,行于经隧,常营无已,终而复始……。”人体生命有赖于血液,而血液的来源又有赖于食物,故云内谷为宝。并举血液循环的理论,以说明“精专者,行于经隧,常营无已,终而复始”。这是与血液循环相吻合的,所以说营即血液来源。二指血液,并引《内经》“营在脉中”、“清者为营”、“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营四末,内注五脏六腑”等,正合于今天所指的血液。对于卫的解释亦认为有两种意思:一指淋巴与白细胞之功用。引用《内经》:“卫气之在人身也,上下往来。”又“卫者,水谷之悍气也,其气慓疾滑利,不能入于脉也,故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盲膜,散于胸腹。”并引《医宗金鉴·太阳上篇》:“凡外因百病之袭人,必先于表,表气壮则卫固守,邪由何入。”以说明古人以卫的本能与白细胞抵抗外表侵袭的作用相近似。二指调温中枢作用和机体的能量代谢过程。引用《内经》:“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合者也,卫气和则分肉解利,皮肤调柔,腠理致密矣。”以能量代谢与大脑调温中枢作用来说明气直达皮肤,先充满于四末,然后进而温肌肉、腠理的作用。近人恽铁樵则将“卫气”“营血”合起来解释,如恽氏《伤寒辑义按·卷一》:“因知寒暖云者,虽属气候,当以身感觉为主,而感觉之差等又视本体之抵抗力为进退,因体察本身之抵抗力之所在与其变化,而名之曰卫气;为之界说曰:卫气者卫外者也,是故卫气强,则外界之寒暑不能侵侮,卫气弱则外界之寒暑均容易侵侮。”又说:“此抵抗力所以保卫躯体,故名之曰卫,卫不可见,故曰卫气,卫气何所附丽,曰附于营血,血之所至气亦至焉,血少即卫气弱,血无则卫气亦无,故不得血则无卫,此就卫气一方面言也。若就营血一方面言之,血之所以遇寒而不凝,遇热而不沸,全赖有卫为之调节,故营卫二字常并举,《内经》阳者卫外而为固者也,阴者内守而起亟者也,正是说的这个。又营行脉中,卫是血中先生出来的热气,就是他自身所产生的,倒用得着一句韩文来注释,叫作其所凭依乃其所自为也,此是营卫两字真确解释。”陆渊雷之解释与恽氏相近,他说:“营指血浆,卫指体温。”

对“三焦”的解释较为繁杂。《内经》:“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没有明确指出其形状。《礼运记》:“上焦若窍,中焦若编,下焦若渎。”《难经》则云:“有十二经,五脏六腑,十一耳,其一经者,何等经也?然:一经者,手少阴与心主别脉也,心主与三焦为表里,俱有名无形,故言经有十二也。”明代张景岳《类经》则认为三焦是“脏腑之外,躯体之内,包罗诸脏,一腔之大府。”似指解剖学上的胸腔与腹腔。但《内经》对“三焦”还有一种说法:“少阳属肾,肾上连肺,故将两脏。三焦者,中渎之府也,水道出焉,属膀胱是孤府也,是六腑之所与合者。”注家以为三焦下则根肾系,上则发肺衣是肾上连肺的道路,即在三焦网膜之中,少阳一府统帅肺肾谓之将两脏,所谓中渎之府水道出焉,属膀胱者,谓肺为水之上源,肾系水之下源,自上而下,以三焦为水道,由是而渗入膀胱。所以唐容川极力主张三焦为解剖所见的大网膜。而近人章太炎与祝味菊却认为三焦即淋巴管,此外,近人还有认为是与自主神经节互相连络的脊神经。以上诸说,不免都有牵强附会之弊。故形态学上的三焦争论甚多,难下定论。

上述乃近人对“卫气营血”与“三焦”的中西汇通之解释,评价如何且勿具论,但用于对“卫气营血”与“三焦”的辨证论治的解释是很困难的。

首先让我们看看温病派所讲的“卫气营血”是什么?

卫:发热恶寒,是卫分受邪必见的现象,或见咳嗽,自汗,口渴,头痛,怠倦;邪传于气分则见舌苔黄,咳喘,甚则鼻翼煽动,胸膺背痛。

气:恶热,不恶寒,舌苔黄,溺色黄,为邪在气分必见的现象。若流连三焦,则有往来寒热;若内结于胸腹、胃肠、则有呕吐,懊,胸腹痛胀而满,谵语,潮热,大便秘结或下利,小便闭涩等症。

营:舌质绛色,精神不安,患者夜而甚,无寐,或斑点隐隐,为邪在营分必见的现象。

血:舌色绛或紫晦,斑疹,吐血,便血,溺血,不渴,大便黑而易,昼静夜躁,少腹坚满而小便自利或狂,均为热在血分必见的现象。所谓但见一二症便是,不必悉具。亦有气以统卫,血以统营,气分统三阳,血分统三阴之说。

至于脉象,一般认为不浮不沉,中取盛躁而滑为温病之常脉。动喘不短,或沉细而涩,或微弱而迟,均为温病之变脉。

温病派所说的“卫气营血”,不过是借用《内经》的名词。在临床运用上的原则是:“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在临床上“卫”的病象、用药不同于“气”,而“气”的病象,用药又不同于“营”和“血”。而且还应因其兼见症状而在治疗上灵活变通。温病医家经无数次的临床实践,把这些病象分成这四大纲领,它不同于伤寒“六经”的病象,不能以“六经”作为辨证纲领,故而求诸《内经》,假借《内经》的“营卫”“气血”作为立论依据。它把疾病的发展由卫及气,营及血作为顺传看,即所谓外感自外入内之意,一般来说,传染病初起必先有发热或恶寒等症状,但很快又会兼见其他症状,而且往往有上呼吸道症状出现。所以温病派说:“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又说:“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热变最速。”也就是说,温病派已体会到急性传染病的急剧变化,所以易发生脑的症状(即所谓逆传心包),发生其他器官的病变。温病派认为不能以“六经”传变来看温病的“营卫气血”,所以又说:“温病之发也,必见六经之形症,而不循六经而递传,如昏蒙谵妄,溏泻黏垢,喉胀,肢掣,齿焦,舌缩,斑疹,吐衄等症,无一不可以同时并见。”因此,温病又分为外感与伏邪两种。

我们再看看温病派所讲的“三焦”是什么?

上焦:凡病温者,始于上焦,在手太阴。太阴之为病,脉不缓不紧而动数,或两寸独大,尺肤热,头痛,微恶风寒,身热自汗,口渴,或不渴而咳,午后热甚。

中焦:面目俱赤,语声重浊,呼吸俱粗,大便闭,小便涩,舌苔老黄,甚则黑有芒刺,但恶热不恶寒,日晡益甚者,传至中焦阳明温病也。

下焦:凡汗下后,或热久不退,脉尚躁盛;或汗下后脉虚大,手足心热;或汗后舌强神昏,耳聋,或脉结代,或心中烦不得卧。

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根据《伤寒论·伤寒例》,又进一步把温病分为九种。其开宗明义第一条就说:“温病者,有风温,有温热,有温疫,有温毒,有暑温,有湿温,有秋燥,有冬温,有温疟。”其中因时令不同区分的有风温、温热、暑温、秋燥、冬温等温病。把某一个时令的多发病归在一起,所谓某种温病,实包括了多种传染病,如流行性感冒、肺炎、伤寒等等。温毒属发于头面的各种急性炎症,如急性腮腺炎、喉头炎、中耳炎等等;温疫指急性而较严重的传染病;温疟则多半属疟疾。

从吴氏对各种传染病的症状发展中掌握的变化规律来看,它是以“三焦”为经,以九种温病为纬的。一经一纬合成较为完整的辨证论治体系,以治疗各种传染病。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的结论。

(1)“卫气营血”与“三焦”是温病派辨证论治的纲领,它有别于伤寒派。

(2)就“卫气营血”而言:所谓“卫”是指传染病的初期,有上呼吸道症状表现者,其中以呼吸系统的传染病为多。所谓“气”多为消化系统的传染病,或感染性疾病有消化系统的病变,或病的高热期,而消化系统的传染病往往先见“卫”的征象,高热也是卫分证的进一步发展,所以说:“卫之后方言气”。所谓“营”多为侵犯或影响到脑神经系统,这种征象往往发生于病的中后期,所以“营”又摆在“气”之后。至于病起即侵犯神经系统的传染病,则以逆传心包名之。所谓“血”则属病的后期,以脏器明显损害及循环系统症状显著为特征。

就“三焦”而言:所谓“上焦”多为呼吸系统感染疾患,或其他传染病的初期征象。所谓“中焦”多为传染病中期症状及消化系统传染病,或高热有毒血症时期(如吴鞠通对天花、麻疹、疟疾等病的治疗,放在中焦篇)。所谓“下焦”则属于病的末期,身体虚弱,则久疟久痢甚或久热稽留不去,五脏衰弱。其实“卫气营血”与“三焦”理论之内涵是统一的,实质同而名异。

(3)温病派治疗传染病及感染性疾病,是继承了几千年来的治疗经验,在张仲景“六经”、“八纲”的基础上,加之宋元以后数百年来治疗传染病的经验,才总结出“卫气营血”与“三焦”的规律,这个规律解释了由于“六气”、“时令”、“戾气”等外界环境的过分刺激而造成的损坏和随后的病变过程,以及人体预防功能和健康恢复过程,并在这个损害与恢复的抗争中,掌握各种征象,以进行辨证论治。简化为“截断疗法”,便抽去中医辨证论治之精髓,是倒退而不是提高。“截断疗法”实来源于抗生素治疗耳。试问病毒性传染病又如何“截断”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