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很多人都会从读书旅行冥想这些角度来答吧,这些确实有用,但如果想永久地保持这份平和,唯有真正改变自己的思考方式,从心底里接受自己的生活。 现在的社会物质泛滥,情感稀缺,每天要面对无数琐碎的选择,忙忙碌碌一整天,又好像觉得什么事情也没做。想要那个,也想要这个,想学这个,也想学那个,东西买回来了,看了教程了,很快就又放到一边落灰了。我身边百分之九十都在过这种加法人生,这只会导致身边的垃圾越来越多,压力越来越大,看不清自己真正想要什么,连回家看到自己乱哄哄衣服物品堆成山的家都觉得烦躁。这怎么能平和呢? 试着改变下自己的态度,做一次减法人生吧。 想推荐一个作者:山下英子
这本书我本来是抱着无所谓的态度来读的,谁想到看到最后,真的有了扔掉堆积旧物的打算。大家应该都有过吧:因为觉得可惜就先放到柜子里吧,但仔细想想,到底是东西扔掉可惜,还是因为堆满了杂物而不敢打开的柜子可惜,还是自己想到柜子还没收拾所耗费的精力心情可惜,还是这个东西蒙了一层灰,却不能投入市场被其他人更好地使用而可惜呢? 断舍离讲的就是要过上一种“减法人生”:断掉购买根本用不着物品的欲望,舍弃掉陈年旧物,从垃圾堆里脱离开,让家变成最自由放松的地方,从而更好的看清自己所需所想,这就是断,舍,离。 它要我们把主语换成“自己”,把时间轴换成“现在”。不是这东西还能用,而是“我想不想用”,不是这东西以后还能用到,而是“现在会不会用”。 当屋子里只有自己喜欢的几样东西,也就根本不用收拾了,生活自然精致起来。进到这样精致的环境,而不是被一堆垃圾包围,身心都会放松。 就像便秘被疏通之后的肠道,头脑跟眼睛都敞亮了,积极的想法始终伴随着大脑,通过使用的物品更加明白自己的喜好,从而真正的了解自己。 擦亮自己的眼睛,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不是把接到的传单一股脑往柜子里塞,不是把所有来自别人的劝诫全往脑子里挤。因为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而外界的你一言我一语都会不同程度上把它们消耗掉。 减法人生,并不是提倡节俭清贫,闭关静修,而是一种更加善待自己的生活方式。 时间久了,你的敏感度上升,无用的信息也自然会被你过滤掉,所以这不仅仅是一本生活收纳指南,更是教你享受生活,爱惜自己。 只有真正了解自己需要并坚持它,才能拒绝诱惑,扔掉繁冗,扫清垃圾,屏蔽多余信息。 你才能心静。 |
|
来自: 果果w65k9gp8te > 《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