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桂枝去芍药加麻辛附子汤理论解析及临床应用(下)

 逸农农 2019-02-03
01
咳嗽


王某,男,42岁,南阳市人,2019年1月7日初诊:

主诉:咳嗽4月余。

患者四个月前受凉出现咳嗽,反复不愈,见凉气咳嗽明显,有痰。面色暗,怕冷,舌质淡红苔白,脉象沉细紧。患者虽咳嗽四月之久但脉象沉紧,表明仍有外寒未解,怕冷,面色暗,证当为阴证,麻黄附子细辛汤温阳散寒,但是患者脉象细紧,说明气血不足,恐不耐发散,故用桂枝去芍药加麻黄附子细辛汤,温补气血,托透寒邪,驱邪而不伤正。

桂枝15  生麻黄6克  黑附片15   炙甘草10   细辛六克。

七副,水煎服,日一副。久煎一个小时。

患者服药后咳嗽消失。因有肾结石,平素怕冷,需进一步调理体质,故守上方加干姜十克,续服。


02
胸椎囊肿



患者发现胸椎囊肿2年,平素怕冷怕风,体廋,面黄,对冷空气敏感,风吹身体则身体疼痛,前胸憋闷,刺痛,纳可,大小便可,舌质淡红苔白脉细滑。

“胸为阳位似天空,阴霾蔽不通。”患者胸中阳气不足,不能温煦,故而出现胸闷刺痛。怕冷怕风,对冷空气敏感,风吹则身体疼痛,此有外寒束缚之表现。外有寒邪,内在阳气又不足,阳虚寒凝日久,胸中气机不畅,故而出现胸椎囊肿。“阴阳相得,其气乃行,大气一转,其气乃散。”故处方桂麻辛合肾着汤,患者服药后怕冷明显好转,对冷空气不再敏感,胸痛消失。自觉服药后身体非常舒适,因去外地,要求续服20付。

患者服用本方共两个月,身体状况明显改善。桂枝去芍加麻附辛补中有散,散中有补,即能散寒开闭,又能振奋真阳!可见本方只要辨证精准,虽长期服用,亦无伤正之弊。


03
胃胀


丁某    32  周口市人。20181220日初诊。

患者胃部不适四月余。自觉胃部痞满。纳少,食多者不适,平素怕冷。大便两次每天,溏便,体瘦,小便可。舌质红淡胎白腻脉沉细。

察色按脉,先别阴阳。患者平素怕冷,脉象沉细,舌淡红苔白腻。首先辨为阴证。阳虚寒凝,气血不通,则出现心下痞满。故当温补气血,温阳散寒,气机通畅,则胃部胀满自消,处方为桂枝去芍药加麻附辛加干姜。

桂枝15  生麻黄6克  黑附片15   炙甘草10  细辛六克   干姜15g。

七副,水煎服,日一副。久煎一个小时。


201914日,患者服药后,心下痞满明显好转,纳可,大小便可。守上方加肾着汤续服十付。

2019122日,患者服药后胃部不适已不明显,余无明显不适,为巩固疗效,守方续服15付。


04
高血压


李某,女,35岁,20181216日初诊:

患者发现高血压2年余,服降压药降压不明显,血压常在150-190/100-120mmhg,门诊测血压150/100mmhg。乏力,头蒙,口苦,口黏,大便1-2/次,小便可,项强,月经后错,舌质红淡苔白脉涩。

处方:

柴胡18克   黄芩10克   清半夏12克   党参10克

桂枝15克   生白芍15克   葛根30克。

生姜6片,大枣3个为引

七付,水煎服,日一付。

二诊:20181223日。患者服药后,仍血压高。BP:150/115mmhg。口苦,口黏,烦躁,项强。眠差。大小便可,舌质红淡苔白脉涩。处方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七付。


三诊:201914日。患者服药后,仍头晕头蒙,口苦,失眠。外感两天,测血压190150mmhg。眼睛不适,大小便可。患者自述每天晚上血压高最严重,高压常在180-190mmhg。舌质红淡苔白腻脉涩。日为阳,夜为阴。患者晚上血压高加重,加之感受外邪,寒气束缚,则血压升高。故处方桂枝去芍药加麻附辛。

桂枝15克   炙甘草10克   生麻黄8克   细辛6克   黑附片15克

生姜6片,大枣3个为引

五付,水煎服,日一付。

四诊:201919日。患者服药后头蒙减轻。血压降低,大小便可,舌质红淡苔白脉涩效不更方,守方加干姜,15克,续服五付。

五诊:2019114日。患者服药后头蒙续见好转,测血压140/100mmhg,纳可,大小便可,眼痒。舌质红淡苔白脉涩,守上方续服五付。


初诊患者,迷惑于口苦项强之表象,辨证为少阳太阳合病而效微,后细辨知患者夜间血压最高,当为阴证,加之外感,阳虚寒凝,血管压力增强,血压亦会升高,故趁势温阳散寒,驱邪外出,处方桂枝去芍药加麻附辛而效佳。

05

闭经


 

经方医案丨月经不调(一)


06
乏力


张某   男   63岁   20181112日初诊。

患者有肺气肿病史,气喘,见凉者咳嗽,乏力,胃反酸,流口水,脚心热。天热亦无汗,面色暗浊,眼袋大,大便一次每天,小便可,舌质淡红苔白脉滑。“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人体的阳气充足,则精力充沛,骨正筋柔。阳气不足,内生寒湿,湿气重浊,故而乏力。所以患者才有乏力,流口水、反酸等一系列阴寒占主导的问题。故患者虽问题颇多,但根本问题在于阳虚水饮。故处方真武汤加干姜。

黑附片12克   干姜15克   茯苓20克   生白术15g

生姜8片为引

十二付,水煎付,日一付。久煎一小时。


2018121日复诊。患者服药后乏力好转,流口水消失。气喘减轻,但仍嗜睡,面色暗,大便一次每天,小便可。舌质淡红苔白脉弦紧。“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真武汤温阳化饮,但散寒之力不足。患者服药后仍觉嗜睡,脉象弦紧。此为阳气郁闭,不得伸张,故处方桂枝去芍药加麻附辛加干姜。

桂枝15克   炙甘草10克   生麻黄8克   细辛6克   

黑附片15g

生姜6片,大枣3个为引

十二付,水煎服,日一付。

201914日,患者服药后效佳,精神明显好转,脚心热、气喘亦不显,纳可。大小便可。舌质淡红,苔白脉弦紧。守上方加茯苓20g生白术15克。

       

正如上篇理论解析的文章提到的,气血不足,阳虚感寒,会不会外感咳嗽?会不会发热?阳虚寒凝日久,气血不通会不会有乳腺增生?子宫肌瘤?卵巢囊肿?肝肾囊肿?会不会出现肿瘤?寒主收引,主凝滞,寒气束缚,血管压力增大,会不会导致高血压?寒主疼痛,可不可以导致类风湿?颈椎病?腰痛?等等等等,可以治疗的病太多了,我这里只是列举了几个医案,我们还是要抓住病人本身气血不足,阳虚寒凝这个病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