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保健食品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选用是关键!

 向上生长a 2019-02-04

快过年啦,大家都会向亲朋好友表达健康的问候,保健食品已经是中国人最常见的健康礼。保健食品到底有什么功效,保健食品安全性如何?

带着这些疑问,小编采访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营养系副主任、中国营养学会和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蔡美琴教授,请她来给大家讲讲到底应该如何正确看待保健食品。


保健食品、普通食品、保健品是不同的概念

小编:

能否请您解释一下什么是保健食品,什么是普通食品,它们和消费者常说的“保健品”是一回事吗?

蔡教授:

保健食品、普通食品、“保健品”是三个不同的概念。


1.保健食品也就是我们说的“蓝帽子”食品,是声称并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适用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的特点,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对人体不产生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危害的食品。


2.普通食品,是日常的食物,以及包装食品,除了常见的食品以外,有一些新食品原料,比如β葡聚糖、膳食纤维等也可以用于普通食品。


3.而消费者熟知的“保健品”其实并没有明确的法律定义,它们和保健食品只差一个字,事实上却没有丝毫关系。


小编:

有“蓝帽子”标志的保健食品和普通食品有什么不同?

蔡教授:

保健食品,也就是“蓝帽子”,分为功能性保健食品和营养素补充剂,需要按照《保健食品注册与备案管理办法》进行注册,功能性保健食品具有监管部门依法批准的保健功效,目前有27种功效可以申请;营养素补充剂没有标示保健功效,但剂量配方等需要按照国家标准设定。


普通食品没有“蓝帽子”,但也要取得相关的检测和生产许可,也就是SC证。


中国食品监管标准超过美日

小编: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有蓝帽子标识的保健食品是如何注册管理的。作为中国营养学会和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我国保健食品的监管有哪些政策?

蔡教授:

我们国家有专门的《食品安全法》和《保健食品注册审批管理办法》。《食品安全法》七十四条规定,国家对保健食品实行严格监督管理。


我国对保健食品的命名、原料来源、提取工艺、用量、生物学指标、生产加工流程、适宜人群、剂量要求、配方依据等全过程都有严格监管,充分保证保健食品的安全性。


小编:

保健食品原料是如何监管的呢?

蔡教授:

保健食品的原料监管依据《保健食品原料目录》:


1.要有明确的安全性证明。

2.规定每一种原料用量。

3.对植物来源的提取物的提取工艺有严格规定。

4.严格监管提取物的安全性,包括重金属含量、维生素含量等。

5.要做相应的毒理实验。


小编:

保健食品剂量方面的要求呢?

蔡教授:

中国的规定是参考中国营养学会出版的《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而制定的,适宜中国人群。


比如营养补充剂,中国营养学会对孕妇、老人等特殊人群每日摄入量都有具体建议,这些建议是根据中国人营养状况调查来制定的,既能保证不缺,也能避免过量。


功能性的保健食品的推荐摄入量也有标准。


小编:

国家对普通食品要求是什么呢?对普通食品安全性方面的监管措施有哪些?

蔡教授:

我国对普通食品的要求是生产许可,就是SC证。


普通食品获得SC证的前提:


1.原料必须安全,安全性得到证明的药食同源的原料才能列入普通食品的原料名单,例如山药、山楂、白芸豆等。

2.要通过微生物指标、重金属指标检测。

3.生产过程和产品符合标准。


小编:

您在美国有很多的科研和工作经历,您觉得中国的保健食品监管措施和国外比较,是相对严格还是相对宽松?

蔡教授:

我们中国对保健食品的监管,严格程度应该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


相对而言,美国的保健食品是不需要注册的,不需要做功能性的临床实验,工厂把自己做的东西送到国家食药监局去备案就可以了,管理很宽松,但是一旦有消费者举报,公司就会面临一系列的诉讼。


日本的保健食品监管相对比较严格,但还是比中国要宽松一点。许多日本的保健食品如果拿到中国来申请,就不一定能达到“蓝帽子”标准。


合格的保健食品按剂量服用是安全的

小编:

如果我们的消费者随便吃国外的保健食品,可能会有哪些风险?

蔡教授:

第一,没有经过进口食品注册的国外保健食品,剂量不一定适合中国人的体质。


第二,原料来源不一定跟中国完全一致。


第三,功能性没有经过人体实验或者动物实验验证。


所以不要盲目相信国外的保健食品。


小编:

市场上的保健食品种类繁多,令人眼花缭乱。应该怎么样选用保健食品才是安全的?

蔡教授:

有三个要点:


一是,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合适的保健食品。


二是,不管是保健食品还是普通食品,都要尽量选择大品牌、大厂家出品的产品,在质量和安全性方面相对更有保障。


三是,服用保健食品一定要按照包装标签标示的剂量服用。即便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和营养素,过多的话也会中毒。经过我们国家审批通过的保健食品和普通食品,如果消费者能够按照包装上标示的每日服用剂量去服用,都是安全的。


保健食品应成为健康生活的有益补充

小编:

作为营养学家,您怎么看待保健食品?

蔡教授:

我坚信保健食品是有用的,而且保健食品一定是会永远存在的。


从古到今几千年来,中国人都是注重保健食品的。我们老祖宗吃人参、黄芪,现在我们吃人参的提取物、黄芪多糖;我们还从各种植物中提取有益的物质来维持身体健康,比如叶黄素、番茄红素等等。


保健食品和普通食品都是有用的,应该按照不同的年龄、性别选择对自己身体有好处的食品。比如贫血的人推荐补铁,缺钙的人推荐补钙,孕妇补充叶酸,青少年和老年人要注重骨骼健康等等,要针对自己的需要选用。


小编:

能否给大家一些基本的营养指导和建议?

蔡教授:

保持健康生活,要注重四个方面:


第一是饮食,也就是一日三餐;

第二是运动,帮助消化吸收、维持体重、能量平衡;

第三是心理健康和睡眠;

第四是保持身体的营养平衡,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保健食品或者是营养补充剂。


我们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有什么健康隐患?应该如何平衡?

蔡教授:

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常常会导致营养不平衡, 营养学家近年来非常关注“外卖一族”。经常吃外卖的人,容易摄入高糖高油高脂,同时蔬菜水果严重不足,营养极度不平衡,久而久之,对身体健康会造成很大的危害。


建议大家吃外卖每周尽量不超过2次,或者选择清淡健康的外卖,多补充蔬菜水果,特别是深色的蔬果,既可以补充多种维生素,也有抗氧化的作用, 同时,有意识地补充一些营养补充剂和膳食纤维弥补在营养结构方面的不平衡。


其他人群,例如经常应酬,热衷于减肥的人群等,膳食结构一般也都不太合理。我们也建议这些人群可以服用一些营养素的补充剂,弥补自己在营养结构方面的缺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