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学堂——古彭汉风·空中讲堂之《易》学文化

 黄昌易 2019-02-03

大家好,我是古彭汉风,非常感谢蜂硕快讯给予我提供一个和大家交流学习的机会,从今天开始我们将准备用几节课的时间来交流一下《易》学文化。一提起《周易》,人们立即就会说它是一部算卦的书。诚然,《周易》确实可用于卜筮,然而卜筮并不是《周易》的本质方面。从根本上讲,它是一部立道设教的书。前人常常把卜筮与易道的关系分为体用,就是说,道是《周易》之体,卜是《周易》之用。简单地把《周易》看成是一本算卦的书,不能不说是一种仅知其表的浅见。从古及今,凡是有据的传承,都认为伏羲始制八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治天下,周文王演六十四卦也是为了治天下。用什么治天下?就是用易道。孔子所以特别看重《易》,也是为了以道治天下。什么是道?道就是我们今天讲的哲学、主义等等。如果按照现代人的理解去打比方,当时作者用以指导人们思想的理论基础就是易道。正因为如此,它才被历代统治者立为群经之首、万法之原,一直被当成一部不朽的圣典,仰之弥高,传之弥久。而算卦历来就被看成一种术数,小道而已。就是在机祥盛行的西汉,司马迁也说:“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固主上所戏弄,倡优畜之,流俗之所轻也。”卜祝显然是被当成一种不能太认真的把戏,玩玩而已。当然不会因为《周易》是卜书,而被列为经首。中国历代的知识份子,大多要孜孜学《易》却不重视算卦,并不是不知《周易》可用于卜筮,只不过是不愿舌本逐末罢了。

接下来我们首先交流学习一下乾卦《龙与天时》,乾卦为六十四卦之首,是《周易》对《商易》首坤次乾的革新,反映了社会意识形态的重大变革。

乾卦的六个爻都是阳爻,表明是“阳之纯而健之至也”。所以,它在六十四中占有特殊的地位,是“阴阳之根本,万物之祖宗”。

乾卦之乾就是“健”。“健”是运动变化不息的意思。健是乾卦的性质和意义所在。因为天最能反映生生不息的健,所以以乾卦取象为天。

古时的天即是指太阳。《汉书·魏相传》说:“天地变化必由阴阳,阴阳之分以日为纪。”太阳的运动造成了寒暑变化,四季更替。所以,乾卦的卦辞元亨利贞也就是春夏秋冬。元即春天,亨即夏天,利即秋天,贞即冬天。春去夏来,秋去冬来,冬去春来,如此循环往复不断,这即是健,即是大自然的规律。

乾卦六爻是讲天地之气和君子之道的。天地之气有升降,君子之道有行藏,龙是人们想象中的能潜能飞的动物,所以《周易》作者把六爻都用龙来象征。

龙是阳物,而且变化多端,神灵莫测,用龙之动来表现乾六爻之动,不仅能表现天的健,而且也能表现变化之中的健。

几千年前,中国古先哲便把自己的理想和抱负,统统融入到龙的身体之中了。从龙的图腾出现那天起,龙一直成为历代帝王崇拜的形象。皇帝登基那天,总要造几条龙来,表示自己的身份和抱负。

现代中国人以龙的传人为自豪。而老一辈人的期望也总是有一种共同的心理:望子成龙。

龙是一种力度,是一种振奋。在“文明”的阶级社会中,每个人都遭受着各式各样的社会压迫,种种规范约束扭曲了人性的自然发展。在这样漫长而疲倦的历史中,人消耗着本能中真善美、勇敢、真诚、坚韧、爱好冒险以及不依赖文化教育的灵感智慧、创造力、想象力,这样宝贵的素质在悄然地损耗着。

群经之首的《易经》则把龙做为六十四卦之首,这是最早系统说明龙的理论了。在《易经》里,龙即象征着行健的天道,也象征自强不息的君子。在中国古人眼里,龙是刚健之最,所以,把乾卦六爻都用龙来象征。

《易经》说的是天道、地道、人道。乾卦又可以理解成作为一条龙如何叱咤风云地成就一番事业,收天人之效。“时乘六龙,以御天也。云行雨施,天下平也。”

所以,希望自己成为一条龙的人,不能不于《易经》之中汲取营养。尤其乾卦,可以帮助我们培养刚断的性格,自强不息的精神,师法自然的适时之智。

今天我们对于《易经》文化之乾卦就交流学习到这里,明天继续交流学习《乾卦之个人发展的六个时期》,好,谢谢大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